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S4的眨眼翻頁、懸浮手勢實務上一點也不能用 也不會去用

憐憐憐 wrote:
我只能說這些功能都是...(恕刪)

沒弄一些噱頭出來
怎麼跟人走跳

最近機皇聲勢太驚人吶~
眼球翻頁我去問三星店員他們說其實那也不是眼球
其實就是你頭動一下就可以了!只是店員都用手揮
的比較多!用頭動的店員都不太推薦!我只覺得用手揮
不太實用!
一個要讓使用者長時間練習且諸多限制的功能

根本就不應該拿出來..

竟還要使用者去學習

使用者只要嫌麻煩誰想去用 不如直接接觸螢幕控制還比較快
不管是噱頭還是實用的功能.

使用者會挑到友善的功能來用, 行銷費用丟的多, 不代表那個功能
就是強大且能被接受的.

靈敏與否, 好用與否, 每個人感受程度不會都相同, 只要看該功能
在捷運上有幾個人在用, 你走在路上看到幾次有人在用, 這才是
最實際的.

話說回來, 這次的眼球操控, 記得在 Android 4 發表的時候就有被
大力提出來了, 現在都 4.3 了, 為什麼這麼多搭配 Android 4.x 的
機種只有三星 S4 強調這功能?

Sony, HTC, Moto, BlackBerry 這些大廠都是笨蛋嗎? 這個功能要是真的
那麼好, 那麼容易使用, 這些大廠都不推嗎?

一系列產品都共有的功能, 如果只有一家在推, 那就表示只有這一家
希望強調該功能, 而且只有這一家沒有其他功能能拿來說嘴了......

Sony 一直強調防水, 因為不用教育使用者, 這功能誰都需要, 能在
手機掉下水的時候不用煩惱,

眼球翻頁呢? 見仁見智囉.


以下是個人意見:
眼球翻譯純屬噱頭, 以前沒人提, 以後沒人用, 只要過了這波行銷
活動以後.

就像 2000 年到 2010 年之間, 唱片公司出了多少連名字都讓人記不得
的歌手, 用了多少費用行銷, 歌不好聽就是不好聽, 砸再多錢也沒用,
後來那些歌手呢? 變通告藝人, 變 B 咖, C咖, 讓你很難聯想這些人原來
是歌手, 唱過哪些歌......

S4 也一樣, 機種有其功能亮點, 但最後留在世界上讓大家最愛用的一
定不是眼球翻頁跟懸浮操控..... 應該還是電話、簡訊、app 跟遊戲.

所以囉, 不用再洗一般使用者的腦了, 用的人越多, 幹的人越多.
3 *的毀台計畫, 請去了解, 如果了解還買3 *, 那你就是幫助3 *毀台的罪人之一.
但不能否認的 的確是很好玩的功能
只是有點脫褲子放屁而已

阿就手撥一下不就好了
網路讓世界透明,但許多資訊卻是僅供參考!
想太多, wii及iphone可以流行, 就是讓大家都很容易就上手

你比一般人聰明???想太多, 多念一點書吧....

freegetmoney wrote:

他們覺得爛是他們的覺得
可我親自玩過就是覺得除了眼球(頭部)不靈敏以外,其他都很ok
手勢非常有趣好玩
難道我就是覺得這些智慧功能不難操作 不可以嗎?
好吧 真的不是使用者問題 是我比一般人聰明
===========================愛騎車減肥的呆呆
昨天我也去體驗過了...
手機裡可不是寫"眨眼翻頁"
那個功能是智慧滾動,
分成靠頭部動作或是靠手部動作,
兩種模式我很快就抓到竅門了~很好用的功能阿!
也不像惡搞影片中需要動那麼誇張...
甚至也不用到歐大的示範影片中這麼大的幅度
大概下巴往內收1~2公分他就會開始捲動了。

但相較之下,用手腕控制似乎更便利,
面對手機,手腕稍微傾斜,就會向下捲動網頁,靈敏度跟速度都很剛好~
在看內容很長的網頁、臉書很好用~希望Note2升級後會有這個功能。


揮手的部分,在瀏覽器中左右揮可以換分頁,上下揮可以捲動。
試了幾次就抓到訣竅...成功率也很高。
但個人覺得這個就比較沒有這麼讓我想用(相對於"智慧滾動")
我昨天本來要去續約帶S4回來

也去試用了半小時

真的很不好用 懸浮要慢慢的帶過 太快也感應不到= =



在相片裡面用懸浮還蠻OK的

網頁方面就很難用

手機外觀整支跟S3快一樣 分辨不太出來


我用N2用1年多~ 感覺兩支裡面的東西沒差別 N系列只多了支筆可以畫畫

個人覺得S4只有速度處裡方面比較快而已..其他不予置評


最後就沒續約了 放棄~






高雄黃龜阿偉 wrote:
昨天跑到台哥大去體驗...(恕刪)


我也覺得這是噱頭

不過要是我有手機, 應該會輸出在電視上使用.
太強詞奪理了, 在設計手機的時候要想到使用體驗, 更尤其是號稱"方便" "感應你心" 這種功能的時候, 簡化的手勢動作, 達到想要的結果, 是首要關鍵. 像是apple的5指切換APP, 雙指放大縮小, 就是成功的例子

分三個部分來說

揮手翻頁 (sensor and camera?)
以手揮過sensor的方式來向下或向上翻一整頁
初階使用者成功率約7成, 熟練使用者成功率約9成 (粗估)
算是成功一半的功能, 如果上下各放一個sensor, 成功率會更高,
也有更多軟體應用, 但感覺就是成本問題, 用一個sensor加前鏡頭,
使用體驗就下降許多.
原本這功能很值得期待, 現在變得很雞肋.

智慧捲動 (行銷稱眼控, 實際是頭控or G-sensor控)
如果不用傾斜(g-sensor)的方式, 這功能根本就可以廢了.
純粹是有設計理想&行銷配合, 但完全失敗, 於是用"傾斜"還有加上
"智慧"兩字來避免這個使用體驗失敗的結果.


智慧暫停 (行銷稱眼控, 實際是頭控)
成功率很高誤判機率也很高, 但他忘了Youtube在暫停回復後會有一個黑
色 的pause虛擬鍵, 卡在螢幕中間約2秒, 看看影片可不能隨時撇開頭
呢, 誤判是很令使用者惱怒的.

當然, 很多人說用不習慣可以關掉, 但也避免不掉這些項目的失敗.
真正讓S4變得吸引人的, 其實是歐美那顆snap dragon的CPU加上可以移除SD卡與電池的優勢. 但差勁的可靠度跟雞肋的軟體, 讓人不禁覺得自己是買了一台白牌手機.




freegetmoney wrote:
既然是智慧功能 那當...(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