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大企業集團一直享受著莫大優惠。在普通國民難以觸及銀行資金時期,大企業集團僅以商業利率(年50%以上)五分之一的利率從銀行貸到大規模政策資金。政府為扶植大企業而提供各種稅收優惠,還針對外國商品進口許可制,倡導國民使用價格高,但質量不是很好的國產商品,為大企業撐起保護傘。
韓國大企業集團並非掌門人想的那樣是靠自己的創意和革新擁有了今天的地位。韓國大企業集團能有今天是企業主人的努力、政府的支援 、國民的犧牲、管理人員和普通職員的付出這四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直到現在,國民也從未因為自己的犧牲而感到委屈,反而為可以同世界著名企業展開競爭的韓國企業感到自豪。韓國國民現在依然是吃、喝、穿、用三星和三星相關集團產品的最大顧客。
從三星家族企業的這种內部文化可以看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決策是如何決定的,這不禁讓人擔心未來某一天三星家族企業在世界市場競爭中遭遇的危機。三星家族應發揮自制力,對最大的支援者和最大的顧客——國民感到敬畏和慚愧。而現在三星家族成員完全失去了對國民的尊敬和禮儀。
紅字的部份有多少台灣人可以做的到?
omfr wrote:
我支持MIT, 出國也都坐華航, 長榮
NB 和 PC 是ASUS, ACER, 甚至於是 EVEREX
相信很多網友也是
但是 3C 產品中, HTC 和奧圖碼這兩家公司, 令我太傷心, 已經被我列為拒絕往來戶
市值是虛幻的,
看看獎勵投資條例裡面, 台灣人挺了它多少吧
老實說,同您有同樣看法
支持MIT的前提是在於"產品與其他廠商差距不大"的情況下
電視機我家裡買的有三台,VIZIO,Sanyo以及BENQ,都是台製品
現在則是勸敗友人購入BENQ,因為這個產品的確是值得推薦
現下對於HTC則是比較偏於負向的推薦
如果只是沒有理由的支持MIT,到頭來就是多了一堆以為貼了品牌就可以賣高價的廠商而已
現在此類例子中,例如現在的大同,現在的聲寶,以前的歌林,曾經都是一時翹楚
現在就是大陸貼牌商....
要讓廠商知道甚麼是底線,才能夠上面大老闆清醒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