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地方空有5G羊頭卻還是4.2G的異質網絡狗肉(就是5G八成都收不到XD)
那很多人本來就會觀望是否要多等一兩年
等5G穩定或降到合理價再換約兼換機
再加上S20U各種出包,導致只有S20+表現比較優異
但以S10來看是頂規賣得比較多,頂規出包會滑鐵盧也不意外
疫情影響我覺得是加乘效應,因為
1.比較少人去門市→店員比較難推
2.大家都待在家看youtube,YT上有三星鐵粉頻道都說要退S20U改S20/S20+等等
加上各種評測表現應該讓不少觀望的人打退堂鼓
3.停工會讓不少人消費購買力降低,那手機自然就從頂規標準降到堪用或乾脆繼續用
不過老實說我們不是三星股東,也不用太擔心就是
反正如果供給過剩,價格跳得快,到一定檔位遲早還是會有人下手
何況等年中的OV米要進駐的時候可能又有價格戰或贈品戰需要打了
airsmario wrote:蘋果各項效能是安卓兩倍 加上系統優化軟體管控
這就是消費預期性,
像iOS普遍使用時間跟更新都比較長(蘋果是說五年)
即便第四至五年已經吃力,但身邊消費者還是會覺得花一次大錢用很多年。
但安卓就不是了,參差不齊。
要說服消費者花大錢用N年,還是需要一點實質形象,
而不是看到蘋果更新什麼,隔年跟風上去,
結果因為功能差異之多,讓之前的用戶無形被隔得遠遠的。
上市後當然可以用的比安卓久
甚至用了四五年 升級四五版系統 硬體資源依然夠一般軟體使用 最後一版還可以勉強玩些3D遊戲
同期安卓產品 系統效能在升級兩版後 剩餘硬體資源不足 做什麼事都卡 玩3D遊戲卡到難以進行
更不要講到升級四版五版卡成怎樣 可能連一般軟體執行都卡頓
光安卓系統的拖累 就讓安卓產品在同等規格下的效能輸給iOS 20%
要硬體追趕這20%差距 代表成本也要增加20%
這對安卓手機廠是很嚴酷的考驗
而且補了20%只是CPU效能打平
還要增加20%效能才能補足系統佔用虧掉的20%
所以目前安卓基本就是從慢了蘋果40%的效能起算
-------------------
之前一些手機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者手機換機年限
蘋果從兩年變成三年換機
安卓從一年半變為兩年換機
拿安卓手機價格除以兩年 蘋果除以三年
蘋果三年順用與安卓兩年順用的每年花費其實差不多
簡單講
六年兩支蘋果手機 與六年三隻安卓花費差不多
而蘋果因為效能高 這六年在遊戲順暢度體驗上 依然是安卓比不上的
所以安卓手機必須要效能以外的能力做出各種區別
讓消費者以功能選機 而不是效能依據
但3C產品追根究底的本質還是「效 能」
彈幕濃!
tedleon wrote:除非要玩遊戲須要高效能以外 (蘋果高通CPU)
會買安卓旗艦的客群本身就小,這次s20系列價格創下新高,必然導致需求量下降,另外,現在除大中華區以外疫情仍然嚴重,再加上新機功能上出了問題,這些都讓s20系列買氣雪上加霜。不過,三星之所以能在世界市佔第一,靠的本來就不是旗艦,而是中階a系列等,在台灣也是如此。
以及功能性無法取代 (N系列的筆 三星的OLED)
或者不想改變使用環境需要一機久用 (公司商務機)
不然在效能提升的現在 中階手機很夠用
不過現在青中年人都屬於數位時代的生活下
手機一般使用無虞下 最大附加價值就是挑手遊能順的產品
以至於中青年人手機挑選 還是以旗艦機為首選
只是需要打電話以及少數通訊軟體的老年人兒童才會被動選擇中低階產品
或者直接承接中青年人退役的旗艦手機
-------------
手機廠最大收益來源其實是旗艦產品 不是中低階產品
三星旗艦產品在自家佔比越來越低
很早就低於三成 目前在兩成那徘徊 哪時低於兩成未知
中低階產品其實多數只是做身體健康的損益打平
不賺不賠或小賺小賠的損益管控
三星大幅拉抬手機價格 含中低階產品也是 為了就是提升利潤
但是消費者也不是笨蛋 不是所有人都能騙 你抬高價格我換廠牌
所以想靠中低階產品賺錢很難
-------------
今年市佔應該還是同過去年
只是銷售量可能只有去年一半多一點點而已
利潤佔比可能也差不多 蘋果九成 三星一成 其他廠商佔比加總打平
但是利潤規模受到銷量近乎減半影響 可能是去年一半多一點點
這點就會讓以前小虧小賺 從原先以打平作收的廠商
變成利潤過少難以維持生產成本 導致倒閉關廠
看誰能挨過這次疫情了
而這次疫情看情況 在疫苗未研發出來前 都不算解除
而評估疫苗出現時程 快半至一年 慢則兩到三年
要挨過有點難
彈幕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