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re HD是一般LCD還是SLCD ?

RR wrote:
到底是一般LCD還是人稱可和AMOLED對幹的SLCD?

SLCD 是SAMSUNG和SONY共同研發
何來對幹之說?
另外SONY有自己的面板廠嗎?
所以還是SAMSUNG做的吧
欸...我指的是畫質表現
雖說索尼和三爽之間恩怨也不少就是了

至少今天有消息指出:SLCD還沒有4.3"這麼大的面板....
大家就別再怪錯人了吧~


(AUO加油啦)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RR wrote:
欸...我指的是畫質...(恕刪)


SLCD更大的尺寸都有了 TV 32"等
麻煩考慮一下解析度與DPI吧,電視面板也拿來說嘴就有點超過了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RR wrote:
麻煩考慮一下解析度與...(恕刪)

這樣唷?
那請問3.7"塞的下480*800
4.3"塞不下是什麼道理...???
按照你的邏輯 尺寸越小 解析度越難拉高
這也的確是事實
但4.3"比3.7"大啊...
按照此邏輯是更容易製作的 良率也更高

rocky745288 wrote:

這樣唷?
那請問3...(恕刪)


尺寸小拉解析度難度在於Pixel Size縮小,所以Pixel 出問題容易
同解析度尺寸放大,則有異物的問題,還有就是SMD做的SLCD是走LTPS
在作多晶Si的情況下,良率也會降低,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http://www.cmel.com.tw/newsview.asp?nid=15
"LTPS製程上,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技術是ELA,台灣最大的2家LTPS廠商友達和統寶都是採用該製程。ELA製程複雜,雷射退火技術不易掌握,Mura(陰影,不均勻)缺陷難以控制,是導致良率低的原因。"
怎麼覺得好像不是自己的專業領域...卻用自己的推論來解釋...

說的好像很簡單似的....

hungfu wrote:
尺寸小拉解析度難度在...(恕刪)


恩恩,大大說的是
光在LCD Rubbing製程就不好處理了
加上台灣起步較晚,機台較差(或許只有我們公司吧)
IPS這東西實在不好搞定~~~^^
騎著XTC SE帶著5DII闖天涯 用拍照來樂活 http://superyen.blogspot.com/

bben wrote:



恩恩,大大說的...(恕刪)


我猜您應該是在C的南廠區服務吧!
想當初C買下IDTech後,還有一年的FPD展出IPS 面板呢!?
加上當初Hitachi在給授權給的不大方,唯一給的那一家第一不爭氣,第二Hitachi又不大想教
所以導致理論顯示效果比較好的IPS系統一直起不來!當然良率也是考量點之一拉
在Rubbing Mura部分,目前還是IPS的痛吧,不過聽說好像逐漸有改善了!
尤其C又拿到hitachi的授權了,為了A客戶,應該會努力Tune良率吧
hungfu wrote:
尺寸小拉解析度難度在...(恕刪)


同樣一件事要講好幾次= =|||
您說的兩種方向 都已經有實品製作出來
那卡在中間為何會做不出來?
另外SMD做的LTPS何時有宣稱叫做SLC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