畫素競爭下的真相 ---- 1/3 吋 CCD CMOS 作成 400萬畫素 是否是正確選擇


bv2fb wrote:
請將你的眼睛對準下圖...(恕刪)


終於看懂bv2fb兄在說什麼了!

受教了!

bv2fb wrote:
現在只要黑布上有25萬點白點,畫面上就會出現彩色萬花筒, 對不對 !!!


您舉的例子都是 Bayer pattern 的罩門, 但若要硬以這種特例來說明 Bayer sensor 的空間解析度只有 subpixel count 的四分之一, 仍然令人無法信服.

以您的觀點來說, 4M 的 Bayer sensor 其空間鑑別力應與 1M * 3 的 Foveon sensor 或 1M * 3 的 3CCD/3CMOS 分光系統一樣, 對吧 ? 但我認為除了在某些特例 (例如您舉的 Bayer pattern 罩門等), 4M 的 Bayer sensor 其空間鑑別率是高於 1M 的三色系統的, 但又不及 4M 的三色系統.

我覺得我也很認真在討論, 但樓主都沒回應我... orz


birdlg wrote:
您舉的例子都是 Ba...(恕刪)


抱歉,太多樓了,我可能一時看走眼。沒回應你。

我的觀點是,特例一大堆的就不是真的。明天上飛機前有空我再來談通案。

不知這班機上有無 WiFi

bv2fb wrote:
**********...(恕刪)


好文! 註記一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該信誰!
我想等我吃這行飯的時候再深思吧!!
相同色光的連續兩顆亮點 稱為couplet
你的極端例子叫做cluster

當你買山寨手機,的確可以看到滿天星

HTC規定是不得有亮點

一分錢一分貨

4M pixel 就是 4M pixel


bv2fb wrote:
請將你的眼睛對準下圖...(恕刪)
另外 樓主念茲再茲的 "透過crystal將光分成四道..."

的確有類似的東西。請查閱plenoptic camera Lytro的光場相機就是一個實際的產品
14MP的sensor 但是實際output影像只有1MP

所以 Sensor 仍是14MP
bv2fb wrote:
請將你的眼睛對準下圖...(恕刪)


偶有好幾台相機,
需要偶借你一台去拍一張這樣的照片嗎?
還是你自己有了?

bv2fb wrote:
我的觀點是,特例一大堆的就不是真的。明天上飛機前有空我再來談通案。


你的相機, 電腦, 都只能在某個特定的溫度範圍下工作,
所以你的相機, 電腦都不是真的嗎?

你講的特例偶拍了幾萬張照片,
天上飛的, 地上爬的, 相機能入鏡的都拍過了,
就你說你特例從來沒發生過......

你就乾脆點說拍照這個行為就是假的就好了,
因為不管你用什麼, 已經不是當下真實的場景.

偶根據你的觀點來分析你的文章也不是真的, 特例一大堆,
特例多到連拿張 "真" 的照片來舉例都沒有的情況.

birdlg wrote:
您舉的例子都是 Ba...(恕刪)


您的思緒很清晰,佩服!

我一開始的看法與你是一樣的



我是認為樓主從一開始要表達的就是您的第一句話,來反映廠商的愚民政策

((硬以這種特例來說明 Bayer sensor 的空間解析度只有 subpixel count 的四分之一))


但我也說了,如果以這種論調來看,那綠色圖元的空間解析度是不是會提升成二分之一呢,這該如何自圓其說......


(個人不覺得馬賽克的廠商有錯,毫無疑問的FOVEON X3 占了RESIZE的些許優勢才有愚民之嫌)



整棟樓蓋下去,樓主開始重新分階段性的自圓其說起來,同時回文的語氣用詞似有多重人格。



以435樓的解釋更是一絕,


如果要以樓主的思維來思考

我說那九個點,中央的紅色波長電荷訊號來到最大化(蓋它接受到極端的強光,已感應不出紅色的波長ex. ,但是光電轉換的強度卻極大,

就像影像調色盤一樣,你往中央的兩邊偏去,一個是越來越暗的紅色變成黑,一個是越來越亮的紅色變成白),

也就是說電腦判定要該點要輸出"最亮的紅色",那就是輸出(要給人眼看的白色),其他的八個畫素,所能各自收到專屬波長的訊號,

微不可辨,那就是判定為最暗的各自的原色,同時因為是最亮與最暗,程式會判定,不需要去腦補各自所缺的兩種原色色階,

那八個位置就是 (0.0.0)純黑 , 紅色感應畫素就是輸出 (255.255.255) 。


不會是九個大紅點............

==========================================================================
所以早期像機的明明就是肉眼還有色階,感光元件已經投降了,不是很多暗處就是很多亮處,而不是""七彩萬花筒""

也就是"HDR"的開發迫切性遠大於解析度的軍備競賽提升,直到這幾年,廠商想通了才有看到顯著的軟硬體進步
bv2fb wrote:
birdlg wrote:
您舉的例子都是 Ba...(恕刪)

抱歉,太多樓了,我可能一時看走眼。沒回應你。
我的觀點是,特例一大堆的就不是真的。明天上飛機前有空我再來談通案。
不知這班機上有無 WiFi

+1

雖然我應該是被bv2fb歸類為黑五類不回應的那一群
不過真心希望bv2fb前輩(?)能好好解釋一下
birdlg wrote:以您的觀點來說, 4M 的 Bayer sensor 其空間鑑別力應與 1M * 3 的 Foveon sensor 或 1M * 3 的 3CCD/3CMOS 分光系統一樣, 對吧 ? 但我認為除了在某些特例 (例如您舉的 Bayer pattern 罩門等), 4M 的 Bayer sensor 其空間鑑別率是高於 1M 的三色系統的, 但又不及 4M 的三色系統.

這個疑問,我非常前面就寫過了,但都不理我..........

bv2fb您又說了
關於"透過OLPF的crystal將光分成四道光,投射到2x2單元上"這件事情,是造成4M應該只能號稱1M像素的主因,
但我們有幾位版友也提出質疑,就是光線透過晶體裂解後,理應是整體影像連續性的裂解~簡單說整體變糊,所以應該不存在入射1道光變成4道光,所以後面四個空間位置的感光元件卻只能接收到一個空間位置這件事情,

除非是前面已經經過microlens將光線"定位、定量"化,才經過OLPF才有可能變成這樣不是嗎?
但目前看到的資料,microlens都是緊貼在感光元件之上,OLPF是在外一段距離的位置,那OLPF將光分成四道光,不過只是單一考量"夠小的點狀入射光"才會發生的事情,對整體影像來說應該是連續性結果才對阿!?

又如果您說的是正確的,
那麼OLPF的目的,除了是降低影像頻率避免偽色外,尚有重新分配光線,精準的送到每個2x2 pixel=1 element上的功用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