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章照片,如果有"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代表是S7 Edge拍攝的照片,直接點選圖片可觀看原圖。
另外,下面是各段落快速連結,點選後可直接跳至該章節觀看
Samsung S7 Edge外觀分享
Samsung S7 Edge照相功能分享
大甲媽徒步進香夜拍與低光源照片
鳳凰教育中心夜拍與低光源照片
春浪音樂會夜拍與低光源照片
夜逛九份老街夜拍與低光源照片
Samsung S7 Edge夜拍心得分享
先分享這幾趟出遊時所拍的夜拍與低光源隨拍照片,在事後整理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張大甲媽已經進入新港奉天宮後,大家蜂擁入廟參拜的照片,因為身在現場,除了慶幸自己能徒步走完彰化到新港兩天的路程,再看到大家虔誠參拜的景象,當時心中真是很感動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4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至於實驗專業模式與腳架扶助拍到的賞螢火蟲照片,真的也是體驗前沒想到可以拍成功的照片。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0秒,ISO:5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使用小腳架搭配S7 Edge的專業模式,在基山街底拍到的九份街道夜景,也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照片之一!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8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搭載八核心處理器,5.1吋解析度2560x1440(Quad HD) SuperAMOLED螢幕的Samsung Galaxy S7 Edge正面外觀。(完整規格介紹,請點選這裡觀看)

正面上方的感應器、LED提示燈、聽筒,以及500萬畫素,最大光圈F1.7的前鏡頭。

Galaxy S7 Edge仍然維持實體Home鍵設計,而且這個實體Home鍵,一樣提供指紋辨識功能。

右側邊部分,只有電源鍵。

左側邊部分,只有音量大小控制鍵。

機頂部分,有麥克風與可外接記憶卡的雙SIM卡槽。

機底部分,有3.5mm耳機孔、microUSB 2.0連接埠、麥克風與喇叭孔。

Galaxy S7 Edge邊角的「圓潤」感,讓整支手機質感更加提升。

Galaxy S7 Edge背面。

搭載了Dual Pixel 1200萬畫素,最大光圈F1.7的主相機鏡頭,而LED閃光燈與心跳感測器,位於鏡頭右方。另外,因為Galaxy S7 Edge前後都使用3D玻璃,讓背面在光線照射下,在不同角度會呈現不同的光影變化。

這支電池容量3600mAh的Samsung Galaxy S7 Edge,搭載的Android版本是6.0.1,而在節省電力部分,提供了省電與超省電兩種模式。


使用安兔兔測試一下手上這支S7 Edge的效能,最後測得的總分是130852。





這次體驗的重點,是在S7 Edge相機的夜拍與低光源拍照部分,所以先讓大家感覺一下S7 Edge在低光源拍攝的能力。以下照片的場景,是在基隆河自行車道拍攝已經搬遷到基河路的舊圓山兒童樂園場景,實際上光源相當微弱。第一張是S7 Edge自動模式拍攝的照片,第二張是我目前使用Note Edge自動模式拍攝的照片,而透過兩張照片實際的差異,可以看出S7 Edge相機F1.7大光圈的優勢!另外,照片無法表現,但實際能感受的,就是S7 Edge相機對焦功能因為再提升,所以對焦時間拍攝的時間也快上不少。
(S7 Edge)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5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Note Edge)自動模式,光圈:F2.2,快門:未顯示,ISO:未顯示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透過S7 Edge拍下自己想記錄的照片,一定還是要先了解S7 Edge相機功能才對。以下,是主相機的操作介面。

S7 Edge主相機專業模式操作介面,可自行調整色彩、對焦、白平衡、ISO值(最大到800)、快門(最慢到10秒)與EV值。而截圖中的綠色方塊小點,就是採用多點對焦時會出現的相位對焦點,好更快捕捉目標影像。

如果將目前有提供下載的拍照模式都下載,S7 Edge總共有16種拍照模式可使用。


雖然,大部分拍攝模式在Samsung舊機種一樣有提供,但型號不同還是有些功能上的差異。以我在Note Edge蠻常用的食物模式來說,S7 Edge的食物模式,又多了可拍出凸顯主角效果的功能,讓拍食物時需要漂亮與凸顯拍攝主角可以一次到位。

(無凸顯主角效果)食物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凸顯主角效果)食物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預設拍照效果部分,總共有8種可供選擇。而這些拍照效果,還可以再各自調整強度與暗角比例。以下,是這八種預設拍照效果與原始無效果的實拍照片,可以做對比參考。


