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是看前面有回復,說到去玩展示機看到螢幕白色顯示很真很亮很白,出貨機螢幕看白底背景很黃想換,拆新的換給我後更黃了,我想借用這不錯的案例。
不過看到故事標題,我與三星克服過招,覺得也很有梗。
因為也是上網找的靈感,我整理一下。沒有用上尖銳心情處裡事情,盡量柔軟的去表達情緒。
1. 曲面屏的真相,真的值得溢價買? 在先前幾年,手機造型特色不明顯時,就比內在黑科技及使用體驗,OLED就是高價分水嶺。而曲面屏更是旗艦,特色鮮明不容易撞臉,但手機最弱罩門就是玻璃,加上屏占比,雙曲面,乍看之下是沒有邊框的畫面延伸(但保護方式?)。恰巧前天我去中華電信等很久,就也試玩起VIVO X50 PRO 卻覺得那天不夠時間玩,那是很棒的視覺體驗(非常驚豔喜愛),但兩萬多我負擔不起,喜歡之下再去查,是技術創新還是譁眾取寵?是苛求最佳顏值還是抽智商稅,在我既買不起也覺得手機曲面真是只剩顏值這亮點。又查到,曲面良率不高故售價反映成本。誤觸邊緣的問題我倒是不敏感。倒是浪費玻璃的良率,又不好貼玻璃貼,一旦手滑吊落面板易碎維修貴,價格與環保問題我就超有感。成本產能維修也都是埋著不少的風險。
2. 後來三星路線轉變了,光鮮外表下背後的崎嶇,倔強後也暗自思考過妥協,S10、Note 10、S20持續缩小曲面屏的曲率,Note 20終於是平面了,繞了一些彎路還可以接受,但價格是真的回不來了,改換主打屏占比(挖孔劉海),刷新率,軟體DEX2(不用帶線的電腦主機)!也許有人覺得進步很多,但對於追著三星跑的其他螢幕廠而言,說帶我們炒熱曲面屏入坑了就算了,偷換策略要出坑都不招呼一聲的嗎? 於是直線路程上,大家各顯本事卡位,igzo TFT絲滑順暢高幀的刷新率,堆料顏值設計拍照,外觀與規格不是差距很大,主要是軟體的進步確實更快了。
3.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這話也是查手機時看到的,其實大陸品牌夠多,但我願意敢嘗試的有限,所以都買二手、入門機體驗流暢度,系統的體貼,穩定耐用。 一但有輾壓性的亮點,就也會充滿信心。三星手機,昨天2200入手純白色NOTE 5,預算範圍內顏值高即可不看規格糾結argue小細節,還是攀比速度容量等規格。整體用來沒有很興奮吸睛的花俏亮點,但我感受上就一句話(詞彙庫有限),質感、經典、細節。用一個VIA瀏覽器極穩不閃退,同樣的APK就是更好用,很久沒有享受到的穩定了(用甚麼方案來衡量見仁見智,各有所好),系統真的需要積累。規格差異有限時,品牌廠能溢價賣出也需要經營。 而預算內打動我的點是顏值與穩定,穩定即是實用。
4. 別說我選邊站,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讚了。以為我傾向哪邊了? 我要說人啊,還是要留點人性!年輕十我習慣衝動,中年時爭吵技能點好點滿,如今我發心廣結善緣。
不說別人,就我身上例子,遇到了糾紛,初期只有自己,腦裡只想要甚麼,嘴上說的是天公地道,習慣了不輕易退讓,於是越計較越迷失。就消費者而言,要我買單不難,難的是對方怎麼說服我,或買方市場說話,情勢上我當花錢在必需的時間點,特殊情況。所以手機選擇有很多,手機本身如何市場會說話,廠商在乎的是打動消費群眾,還是形象建立,政治考量(滿嘴官腔),還是長遠的想從基礎扎根。廠商能決定想要的目標,而我們能選擇喜愛的手機,也能選願意投資信任的廠商。這意謂著其實我可能會花錯錢買錯手機,吃悶虧一時情緒差,但是山高路更遠,若有機會我定能看到真正傑出的廠商在雄起ING,市佔率第一不過是個數字與形式,在每個個案裡,也是刷新觀感的第一,獨孤求敗看不見對手,只能中午才去比武,因為早晚都得出事。
5. 話說我為什麼被本篇標題吸引進來,就是因為我被過招兩個字引導出了腦補畫面,先想像有很長的鬥智鬥勇,底(王)牌盡出的好戲可看,結果是我腦洞開的比一般大小還大上很多。
其實從維修開始,維修中心立場說的比較官腔,因為結果先預設好了,這人為、過保要5500,所以怎麼說服你接受的空間有限,又不想事情在維修中心就鬧大(可能怕些麻煩),建議轉戰客服。
0800之後,客服也應該有盡量的委婉說服(人為、過保要5500),結果又多一個個案說法,導致情緒升溫。
因為強硬態度與人脈資源,有權限的主管來說服了,但權限不那麼夠用,用了好幾天爭取到降價(人為、過保要4000)而且發現這人想的瑕疵品理應維修到好,並對綠屏瑕疵要有所回應與處理。然後說服失敗之外,再談類似災情還是探究原因,就是先別武斷,但是談崩了,各自賽外運作,就是檯面下的資源調動運作了。
結果最後並沒有石沉大海喔~,這件事仍在慢慢發酵有飄出異味了,何時能因味道影響到更多,這不好說。不過畢竟是安卓機皇,每年不出大事時影響有限,再次出件真正大事時,以前種種言行過往也會一併重『爆』的,只是時間???
6. 剛好我也在大公司上班過,很多話就像小說中的一句,官僚主義害人不淺,當我認真向上司提建議,大部分的回應是:你有想法真的很好,可我電話開會沒時間停,有機會再說一次。而規定不是形式,在規定上著手執行就會改善的。
所以維修中心,幾位客服,主管,媒體能做的就只是盡量說服。在公司裡理論派與技術派被官僚主管隔著,也不能完全說是公司問題,但太著相於形式,都忽略了問題的根本是人了。能努力,願努力的都是為了事情解決,並非就看學歷,資歷,地位與理論權威,也不是日常將規定形式進行到底最是簡單。
以前我也很氣,我當時鬧事也爬文了,就複製了
想要讓事情照自己的方式解決有3種方式第一個。
把事情鬧大向媒體爆料,不過這件事情的走向很可能不完全地能讓自己控制,而且還有大可能性會傷到自己,第二個解決方式就是。按照行政程序解決走該程序,不但耗時費力,而且通常。 結果都沒有很好。第三種方法就是向消保官投訴申訴之後,他一定要受理。 不能夠不管,而且官方也一定要正正面回應。然後再由消保官去為雙方妥善解決協調,這方法比較容易讓人滿意。
小惡魔市集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