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535 wrote:
一月份的榜單,你腦袋(恕刪)


像這種無腦果粉也的確嚇到我了
反正超過2~3萬多以上就考慮蘋果的了
2萬以下的挑中國機可以買到旗艦頂規的高通CPU安卓機就好
晚上剛幫老婆換了一台....舊機就留下了 抵2300元....
老婆開心就好....

Ethan119 wrote:
晚上剛幫老婆換了一台(恕刪)


這殼好用嗎?用購物金選的一直沒用 怕那金屬片在殼裡面會刮到手機..
這個排行只計算實體賣場的銷售,網路都不計算,應該不太準!
這個排行只計算實體賣場的銷售,網路都不計算,應該不太準!
tony2005sa25 wrote:
這幾年iphone有什麼硬體上的創新嗎?


我只知道 以前IPHONE沒能力做無線充電的技術.
這幾年終於研發成功了.
唉...成功是成功了, 但好像還有Bug.
tony2005sa25 wrote:
這殼好用嗎?用購物金(恕刪)


金屬應該沒有在殼裡? 老婆回娘家周二才會回來 到時我再拔起來看一下裡面@@
不過我覺得這個支架早晚會斷掉 到時就醜斃了 不過老婆愛就裝吧 到時再來換殼就好
tony2005sa25 wrote:
這幾年iphone有什麼硬體上的創新嗎?


怎麼有人井底之蛙也一堆人跟著井底之蛙搞不清楚iPhone在軟硬體上的努力?
不拉iPhone批評還好...一拉出來就真的太小看蘋果的整合功力了
隨便簡單提幾點

蘋果是細節狂人...
很多地方粗暴的做下去當然有這種功能,但要追求細節就是要大量金錢研發~

像過往的Face ID..
臉部辨識安卓上很早就有了..但是安全性低~
蘋果的Face ID除了3D結構光並且輔以紅外連夜晚都能夠辨識外..
資料也是存在安全區塊只能由自己手機讀取,AI學習辨識等也都在自己手機上面不靠雲端
任何APP訪問不到真正的臉部訊息

全螢幕的系統交互目前安卓也都是學蘋果的交互介面~
研發介面是最難的,從無到有也是最花錢跟最花時間的設計

A系列的效能過剩對於AI而言還是離太遠,
並且蘋果是以朝著桌機可用性能的ARM處理器做準備,非行動裝置得效能而已

iPhone12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支全面支援標準杜比視野的系統,
從錄製/觀看/編輯全套都是支援杜比視野...

杜比視野的支援性比較廣泛
包含XBOX等設備都也是支援杜比視野

反而三星的HDR10+比較少應用

另外iPhone在三顆鏡頭的無縫變焦跟變焦滑順度也是目前手機做得最好的~
鏡頭切換白平衡穩定性也都是一直做得最穩的
而且三顆鏡頭都支援4K 60FPS也是當下最早做出來的。

拍照體驗上也是將AI演算全部整合再一起..
以往的演算能力只能在夜景/HDR/DeepFusion強化解析中選擇一樣~
現在全部都整合再一起運算~這就是A14 AI的演進能力展現..
並且可以在不影響體驗底下順手輸出ProRAW檔..
也就是將計算攝影跟RAW檔結合優點的檔案瞬間輸出

最新的更新軟體中已經將DeepFusion的優點結合AI去抓出畫面中極小的QRcode
不用放大直接就可以隨便掃出照片中的小小Qrcode連結

鏡頭的解像也是從中央到邊緣的畫質維持穩定~
景深模式也是有最自然的真實景深模擬,漸進式的透視感,
拉伸成橢圓形的光點散景也都模擬得很自然~

而光達的支援除了讓對焦更快速準確外,
是可以直接當尺用的,會自動標記抓取物件的四個角落,並且靠近會以mm為單位去做標記~

而3D掃描以往也都要花大錢去買設備才能辦到,現在iPhone12 pro直接支援3D掃描~
已經可以簡單實用了


蘋果的一切研發都在檯面下沒搬出來,幾年後成熟穩定後才會端出來
不像安卓上有什麼丟什麼..體驗上垮東垮西的,細節上不夠完美~

就光是一個藍芽耳機的連接..蘋果無論都少手機或者平板跟筆電..
都是一個無縫可以馬上切換過去的無縫體驗~
就像Macbook M1的一堆出成功也不是短時間的成果..

要粗暴的使用一個功能,當然很簡單馬上可以推出~
但要到細節完美,金錢人力跟時間就是巨額投資

就像一台正常小折要輕量到1.3公斤很簡單...
但要輕量到一公斤以下並且不減少變速等其他功能,
那就是要每個細節都要注意才行

P.S.
S21U推出時,每個youtuber跟評測都拿蘋果出來消遣攝影一下.....
再怎麼牽連也沒辦法去讓S21U的DXO成績上升跟市價又跌很多跟銷量不起的事實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