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9 後鏡頭內部起霧!!


蘋果茶.萊姆葉 wrote:
怪哩...為啥防水不防水蒸氣?
固態水(冰)、液態水(水)、氣態水(水蒸氣)不都是水分子?
這國小六年級都有教過吧!怎麼還有人會說水蒸氣分子更小


不是喔
去複習一下 Chemical Bond 吧
然後,這是高中才會上的

hebe0502 wrote:
常把oneplus5,帶進去洗澡...(恕刪)

你還真厲害,
不管哪個版面,
都可以看到你推oneplus5

ivanKK wrote:
你還真厲害,不管哪...(恕刪)
極限測試啊,雖然沒丟水裡過,但手機就是有時會拿進去洗澡邊看影片邊尻啊,尻完就手機丟旁邊,給蒸氣熏,還蠻常這樣就是了,抱著要用壞手機的心態帶進去洗澡給蒸氣熏,用不壞要等很久才能換1+6
蘋果茶.萊姆葉 wrote:
怪哩...為啥防水...(恕刪)


妳的理化真的有點差...

分子依樣結構不一樣好嗎...



你知道碳跟鑽石 都是純碳原子組成嗎...

碳跟鑽石互撞誰會贏??
所以…防水防霧不一樣嗎!?!?!小弟真不懂?!?!

皮日休 wrote:
不是喔去複習一下 Chemical...(恕刪)


你說的那是分子排列方式,
體積密度不同這是常識,
但水分子會有大小之分?
一樣都是H2O,
如果你能證明不同的水分子大小不同那你絕對可以拿瑞貝爾獎!

海瑞絲 wrote:
妳的理化真的有點差...(恕刪)


你這是同素異型體的範疇,

且木炭跟鑽石雖都是碳原子組成,

但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分子必然不同大小,

跟水的狀況不同。
之前還有人再酸U11的防水,現在s9也中槍
蘋果茶.萊姆葉 wrote:
你這是同素異型體的範...(恕刪)

不好意思 那篇文章我的確有誤導的地方
手機的喇叭 mic孔是利用一種特殊的薄膜來防水
根據物質"體積"大小,而不是"分子"
熊熊忘記水蒸氣也是H2O
這些膜上的孔允許氣體進入
所以液態水因為體積大於這些膜的孔隙
無法進入,但水分子遠小於這些孔隙
所以容易以氣體方式進入


防水功能就當一個保險
不要拿去容易有蒸氣的地方
不要用水直沖usb孔 耳機孔
別拿去泡清水外的液體
基本上都可以保有基本的防水功能
然後海水會有腐蝕性 膠條容易GG

ozgur wrote:
不好意思 那篇文章...(恕刪)


S7的防水有用到CORETEX這我倒是不知道,

因為自己看拆機文的經驗,

現在新的防水型態大多都是用黏膠封死,

不若以往用"膠條"加壓方式來防水,

(以往膠條配合螺絲點加壓,但往往壓力不均且膠條硬化後即會出現孔隙,下水產生內外壓就容易出問題)

新型的黏膠式防水,就不會有上述問題,且更能克服內外壓差的問題,

至於防水膜,是以前在端子公司的朋友有說過新型的元件大多已改內外隔絕封裝的方式,

也就是外層就算腐蝕或損壞,跟內部是不太會有關係的,

不過這部分也僅止於聽說,實際怎樣我個人就不清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