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b0512 wrote:
郵局的VISA金融卡...(恕刪)


我就非常喜歡付現金,因為送的東西普遍沒有很好,除了出國會使用信用卡外,國內消費一律現金支付,有時候挺麻煩的就是了。
滝haoying wrote:
我就非常喜歡付現金...(恕刪)



我是從水電瓦斯到超商影印2元都是信用卡結帳
除非現金比刷卡便宜或沒有刷卡機的店才會用現金
在現金價和刷卡價相同時,刷卡至少便宜了1~2%
1~2%雖然不多,但累積起來,也是不少回饋金及紅利
1.最近買了電器現金價跟刷卡價都一樣,但刷卡回饋金181元
2.前兩天 我用紅利換了一台微波爐

付現金有那麼好康嗎??
181元沒有 微波爐更沒有

刷卡買東西更不需要帶太多現金,更不用怕收到假鈔,還可以幫忙記帳,付現金有這些好處嗎

這要看郵局要不要花錢給samsung公司談合作
再花錢請系統廠商開發
然後民眾用samsung pay交易時
郵局還要給 samsung 交易處理費
如果郵局願意花這些錢
三星手機才有可能會支援郵局的卡
不是三星的問題

aoc902001 wrote:
然後民眾用samsung pay交易時
郵局還要給 samsung 交易處理費...(恕刪)


印象中,三大pay裡只有阿婆pay是需要另外付這筆費用
其它Google、Samsung都是無償提供
信用卡消費主要是分配財務使用,還有賺取回饋,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就是,畢竟背卡債還不出來的人也不少

另外 VISA金融卡部分,主要是針對學生族群,信用卡固然有優勢,但不是每個人都有信用卡呀。
建議問問題發在板上並同步發送訊息比較好喔,不太建議只發送PM呦v
我覺得郵局Visa金融卡很久很久很久都不會加入Samsung Pay的
郵局目前根本沒有任何跟三個國際Pay合作的消息
koko+shopback+折價卷+網站回饋
買東西往往比用現金支付大概便宜 2x%
居然還有人堅持用現金?
滿喜歡一些刷卡方便的國家
幾乎95%以上消費都用刷卡
連外幣都不用換多
其實我認真覺得
台灣很多店家堅持不用信用卡
只不過方便逃稅罷了

top100011 wrote:
有些人用信用卡就會沒注意自己的花費

月光族更不敢用信用卡,我有個朋友刷到最後都只付10分之1一直撐

也懶的理他了


我反倒是覺得,什麼都用行動支付,才能注意自己的花費耶…
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有紀錄,一目瞭然,想要查之前的花費,手機一拿出來就可以查。
tablet wrote:
花旗限定Samsung Pay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之前新聞指出因為有簽期間限定,短期內不會登陸其他兩個Pay

已經有小道消息,傳出台灣花旗這個月就可能加入Apple Pay。

劉宸豪 wrote:
我還比較希望一卡通趕快開放

應該有難度。
真要開放,Line Pay或一卡通自己的APP,會比較有機會。
畢竟安全元件是關鍵。

cpb0512 wrote:
話說我一個朋友就思想就很奇怪
堅持不用信用卡的理由
就是怕被盜刷

其實這觀念錯的很離譜,跟金融卡/debit比起來,信用卡反而是最不怕被盜刷的。

信用卡被盜刷,持卡人只要通知銀行哪些不是我刷的就好。銀行會去查證,且如果確認盜刷就不會扣到額度。
就算被扣了,也還暫時不會扣到實際金額,只要申請哪些帳有疑義,對持卡人來說根本沒有損失。

金融卡/debit卡被盜刷,持卡人也要通知銀行被盜刷,但同時盜刷金額已經被扣除。
在銀行處理完畢前,這筆被盜刷費用根本不會返回,且有可能帳戶被鎖定無法提款。

被盜刷的管道:
1.上網刷卡,但該站安全性不足。
比如國內某旅遊網站。
2.實體商店刷卡被側錄。
但目前銀行都會要求晶片以上等級交易,單純磁條被側錄意義不大。
3.上網刷卡,但用來上網的設備有安全問題(如被植入木馬)
4.卡號被猜到
5.3D驗證的otp改成固定密碼,然後被猜到。
(這是大陷阱一個,請注意這種被盜,銀行不會認帳,持卡人得自己吞)

top100011 wrote:
我有個朋友刷到最後都只付10分之1一直撐

感恩你這位不斷在繳循環利息的朋友,為眾多卡友謀取信用卡的各式紅利與回饋...
(別鬧了,趕快叫你朋友繳清啦!!聯徵上的不良紀錄,沒那麼容易消失的)


sleeper wrote:
印象中,三大pay裡只有阿婆pay是需要另外付這筆費用
其它Google、Samsung都是無償提供

並不是真的完全免費,至少Google Pay會要求加入的行庫,提出一筆為數不小的行銷預算,用來宣傳「我加入了Google Pay,請大家多利用」。
眾多行庫加入Google Pay,刷xxx元送xx元的活動,就是這樣來的。


sleeper wrote:
印象中,三大pay...(恕刪)


三大pay都要
只是這錢是必須用在行銷上
新聞都有寫,幾乎都是百萬美元
而且發展三大pay甚至台灣pay
因為中間都被抽一手
不管是系統開發廠商、設備、維護費、還是apple samsung 等
金融基構付出的成本很大
對金融機構而言都是賠錢生意
所以不是每家金融機構都願意加入或開發給民眾使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