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tey wrote:
消息已經獲的三星官方...(恕刪)


這不意外呀~~

但tegra3~也有32mm不是嗎???

而且tegra3出這麼久了...

這個如果沒他強..也可以不用出來比了!!是吧
PO文最怕是一些腦x,明明都做人身攻擊了~還說沒EQ 動不動就提告~~~你父母教的嗎??那我問候他們你有沒有意見呢~


在其他論壇看到的..不一定做得準,一切等到五月三號自有分曉
ip147000 wrote:
s3 規格一定要優於 one x
不然很多人會換 one x
...(恕刪)


不會喔~現在在三星版上逛的應該不是S2 就是note
S2至少還有1年約

如果S3並沒太突出
期待的是 iPhone 5 甚至S4




如依照算法,算法應該是
如2->4核心
意思是這4核心的 單顆核心效率 比往前省20%
假設舊1顆耗電100 2核心耗電200
新的100*(1-0.2)=80 4核心 耗電約360

同架構下改製程,如果4核心還比2核心還省電20%,那真的應該可以得諾貝爾....

目前多數單一執行程序並非並排運算,而是序列運算
如以序列運算前提,軟體多核心運算,並不會以倍數成長(執行度不會2倍,如用顯示卡SLI形容)
如是以執行單一程序多寡,雙核心確實比4核心能執行2倍程序(意思是本來可以開2個變可以開4個)

簡單說,速度不會2倍,但是可開程序變約2倍
名子是滾球王一個搞笑人物,無指涉任何人,請見諒....
HTC ONE X 28nm NVIDA晶片 TSMC 代工 這應該值得驕傲吧http://www.digitimes.com/news/a20120417VL200.html?chid=8
gino0307c wrote:
HTC ONE X 28nm NVIDA晶片 TSMC 代工 這應該值得驕傲吧


你說的是ONE XL吧!One XL才是28nm的製程

One XL的單核確實無敵;等到APQ 8064出來,你會發現Samsung直接被輾過

還是說你要等28nm的Tegra 4?現階段的產品根本沒得比的東西(當然也不會在今年出現就是了)

Tegra 4才算是NV正式加入戰場的產物,在可見未來的任何對手(iPhone5的...下一代)都會被他給嚇到...

PS:但是這個產業的驚奇還很多...大家慢慢看就知道了
史建仁 wrote:
如依照算法,算法應該...(恕刪)


根據IPAD2的32NM A5來看,三星的32NM確實給力 (你沒看錯,新批次的IPAD2 全部都是三星32NM的A5...)

45NM的A5 面績是122MM,而32NM的A5為69.6MM,縮小了41%,

功耗以廠方的數值,4210改成32NM的4212,GPU頻率提高50%,CPU提高20%,功耗反而下降了30%

高通的28NM CPU系列,多謝NV和AMD GPU不斷加單,下半年幾乎都沒有大量量產的可能....
像ASUS的28NM S4,就要再拖一個月

到年底能大量量產,也是三星5250 和 TI 5系列機型上場之時,
上一次TI展示 A15,以800MHZ雙核秒殺四核1.3GHZ T3, 看他們開HTML5 網頁腳本作對比,
前者只要95秒,後者超過200秒...很恐怖的差距

呃...不是已經有Exynos5250了嗎?最旗艦的device難道用的不是自家最旗艦的CPU!?
綠色騎跡 - 小朱
其實我比較期待 除了規格之外 三星會端出什麼新的應用

像NOTE的一些筆記功能 我就覺得很不錯 雖然我沒買 不過還是滿肯定的

畢竟現在的手機規格 都足以順順的跑了 遊戲大部分也都可以玩

規格超越目前市面的手機 幾乎是一定的 但沒推出新的應用 就少那麼一點感覺了

希望除了規格之外 可以有更多的亮點啊~~這樣各家廠商才會更進步
xos84292 wrote:
根據IPAD2的32NM A5來看,三星的32NM確實給力 (你沒看錯,新批次的IPAD2 全部都是三星32NM的A5...)

45NM的A5 面績是122MM,而32NM的A5為69.6MM,縮小了41%,

功耗以廠方的數值,4210改成32NM的4212,GPU頻率提高50%,CPU提高20%,功耗反而下降了30%

高通的28NM CPU系列,多謝NV和AMD GPU不斷加單,下半年幾乎都沒有大量量產的可能....
像ASUS的28NM S4,就要再拖一個月

到年底能大量量產,也是三星5250 和 TI 5系列機型上場之時,
上一次TI展示 A15,以800MHZ雙核秒殺四核1.3GHZ T3, 看他們開HTML5 網頁腳本作對比,
前者只要95秒,後者超過200秒...很恐怖的差距


TSMC說28nm在Q3產能就可以大量開出,滿足客戶的需求!
只是說Q3是7、8、9月,不知道是哪個月會開出,
不太可能像你說的下半年都沒有大量量產的可能,最晚九月就可以開出來。
何況Q3是新機台,在這段期間TSMC也慢慢把一些既有產能轉成28nm。

三爽真該感謝TSMC的自私,因為TSMC不想一下開出太多28nm的產能造成毛利下跌。
不然S3應該就不用推了,不然就是被巴整年!
現在至少在九月前可以在效能上領先群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