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cura wrote:
同樣的規格同樣的價格...(恕刪)
帥哥,你的想法反了....
同樣都是做手機,HTC是單純賺硬體錢,簡單的說
就是手機賣的好,毛利高,扣除掉營運成本,就是淨利...
這樣的經營模式,HTC在過去很成功!為什麼?
因為在智慧型手機剛起步的時候,HTC算是先一步踏進這個領域的廠商
那時候Android還不成熟,傳統式手機還沒式微!甚至微軟的系統還是智慧型手機的領導者
iOS還是個屁的時候!光賣硬體當然可以賺錢,因為幾乎沒有像樣的競爭對手!跟微軟合作
打遍天下無敵手
重點是!!各家大廠還沒有踏進這個圈子,或是還沒形成一個串連的生態圈
後來,隨著Android慢慢成熟,WP6.X系統漸漸式微,HTC慢慢往Google靠攏
所以第一隻幫Google代工的親兒子,娘親就是HTC。
好!賣硬體,過去HTC成功了,但是各家廠商相繼投入手機市場,想要仿效APLLE
單單只有手機這樣產品的HTC,面對SONY和三星有電視、有相機、有電腦,有各式各樣電子3C產品
可以把技術轉移,可以串連各項硬體和服務,HTC開始顯得薄弱
HTC沒有在過去成功時,看清楚市場的變化和走向,投入資源到內容服務,和雲端資源
幾乎光靠GOOLE提供的雲端服務,自家沒有創造任何獨樹一格專屬於HTC獨家的內容服務..
差異化漸漸減少了,日韓大廠慢慢殘食掉先進國家的市場份額,所以HTC曾經的戰場、歐、美、日相繼
兵敗如山倒,被崛起的三星、LG、SONY等大廠打的落花流水!靠硬體賺錢這條路,越走越窄
而APPLE是第一個把自家產品和系統,和手機透過雲端串連起來的廠商,撐起了一遍天
賣硬體、賣內容、賣服務創造了一個現階段還牢不可破的生態圈!獨家的iOS更是創造了相對其他
廠商的差異化!
而後,隨著中國崛起,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變成中國,進入手機這個行業的門檻越來越低
中國國內廠商,從山寨起家,開始摸索,成熟到一個地步之後,小米出現了,華為出現了
中興和聯想出現了,其中又以小米最讓人注目!用低價賣高端規格!打破了單純賣硬體賺錢的思路...
為什麼小米能這樣賣?除了中國的獨特市場之外,自成一格的網路生態和內容服務是主因
我們常見的GOOGLE,中國是用百度,國外常見的FB和推特,他們是微博,大家習慣的LINE
中國是微信,曾經普及的即時通和MSN,中國是QQ,買東西國外是eBAY、亞馬遜,在中國是掏寶~
網路長城把中國和世界隔開了!
造成了像小米科技這樣的軟體公司壯大,從服務賺錢,從網路賺錢,國外大廠因為獨特網路生態賺不到的中國市場由像小米這樣的軟體和網路公司接收!類似Google的模式在中國發生..先服務,再軟體!綁住消費者,最後硬體為終端載具!不求硬體賺錢,從內容服務上得到利益,一如google的Nexus的平板和手機!
由軟而硬,這角度比單純硬體賺錢的各家廠商更為宏觀,在中國你用過米聊,玩過米柚,各式各樣的在地雲服務,雲端備份等專屬於小米的服務,坦白說,你就很難回到一般沒有差異的Anoraid機!更何況
要買到一支大廠旗艦機規格的價位只有1/3,買隻來嘗鮮也不會痛...
小米受到矚目,除了極高性價比的產品外,更叫人注意的,是他開始自成一格的生態圈!
在中國內部走跟Google一樣的硬體路線,賣軟體服務!硬體不求賺錢
在軟體方面走跟Apple iCloud相似的服務內容,越來越方便多元...
回到現在,HTC出這幾款機子,目的是想打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卻沒有任何內容和軟體服務!
簡單的說,純靠硬體賺錢的HTC,在缺乏內容服務補足硬體利潤降低的缺口,也創造不出任何差異化的時候
把產品價錢壓低的策略,規格卻也提不上來,恐怕對小米是殺敵200,自損800的策略!反倒嚴重傷害了
HTC的品牌價值,在中國消費者眼中,成了廉價又低端的代名詞!
小米最大的致命傷,是在於走不出中國,想走出中國,還有很多問題...專利、市場和生態!
性價比極高的硬體策略,目前只能在中國受用,小米也知道這點,所以找來了Google的全球副總裁
Hugo,來準備走出中國...
而HTC最大的致命傷,是企業文化和思維太短視,而且缺乏誠信!對員工對消費者皆然
從以前的偷換CPU事件、系統升級承諾,到血汗工廠的罵名等等都是...
最後,隨著股價下跌,好景不再,最後高層一個個出走,甚至爆發了內鬼事件
公司由人組成,像金字塔一般往上堆疊,人性本利,人材會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走,所以「以人為本」一家企業必須要注重的事!當底層的人都走光了,金字塔曾經再雄偉...也抵不過地基掏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