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宏達電公司宣佈推出以新的品牌定位Quietly Brilliant「謙遜之中見卓越」(品牌標語)。"
宏達國際電子
到今年有了變化
"由台灣起家的國際手機品牌 HTC,從品牌口號「Quietly Brilliant」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內斂的血液。不過,在這個樣樣都講求行銷的年代,如此曖曖內含光的口號,似乎不夠強勢以及令人印象深刻。對此,HTC 行銷長何永生也做出表示,HTC將棄用Quietly Brilliant的行銷口號,改採更具野心的理念。"
停用Quietly Brilliant
不過文字中也提到
"雖然何永生說出 HTC 將不再採用 Quietly Brilliant 的口號,但是下一波的行銷口號為何,至今也還未出現!"
以上引用的這些文字有提到類似"品牌定位"的東西(一般我們只會看到品牌標語,所以我說這種問題不用來這裡問),前面也有大大提到"提供消費者想要的東西就是了",那樣,聽起來很合理,但是,做不久,除非你"總是"知道消費者要什麼
"現在流行大螢幕了,趕快來做大螢幕" 跟 "我想要消費者需要大螢幕,我們來做一台大螢幕" 那是兩回事
前兩年的3D螢幕(htc代表機種是EVO 3D)就是這樣, 消費者"還"不需要3D,所以大家各出一台後就消失了,什麼時候需要,不知道,但也沒有繼續刺激消費者的舉動
BoomSound做的是"我想要消費者需要雙前喇叭",會不會真的成功,還不知道
但這些單個單個的東西都跟品牌定位關係不大,頂多是產品定位的東西,如果htc繼續Beats+BoomSound,配合UP跟ZOE,也許可以做一個或順水推舟跑出一個"即時分享情感"的品牌定位,底下機器一樣分大大小小,但beats+雙喇叭+zoe+up應該要是基本,然後外形統合一下,我們常聽說三星跟SONY的機種彼此看起來好像都很像,喜歡不喜歡是個人,那也是一種品牌形象,雙B一眼就可以認出來,靠著就是這個,不用知道裡面幾汽缸幾氣球,選這個就對了
hTc有沒有作到品牌定位, 鑒於hTc是一家大頭說了就算的公司, 我看行銷部也不會太好做~~
品牌定位深深影響產品的品牌,就Apple,管你需不需要大螢幕防水,目前暫時不想給你
但絕不是不需要定位,沒定位,沒特色,只能賣些CP高的大眾沒特色機種,一線很快就掉到二線 二線永遠爬不上一線
madaco wrote:
年初把使用三年的ip...(恕刪)
HTC J Butterfly、Droid DNA 為日本 / 美國客製化機種,因熱賣,HTC將其引進臺灣販售,且名稱為HTC Butterfly,並把一些硬體(無線充電、僅具傳輸功能的紅外線等)拿掉,但厚度變薄,俗稱蝴蝶機,提供更多選擇給消費者,且提供保固,維修等。讓消費者不用買水貨,且擔心保固問題。
HTC Butterfly S (Super),為美國電信客製化機種,HTC也考量多元選擇及HTC One螢幕較小等原因,拿回來臺灣販售,且名稱與美國相同。
結論:還是拿回來臺灣賣比較好,選擇性較多,反正賣與不賣都一樣會有聲浪,就選擇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