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24/285972.htm
終於有結果了 重點不在於是賠了多少錢
而是三星自己吃了悶虧 這效應會繼續下去的 看的是後來的影響....= =+
看起來不痛不癢
比罰大桶還低...
公平會歷經半年調查,昨將台灣三星今年四月爆發「寫手門」事件提交委員會議審議,
認定三星及其公關公司隱匿重要交易資訊,行銷手段欺罔且顯失公平,已構成公平法第二十四條「足以影響交易秩序」的違法要件,今將宣布對三星及其公關公司開罰,據悉合計裁罰恐逾新台幣一千萬元。
今年四月初,有駭客「0xb」在網路3C論壇Mobile 01發表「揭露台灣三星與鵬泰奇特的行銷手段」,指台灣三星透過子公司鵬泰行銷,僱用工讀生假裝顧客,在網路論壇發表購買心得或撰文,涉及打擊和抹黑競爭對手宏達電(HTC),以利宣傳三星品牌。
寫手門事件曝光後,台灣三星立即在四月五日於臉書上說明,強調尊重且並未介入任何網路論壇產品評測,並已停止所有在論壇發文、回文的網路行銷操作;疑遭網路惡意攻擊的宏達電當時也說,對於競爭對手的惡意打擊與抹黑非常遺憾,不排除透過適當行動來保護公司及消費者權益。
公平會接獲網友檢舉後展開調查,一開始是朝違反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條廣告不實或第二十二條營業誹謗方向去查;並試圖釐清「在論壇發表文章算不算廣告」。後來在調查蒐證後,決定以違反公平法第二十四條方向開罰。該條文規定,事業不得為足以影響交易秩序的欺罔及顯失公平行為;違反者,最高可處新台幣二千五百萬元。
公平會認行銷手段欺罔 今公布裁罰
公平會業務單位近期完成調查,昨將此案提交委員會議討論,預定今宣布裁罰結果。
據了解,公平會認定三星及其公關公司隱匿重要交易資訊,行銷手段欺罔且顯失公平,已構成違反公平法第二十四條「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規定,決議重罰三星及其公關公司,裁罰金額將逾千萬元。
公平交易委員會(下稱公平會)於102年10月23日第1146次委員會議通過,台灣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星公司)及受委託事業鵬泰顧問有限公司(下稱鵬泰公司)、商多利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商多利公司)隱匿事業身分,以一般大眾之身分,行銷自身商品,對競爭關係之他事業商品為比較和評論之網路行銷手法,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4條規定,爰命其自處分書送達之次日起,立即停止前述違法行為,並處三星公司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罰鍰、鵬泰公司300萬元罰鍰及商多利公司5萬元罰鍰。
公平會表示,本案三星公司與鵬泰公司自96年至101年間在每年合約之初,合議年度預估發言篇數,並以實際達成率及執行狀況,由鵬泰公司提供週報及月報,向三星公司報告整體操作概況、危機議題處理、本週話題列表、本週發文數據、Viral經營成效、正向(負向)回應重點摘要及下週操作規劃,使三星公司隨時掌握執行動態,便於三星公司行銷指示危機應變。執行方法包括大量聘請寫手及指定公司員工以個人申請帳號或公司提供公用帳號,於網路上以一般人身分發言,在Mobile 01等討論平台發言回文行銷三星公司產品,發言類型包括新產品上市評測、消毒三星產品負面消息、比較競品及突顯競品缺點,型式包括分享促銷訊息的資訊文、介紹新產品的開箱文、詢問文、心得文等,製造討論熱度,並要求每月達成規範篇數,藉此提高能見度。鵬泰公司並於101年間曾短暫將前述業務委由商多利公司為之。
公平會復表示,閱讀者依個人購物參考網路資訊之使用習慣,有可能基於信任多數親身體驗消費者之使用經驗,列入購買特定商品參考,是發言回文者是否受廠商雇用或與其有利益關係,自然會影響閱讀者對於其推薦內容或競品比較之信任程度,進而影響是否購買該特定商品之決定。故事業與為文推薦者之利益關係,依一般交易行為判斷,尚難謂非屬重要交易資訊。又以匿名發言之行銷手法,對消費者而言,會降低對事業行銷的認知,並無法知悉係事業所為,而提升該等寫手目的性發言內容之可信度;而對競爭同業而言,隱藏身分之發言內容,使競爭同業亦無法知悉究是競爭對手所為,抑或是消費者之言論,基於尊重消費者言論自由,及凜於得罪消費者之現代商務常態,競爭對手對此種被蓋布袋挨打局面易怯於反駁,且競爭對手亦因無法辨識係對手所為,而無法同普通商業競爭手段爭議般,採取行政或司法救濟。是以,三星公司等以人為製造之討論熱度及一人分飾多角、多人輪替共用帳號等方式,佯裝一般人發文博取網友信任之行銷手法,乃屬以積極欺瞞或消極隱匿實受廠商促進為言之重要交易資訊,而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行為,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4條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