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也不太贊同jobs的說法,雖然統一規格的方式的確可以節省相當多的資源及人力,
但是時間一久,就似乎只能在同一種規格架構當中設計所需要的程式,這有可能會降低了找到更好的機會……
就如同一直在研究同一個東西一樣,或許可以變得很棒,但是「創新」呢?……就會慢慢的被框柩住了
而開放式卻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以讓程式的解決方式變得多元化,也更能激發出設計者找到
更好用的方法,就像現在有這麼多的產品讓你使用,只要能符合你需求的產品就是好東西…,那又何必一定要用
規定的東西來解決呢?……而產品的多樣性的價值才會出現……
引用笛卡兒的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再看看JOBS的話吧!
SBAAK wrote:
的確有道理...所以拿iPhone的人由裡到外看起來都像複製人,原來Jobs自己也知道...
重點是哪一種對用戶最有利? 我覺得他是想講對開發者有利吧~!
封閉單一的:對開發者有利,對消費者不利(沒得選擇)
開放多方的:對開發者不利,對消費著有利(選擇多樣)
整合終究會勝過分裂嗎? 這跟當時Mac與PC之爭好像是一樣的邏輯...但結果是...?
對開發者不利代表軟體的質與量可能會降低,又怎麼算對消費者有利呢?
如果同是Android平台,換個不同廠牌的手機原來的軟體還需要加個修正檔(如果有的話)那是好的嗎?
Mac跟PC之爭最後PC勝出,讓Windows佔有率這麼高,當然也是整合贏了…
JasonTsay wrote:
我前面也說得很清楚了
對寫應用程式的設計師來說 不難
麻煩的是手機廠 手機廠要面對的是底層的驅動
這部分改起來很麻煩 所以很多舊手機無法升級(廠商不願意花人力跟時間再改寫驅動)
就像 Win98->Win2000->WinXP->Vista->Win7
每次一升級 一堆印表機 掃描機 幾乎都掛點 一樣意思
如果你的程式設計的定義包含 驅動程式 的撰寫 那當然很麻煩
我的程式沒有包含驅動程式,就是個APK,但是用到系統底層呼叫的一些intent機制。
看你舉微軟當例子應該是不知道Win32 API為了維持向下相容花了多少心血,
android在API的向下相容勉強還可以,問題在這些API兜起來的時候.....
一條一條看OK,很多丟在一起就不對勁了,不然Market上哪來這麼多分版本的APP。
要說不麻煩嘛..嘛,程式剩下UI能動不知道算不算麻煩(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