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zuepao wrote:笑死人,金屬殼燙手眾...(恕刪) 眾所皆知?那是你世界裡的眾所皆知吧?小弟以前拿4S就不覺得燙手...=3=...金屬比熱較小本來就容易導熱...沒有理性只靠情緒....那人類會變白癡...
我只能說他用的方法可能無法說明「誰的散 熱佳」 可是該影片的標題就是在評斷散熱啊!所以該傳媒把事情顛倒解讀有兩種可能,1.該媒體在散熱方面常識不足2.如果背後有利害關係介入,那就有可能是抹黑我只是提出兩個可能性而已!
llwopp wrote:是否會因為散熱差 熱悶在機殼裡導致cpu為了散熱而常常降頻 影響效能(恕刪) 沒有金屬機殼散熱裡面悶的熱就一定會過大嗎?我想這需要有詳細數據或直接量測才知道沒有數據都是推測當然, 金屬機殼的狀況可能會好一些但也有可能不管是金屬機殼還是塑膠機殼兩者裡面悶的熱都不會過大阿....
一般消費者而言是鮮少接觸到裸晶的通常只會看到外面封裝的那塊殼事實上封裝外殼也帶有一些散熱效果這種的TDP要求不算高部分IC外殼都常常會有超過60-70度而裸晶的的部分相對更高損壞率也是相對很高以一般電路板維修經驗來講通常用於控制電力的元件傷亡最慘重我是不清楚那些塑膠機殼裡面的CPU需求是多少TDP但是1G以上的CPU時脈確實存在溫度疑慮尤其是悶在手機裡散不去的熱能熱能會持續累加但也別擔心太多真的太熱大部分都會有保護機制例如直接手段降頻當然...這樣也直接影響到效能至於影片的奶油我看了一下維基奶油在32至35攝氏度(90至95華氏度)融化成稀薄的液體但我覺的差不多28度C就開始會融了試想一下攝氏28度的東西你拿起來應該是無感的...如果熱傳導到機屬外殼還有3X度從CPU透過重重介質材到外殼這樣的熱能發散量如果悶起來又是如何基本上也沒有一定的對與錯只是這個實驗根本只是測試手機能不能讓奶油溶化而以散熱測試根本連參考價值也沒有
lin325 wrote:噗..基礎物理「金屬導熱就是優於塑膠 我從頭到尾就是說“手機金屬殼對手機散熱沒實質幫助”(因為手有溫度)不要在扭曲我講的意思了。(導熱性高 也需要兩端有溫差與散熱的環境 才能夠散熱熱傳導)抹黑我國中沒畢業是有證據嗎?文章我備份了,你最好收斂點。
fsfnfz wrote:該篇報導的記者的解讀竟是"表面溫度低的手機就是散熱較佳"完全與事實悖逆,不知道是專業素養不足?還是刻意曲解部分事實?令人想起這篇:三星S3故障奪冠,HTC One疑遭抹黑陪榜,成故障第2名!...(恕刪) 大家又想起了我揭發的事實,真是感動,讓我們大家再回顧一下!三星S3故障奪冠,HTC One疑遭抹黑陪榜,成故障第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