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htc要被蘋果抽專利金


midoyes wrote:
想想看,如我是頻果收...(恕刪)


和解只是達成共識

並沒有說只能一方獲利吧

所以你當初的論點就出現了問題

我只是照你的意思反面推論

實際上我並不了解和解內容

但如果HTC付錢達成共識蘋果也願意這樣也算是和解不是嗎

為什麼一方付錢就代表是付錢的一方失敗而不算和解

和解的意義在於雙方達成共識

而不是誰付錢給誰吧
每隻手機付 3% 小 case拉
員工減薪 1% 另 2% 由外派與無薪假 來板回
安啦
義隆跟宏達電的案子完全不一樣

義隆只是一個年收USD 200M的小公司,也不是蘋果的主要競爭對手,他對蘋果而言說是patent troll還差不多,蘋果沒有必要把太多資源花在他身上

我前面就說了,在ITC打專利戰,一個專利的費用約3~5百萬美金,蘋果拿5百萬跟他和解就真的是把律師費拿去付和解金,叫你不要再來煩我而已

at01143525 wrote:
那今年APPLE跟義隆電官司合解.APPLE支付給義隆電觸控專利的權利金是假的嗎.證管會股市觀測站都有發佈公告.(恕刪)
賈伯斯盟主寵召了

Apple高層應該了解自己內部的問題也很多吧
如果Apple沒辦法延續賈伯斯所創造的蘋果風潮

那麼退一步透過和解授權收取權利金
其實也是一種保守的作法

和解就是DW
蘋果,hTC各自拿到自己想要的好處而已
和解對宏達電一定有利,至少手機可以在銷售美國
賺的少總比不能賺來的好太多吧!至少宏達電這10年來
不會再因為蘋果的專利被告,打官司耗錢不能賣又是一
個麻煩!我想宏達電這幾年應該又會成長
有沒有可能後來的hTC又改投資另一間手機公司,然後把資源挪了過去,最後用更不同的專利做另一個品牌?甚至直接賣了平板,然後裝死的讓民眾發現可以當電話打?
↑以上純屬個人猜測。

權利金這東西有幾類:一種是一次買斷,一種是一年一年談來抽。

這一次hTC面對的是最狠的按出貨量抽,以hTC現在的產品定位,他得面對接近BOM Cost 4%的權利金(假設抽8元除以成本200元),當BOM Cost下來(是的,一定得要cost down),權利金不變的情況下,直接就是遇到的掉毛利的情形。所以hTC只能往低成本、高售價的兩端去挪移。各位版友對3C如此瞭解,大概會遇得到越賣越貴的情形是不多的。ZTE中興用一樣的外觀、接近的介面,差了快一半的電池續航力,直接打出不用4000台票的4吋機種,這只會讓權利金事件更讓hTC在馬拉松戰時遇到更多變動狀態。

我記得沒錯的話,上一次產業遇到論片抽、論台抽的是光碟機與光碟片,臺灣瞬時成為全球最大代工廠,幫新力與Philip的規格聯盟賺到了不少的權利金,也因為後來引發速度的世代交替過速及價格戰,這兩個產業在另一項取代媒體(隨身碟)出現後,在短短一兩年內崩解。

那次事件後加速政府宣導致力研發規避甚至是收取權利金的決心,但看起來,只有早餐店與雞排店落實的最徹底。

Glashutte Original wrote:
那照你的意思反面解釋...(恕刪)


當雙方都被掐住喉嚨,那局面就會是和解啦,

只是可能HTC的專利厲害些,願意讓APPLE談和且簽10年專利共享

mtbshortstop wrote:
義隆跟宏達電的案子完...(恕刪)


講一堆ITC官司.你還是沒有任何根據證明.都是你自己意象猜測的.前一篇說業界怎樣

我提出義隆電ITC告APPLE案例.你又說不同.這義隆電不是業界嗎.


那不同的地方還請你提出證據說明合解內容.不然就別猜測當真的講
老溫一 wrote:
好像htc賣一隻手機...(恕刪)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過好像有其他說法。
因為業界就是這樣在看蘋果與宏達電的案子,以及其他相關訴訟的,我本身就處理過幾個專利訴訟以及專利授權,如果你不願意相信,那也是你自己的事

拿義隆去比宏達電,真的是笑死人了,完全不一樣的target

你要不要先去查一下ITC是什麼再來講?

at01143525 wrote:
講一堆ITC官司.你...(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