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29分
文章編號:84956778
一個很亮, 一個很暗的情況, 叫做大反差
如果能拍到天空正常曝光, 那麼葉就必然會更暗
如果能拍到葉正常曝光, 那麼天空就會過曝
如果要兩者都能有較正常的曝光, 那麼就是將較暗的地方補光
以前會用閃光燈, 怎至一組閃光燈 "去做壓光" 壓光說穿了就是補光
若果沒有閃光燈, 想要兩者都接近正常曝光, 可以使用手機上的HDR 功能
但HDR 其實也無法做到太大的逆差
後製的話, 以前會用LR, PS 將暗部勾出來, 再針對暗部補光
現在手機也有AI 去做, S22 手機的 "媒體流覽器" 編輯, 選太陽符號, 陰影, 將陰影推高
不過所有後製都沒可能做到跟現場就補好光的相片一樣
這是因為透過後製的修改, 會破壞原相, 這最主要牽涉到拍攝時的格式和CMOS 的寬容度
拍下時用JPG本身已經有壓縮過, 後製空間更少
拍下時用RAW 能保留原本的記錄, 後製空間大
CMOS 本身的寬容度夠, 加上RAW 後製空間更大
像這張相, 如果是用單反, 最少都要兩支強力閃光燈, 用HS 同步去做壓光才有可能天空跟樹葉底的曝光一致
這不是手機問題, 這是需要對拍攝有概念的問題
但隨著AI 處理越來越成熟, 再過不久, 真的會做到無腦拍攝也有不錯的成品, 因為軟體AI會學習, 將噪點抺得更自然, 將缺失的用運算補回去, 這也是手機為什麼CMOS明明又細又差, 但成品還不錯, 看Pixel 就知了
個人積分:163分
文章編號:84968017
個人積分:3485分
文章編號:84978451
個人積分:7485分
文章編號:85015555
個人積分:1715分
文章編號:85063735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