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 過熱問題, PCB layout 檢視比較

lelotw wrote:

hTC 應該沒特意把外殼當散熱片用,但不管外殼材質是什麼,hTC 的主板雖然沒黏合在外殼上,但一定會"靠"在外殼上,貼銅箔除了均溫外,顯然還有加快傳導的功用。

這一設計顯然有效,因為使用過的都知到 new one 發熱快,散熱也快。不要說你沒見過,如果你想的出來,hTC 的工程師就會是你,而不是現在那些人。

另外大陸的雙卡雙待發表了,也是金屬機身,並非如某人說的塑膠背蓋。

http://android.265g.com/pcdb/12349.html
就是塑殼鋁皮阿,我還金屬機身咧,測邊就塑料了,
測邊和內背殼同屬一個模,有可能是金屬嗎?

ShangLai wrote:
至於MTTF,目前本公司沒在算,因為算不出來,根本沒有一定的公式。(恕刪)


都有公式啦
你們應該是缺乏VAF的算法
這部分去問foundry就有數據啦

不過通常系統廠都會要MTTF
你們不算還可以過關...真羨慕耶

johanneschuang wrote:
一般我認知的
工規-40C~85C是指系統環境溫度
不是IC表面哦

至於IC表面溫度
可以由thetaca跟IC瓦數還有環境溫度來計算
當然也可以直接量測

IC的spec也不會一般也是卡junction溫度, 也就是IC裡面的溫度
而系統廠在驗證系統時
一般是直接量測IC表面溫度
再去計算junction溫度
確保IC junction不會超過125C...


也對啦! 我對Ambient temperature可能有所誤解了.....

不過你說的IC junction溫度,是用系統廠的觀點在看,若是IC廠的話,那就是device本身的溫度,在qual時,就會直接加熱到125C直接qual。

johanneschuang wrote:
都有公式啦
你們應該是缺乏VAF的算法
這部分去問foundry就有數據啦

不過通常系統廠都會要MTTF
你們不算還可以過關...真羨慕耶


我們向foundry要到的數據,都是device qual的公式....

可能要AE才會用到你說的MTTF吧!

不過沒有下多組test key求得的公式,要用來外插得到life time,這點我個人是持保留的態度。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失言不慎 失人尤甚 與其蓮華舌燦 不若快意山川 傲嘯高寒
那一家可以讓顧客拿紅外線測溫槍測手機溫度!亦或是有那位先進可以提供測試!小弟公司剛好有紅外線測溫槍

hyacinths wrote:
那一家可以讓顧客拿紅...(恕刪)

有試玩的應該都不會阻止你吧
xian_shan wrote:
今天去HTC把玩了一下new one說實話只開開網頁播播youtube不到3分鐘的時間手機背蓋真的已到燙手的程度

感覺燙機背 總比S4燙螢幕還好一些~
「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逆光飛翔
Exynos 4+4能耗是2.3W,Qualcomm S600能耗是1.3W。同樣跑高負載程式,哪一支的產熱量大,應該很清楚了。

這裡到底是Samsung區,還是其他廠牌分區?一直有一堆分區錯誤的回文.....

hungmaxy wrote:
有試玩的應該都不會阻...(恕刪)

不過 還是要說一點
三星把核心設計在螢幕那端 從I8000就有這樣的設計了
所以她的熱 也是從螢幕端開始熱 不過這支手機用了四年 沒出過問題
唯一的送修 是拆機時 不小心把喇叭拆壞送修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