無效果(原始照片)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368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字母組合效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336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美味效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232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深度校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216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電影效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208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金色效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176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粉彩效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176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復古效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232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懷舊效果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192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想拍縮時攝影,在S7 Edge利用縮時錄影模式就能辦到。而目前的設定,速度有自動、間隔4秒、間隔8秒、間隔16秒與間隔32秒可以選擇,影片解析度可到Full HD。

以下是每間隔4秒拍攝的一小段Full HD解析度的九份夜景縮時錄影影片,可以觀看一下實際的效果如何?
S7 Edge在相機設定裡,藏了一個我覺得蠻實用的動態照片設定。如果啟動,相機會自動錄下拍照前三秒花絮影片,事後在檢視照片時,如果覺得照片不OK,還可以透過花絮影片,把OK的影像存檔,降低漏失自己想要照片的機率。


至於拍照後的照片調整部分,S7 Edge提供了調整、風格、特效、繪圖與新增圖像五大類功能。

調整功能中,首先可對照片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色調與色溫進行調整,然後還可調整照片的比例、翻轉與旋轉。


風格功能部分,總共有21風格可以選擇,並可調整比例。以下,則是套用不同風格時的樣子。


粉彩風格。

深度風格。

復古風格。

電影風格。

字母組合風格。

懷舊風格。

金色風格。

美味風格。

沈靜風格。

黎明風格。

灰度風格。

常綠風格。

玫瑰風格。

甜蜜風格。

謎樣風格。

每天風格。

銳化風格。

柔光風格。

星塵風格。

眩光風格。

動畫風格。

特效功能部分,照片可讓S7 Edge自動調整,或是由使用者自行編輯。而我以這張左半部稍微有些暗的照片,選擇自動調整,原來較暗的部分就變明亮了(第二張截圖)。所以如果不想自己進行調整,可以試試這個設定,說不定自動調整後的照片,就會是自己想要的感覺。


繪圖功能部分,可設定畫筆筆觸,然後在照片上塗鴉。如果畫錯,相皮擦能在兩種清除方式中選擇一種來進行消除動作。



新增圖像功能,可以在照片中插入其它照片,然後套用存檔。

S7 Edge的500萬畫素前相機,最大光圈同樣是F1.7,加上可用螢幕做為閃光燈的自拍閃光燈功能,在低光源環境下自拍也沒問題。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2秒,ISO:64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前相機的預設拍照效果部分,跟主相機一樣。而且看了一下可下載的拍照效果,能選擇的效果相當多,下載擴充後,就能讓主相機與前相機有更多不同拍照效果可以選擇了。




知道部分S7 Edge相機功能後,我就開始分享這次拿著S7 Edge輕穎微旅行與大甲媽徒步進香的部分夜拍與低光源照片。其中,除了少部分照片以專業模式拍攝,多數照片是以自動模式隨拍,因為我自己的使用手機拍照習慣,應該大多數人也相同,就是多數情況下都以自動模式直接拍照。因此,我特別注重自動模式實際在夜拍與低光源拍攝時的可否拍下照片,還有照片表現如何?如果自動模式都有不錯的表現,一般使用者拿著S7系列夜拍與低光源拍攝時,也一樣能留下自己想要的影像。


