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數據這種東西有兩層意義,一個是在產品性能還低落時,為了更好的性能和使用體驗各廠在數據上競爭,這時懂的人會看規範數據來選購產品。而另外一層是純粹商業考量,數據增加不僅對使用體驗上沒有正面的提升效果,反而有其他負面影響,這是針對什麼都不懂的人的宣傳訴求,反正數據高就好買就對了。
simon945168 wrote:用三星的AMOLED來舉例你會比較清楚1080P->1920*1080=2073600個燈泡在手機裡面1440P(2K)->2560*1440=3686400個燈泡在手機裡面多了1.7倍的燈泡要亮而且GPU要多控制1.7倍的燈泡...(恕刪) Power不是這樣算的,如果是LCD,因為解析度越高開口率越低,相對背光源要更亮,所以耗電增加。但是Note4是AMOLED,解析度增加,就像你講的,小燈泡數目變多,但每個小燈泡的驅動電流是下降的,總功耗與解析度無關,只跟螢幕大小有關。
一般認為差異不大,是因為目前2K的片子不多,如果有機會,看看LG G3上面的2K demo影片,就知道2K與1080P的差異有多大(我是跟G2比),另外看高解析度的照片(單眼相機+解相力高的鏡頭),也差很多...
阿伯老爸 wrote:一般認為差異不大,是...(恕刪) 這是人眼解析力的問題,不是影片來源的問題。30cm觀看距離能勉強分辨350ppi左右的畫素點,是科學統計大多數人的結果,而5"FHD都已經超過400ppi了...當然有的人眼睛異於常人,或是你要刻意湊近手機觀看影片,此時更高的解析度才有意義,不然只是over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