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是理盲,而是「散兵打不贏正規組織」。(認同,請轉貼)

TaiwanSamsungLeaks這種蓄意散怖所謂「音量控制掉漆」、「有縫」是行銷出來的結果, 已經是一種抹黑. TaiwanSamsungLeaks別吹牛了, 拿出證據, 這些東西不在你的excel表格中. 相反, 證據表示「音量控制掉漆」、「有縫」確實存在, 「有縫」還是HTC親自承認的事實.
對了, 你的excel表格中也沒多少"抹黑"的內容啊, 相同的例子別用了又用, 給點新意行不?
好文 推一個



剛試用了黑名單功能~
不錯 看不到垃圾文了!!!!
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永遠欺騙部分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JerryKS wrote: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恕刪)



都戰這麼久了

怎麼四書五經還沒出來

快點,下一位



快用你的鍵盤拯救茫茫眾生吧!!



有一天你會因為用對了一支手機而站在世界舞台的一角的!!!

加油!!!
好文!5分奉上
JerryKS wrote: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恕刪)
我的文字,你應該沒看懂。

去問懂「TQM」「Reliability」的人,這對於行銷是不同性質。
混在一起,就是惡意攻擊。

我可以尊重你的意識
但~ 行銷組織,這東西可以做的很多,不需要動用網軍吧!

我可以用經濟模型跟你解釋,我還怕你聽不懂。
「Forecast Driving market」就是三星的企圖,但是玩太大了!

Reliability,是一種產品穩定度概念。
Six-Sigma 也無法保證完美的生產,也就是所有的生產都會有所謂的不良品。
1個不良品、1000個不良品,這是可以公道說出來的。
但不是,用行銷方式去形容:對方全部產出的都會有。
這是讓消費者有了危機意識的威迫,讓我們下意識的選擇其他。

這又有點偏向「消費者預期心理」。

你懂的嘛?
我想買哪隻,我自己選。

品質與選擇風險,我自己擔。
所以,我討厭很奇怪的開箱文與廢話網戰。

我還算是幼幼班,麻煩你這個大學生跟我教育一下「何謂正確的行銷與市場經營?」

感恩!
回復一下版主的文章!
沒錯, 台灣是很多散兵, 打不過專業行銷公司的正規作戰!

老實說, 台灣各大原廠有沒有在看MOBILE01的網站!
有, 而且是從上到下都在看(台灣上市公司的原廠)
但為什麼一直被三星這種行銷手法壓著打,
因為從來沒有把這種行銷方式當正規作戰方式使用!

所以這次爆發出來的事件, 個人從行銷角度來看, 倒是一個台灣的機會.

首先從消費者行為分析,
mobile01網站上的消費者, 大多都是尖端使用者或資訊商品意見領袖,
這幾次的黑箱操作事件, 我想大部分真的資訊商品使用者都已經知道韓國企業的操作方式
現在網站上該品牌擁護文, 大多都是工讀生寫的或操作的了!
在韓國企業/行銷公關公司/論壇網站三者一體的模式下, 這邊已經一言堂化了!
我想在這邊真正的鄉民, 難道還有人不知道嗎?

所以應該著眼的, 應該是我們大家這些資訊使用者,
透過螞蟻大軍的方式, 將這些訊息也透過"病毒式行銷"擴散到此論壇網站外!

其實在FB上, 已經看到許多人PO此文了!
請各位同胞, 將"主大樓"加評語後,轉貼到各人FB.
看到別人FB PO此篇文, 麻煩再加上意見後再轉PO出來!
韓國企業搞病毒行銷, 我們也來個螞蟻雄兵的病毒式行銷!
這邊就讓他們玩吧, 我們另闢更大的戰場來


網主砍文嗎? 沒關係,我早已將我的留言存檔, 每天PO到FB!
大家堅持到S4上市掛掉, 看看台灣三星還是否有行銷預算來搞東搞西!


JerryKS wrote: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恕刪)
好文!五分奉上,請笑納。

推~~

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媒體被自己打敗了!
謝謝回應。

我們只是平凡的人,有自己的思考而已。

有空研發不要待在辦公室太久,尤其是市調人員。
財務跟業務不要老是看報表,也不要部門之間太多財務的限制。

僅此,我自己的業界經驗談。

另外,我沒有Facebook,可惜沒有看到你說的轉貼。
歡迎轉貼,但只是個人意見,不要看太重要。

我相信統計可以幫我很多,但是統計報表的P值,是可動手腳的。
外面太多用Forecast來議價,這點也為難了各大廠與電信公司的配額問題。
其實,在台灣的電信公司的購機與市場平衡,並沒有很公平與公開。
所以我只能片面由個人採購與第一線人員的介紹,發現一些怪異。

正常應該是由電信公司,做點配額平衡,大家就不用吵到這樣。

很多事情,簡單數學可以解釋的,不要太信賴統計報表,統計報表都是人為操作之後的後知後覺。
相信直覺,也許會是好的選擇。

這也是經驗談。

一個沒有 fb的老怪物

ps:
電信公司,採用的議價與建立庫存機制,導致第一線的推銷必須配合公司。
這點我覺得改不了,用議價決定市場,這還是會被人操作的,誰的「讓利」多,誰就是優勢。
這是典型的觀察者,一個看法。

不要以為行銷可以改變一切,成本價格才是電信公司的需求,懂了就知道大家的玩法。


簡單,我們才得以自由。你認為呢?
就算水落石出
還是繼續動作
公平競爭似乎對於韓國企業來說是很要命的一件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