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woo wrote:
題外話,為什麼臺灣人的品牌就是這麼難做起來,我們真的就比不上外國人嗎?...(恕刪)
時機歹歹
這年頭台灣品牌不但被三星跟蘋果夾擊,連google跟微軟都進軍硬體業務
或許台灣該是從科技業逐漸撤退轉為發展高階精密傳產的時候了
日式豬排 wrote:
台灣品牌哪有這麼難做!!!雙A筆電!捷安特腳踏車!這些都是國際有名的大廠品牌!總的來說!HTC就是讓人感覺好不容易把品牌做起來了!國際出名了!但是就是開始驕傲!不思創新!搞到最後甚至連最基本的手機出廠的品質管理都出問題...繼而改變手機規格等等等...唯一改變跟改善的咧?就是死抱著那個SENSE不放?
不要總是想著為什麼人家三星可以做到那樣是因為整條生產線垂直整合?政府支持等等等...因素所以可以做到?
先想想為什麼HTC自己總是只能向人家買材料,買CPU在回家自己組裝?才能生產出一支手機!什麼東西都被人家綁住了!!自己要怎麼去創新?改變?什麼材料錢都被別人賺飽了!!自己要賺什麼?靠售價提高?靠機海政策?這些都不是辦法吧?
也許等到HTC到哪天真的有辦法像三星一樣自行生產手機料件到組裝一台"真正"屬於"MIT"的手機的時候!!我才有可能考慮在回來支持這個廠牌...否則HTC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台灣之光...(恕刪)
七七三 wrote:
我倒覺得HTC這樣搞 比三星好的多了
三星的一條龍生產模式 已經到達了頂端了
看見SONY了嗎?
三星只不過是另一個SONY
你吃掉越多的"公司" 代表"風險"越來越大
要砸的"資金"越來越多..
看他的資本支出就知道了
資金越來越龐大 總有一天他會自行崩潰
自己搞垮自己..
這種一條龍式生產已經看見他的"侷限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