這次拿到S7 Edge使用時,剛好遇到我自己安排從彰化南瑤宮開始,徒步跟著大甲媽到嘉義新港的兩天小旅行,也因為有帶S7 Edge,讓途中不管是晴天、雨天,都可以毫無顧忌使用它來隨拍,記錄當下想留住的影像。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5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在開始徒步到新港前,先到民生地下道旁,等著看大甲媽今年進彰化市區時,會不會被搶轎?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5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長時間等待過程中,忍不住開啟動態追焦設定,拍些動態照片。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4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大甲媽過地下道了!不過,今年彰化縣警察局規劃得宜,讓大批警力團團圍住大甲媽鑾轎,因此沒有激烈的搶轎情況發生。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3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進南瑤宮參拜後,要開始兩天的徒步進香小旅行了。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3秒,ISO: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雖然是半夜徒步進香,但沿途有很多虔誠的個人或公司行號,會提供各式素食,讓進香的信眾,可以在肚子餓的時候可以休息一下吃些食物,然後繼續往前行!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7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1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32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30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32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進香途中累了,找到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趕緊休息小睡一下,然後再出發!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5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雖然是縱貫公路,但有些路段還是很陰暗的,但使用S7 Edge拍照,還是可以成功拍下照片的。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5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行程中,下雨的時間還不少,當穿上雨衣繼續趕路時,還是可以從雨衣口袋大膽地拿S7 Edge拍照,因為它有IP68等級防水、防塵功能,不必顧慮它遇水會故障的狀況。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4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32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過了昔日東亞第一長橋的西螺大橋,就要抵達這天的終點,雲林西螺福興宮了。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64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抵達西螺福興宮,趕緊先到沐浴車前排隊,洗個熱水澡舒服一下。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大甲媽在西螺市區繞完之後,要駐駕福興宮了。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大甲媽今年在福興宮駐駕時間很短,晚上11點就起駕往新港出發了。很幸運地,在福興宮前等大甲媽起轎要跟走時,可以排到隊鑽轎底,讓媽祖庇佑自己可以順利走完剩下到新港奉天宮的路程。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5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凌晨一個人走在幾乎沒有人車的虎尾鎮上,居然有緣經過之前曾經造訪過的建國新村。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32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5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行程第二天,雖然下午開始下雨,而且腳還蠻酸痛的,但還是走到新港了。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1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找到晚上睡覺的地方後,趕緊到奉天宮廟裡等大甲媽進廟。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3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5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5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4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新港奉天宮上方開始施放煙火,代表大甲媽即將入廟了。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32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3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大甲媽過爐進駕新港奉天宮了。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5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4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大甲媽已經進入新港奉天宮後,大家蜂擁入廟參拜的照片,因為身在現場,除了慶幸自己能徒步走完彰化到新港兩天的路程,再看到大家虔誠參拜的景象,當時心中真是很感動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4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四月開始,有不少地方有螢火蟲可以觀賞了。因此,我就跑到南投鹿谷鄉的台大鳳凰教育中心裡的小木屋住一晚,要來欣賞在小木屋附近就看得到的螢火蟲。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在這幾乎只有螢火蟲亮光的地點,雖然拍出來的照片不是很OK,但至少可以拍下影像。而我實際使用的Note Edge,則是連拍下影像都辦不到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透過專業模式與腳架扶助,還真的可以拍出一些不錯的賞螢火蟲照片!如果最慢快門速度有10秒以上選項可以選擇,相信拍出來的效果會更好才對。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0秒,ISO:5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0秒,ISO:5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0秒,ISO:8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移師到台北大佳河濱公園舉行的春浪音樂會,越夜卡司越強,手上剛好有票,所以來聽音樂會時,順道帶著S7 Edge來隨拍一下。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4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20秒,ISO:32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4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4秒,ISO:10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離開音樂會場,騎小摺回家時,在往圓山捷運站的連接道,以及下連接道後一旁的舊兒童樂園入口,燈光都很昏暗,但拿S7 Edge隨拍,還是可以拍出很不錯的照片。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1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世界聞名的九份老街,我不喜歡在人聲吵雜的白天來逛,因為我覺得夜晚的九份更漂亮,觀光客也少了許多,可以更悠閒地欣賞這裡夜晚的景色。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在基山街底,可以俯瞰九份街道夜景,使用小腳架搭配S7 Edge的專業模式,可以拍出不錯的夜景照呢!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0秒,ISO:8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8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專業模式,光圈:F1.7,快門:10秒,ISO: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既然晚上來九份,一定要經過阿妹茶樓的。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0秒,ISO:2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20秒,ISO:25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60秒,ISO:16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沒什麼燈光的昇平戲院,以及多數店家都已經關門的老街,S7 Edge拍出的照片還是不錯的。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10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自動模式,光圈:F1.7,快門:1/10秒,ISO:1000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台灣最美的夜景」,當手上只帶著手機時,能不能在當下拍下自己看見的夜景照片,才是關鍵!而以這次體驗的Samsung Galaxy S7 Edge來說,雖然在之前台北101的發表會場有看過它在低光源拍攝的能力,但實際使用才能更真正體會到,在多數靜態的夜景與低光源場景下,真的使用自動模式就能拍下照片。如果是拍攝夜間移動物體,或是像車軌等特殊照片時,透過專業模式(可能需要搭配腳架)也有蠻高成功率可以拍下自己想要的照片。
當然啦,以Galaxy S7 Edge提供的照相功能,我覺得在專業模式的最慢快門速度如果可以再更慢,拍出的特殊夜景照片效果應該會更棒。至於多數一般使用者,靠著自動模式,在靜態夜拍與低光源隨拍時的成功率應該也會很高的!總之,帶著Galaxy S7系列出門,不管使用自動模式隨手拍,或是多花點時間使用專業模式調整參數拍攝,都有很高比例可以拍到自己喜歡的夜景照片的。
文章原始傳送門:請點這裡
PS:「本文係參加Galaxy S7│2016年度夜拍大賞」
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