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有更好用嗎?

《Engadget》專欄 Ross Rubin 指出,
最能說明這點的例子,可能是他們獨家的「Group Play」功能。
它可以讓使用者集合 4 支 Galaxy 智慧手機,製造環場音效。
此外,還有 Multi-View功能,讓4台Galaxy Notes並列,組成小小的電視牆。
雖然好像新增了很多功能,卻常讓使用者不知道什麼時機適合使用。

相較之下,Rubin認為,Motorola在被Google收購1年多後,
推出了 Moto X,就很努力改善使用者的體驗。
首先,他希望有 Android手機的感覺,外觀上很接近 Nexus手機。
此外,也增加了一些與眾不同的設計,像是螢幕關閉時仍能顯示通知、或是翻轉手腕轉為相機功能,
又像是用語音就可以進入Google Now,都頗具特色。
另一家南韓廠商LG也展現努力,在旗艦手機G2花費心思,提高了一些體感操作應用,
像是Knock On喚機待機感應手勢等等。
他們還採用創新獨特的「後置單鍵(Rear Key)」設計,常見的電源、音量控制按鍵均設計於機身背面。
三星不能說沒有特殊的功能,但多聚焦在其觸控筆 S Pen。
像是利用手勢功能,來實現快捷命令,甚至將某個 app 嵌入螢幕的任何地方。
不過三星增加更多的,是一些作用普通的功能,或是Android原本就有的應用,
例如 S Voice、ChatOn 及 WatchOn。
其他還有一些和別人類似的,比方與 Evernote競爭的Scrapbook功能,
以及和 HTC 的 BlinkFeed 近似的 My Magazine。....COPYCAT?

也許三星希望提升各種科技運用的可能性,而不執著在實用上,
畢竟現在很多實用功能,過去也被認為是花俏的實驗性設計。
不過在殺聲震天的高端手機市場,如果只能堆積華而不實的純趣味應用,.....雞肋?
也許三星的市占也會被講求功能的Motorola、LG 漸漸趕上。...I hope SO!
這個專欄漏了三星其他不常用的雞肋功能...眼珠 手勢...
參考資料來源:鉅亨網
linloubat wrote:
感覺note本來就不...(恕刪)
記得剛上市,一堆人覺得太大,這產品幾乎沒人看好,但是兩年過去了,除了5吋以上產品大幅推出,現在很多人都不覺得大了。Note2雖然討論不多,但是卻是長銷機種,Note3你可以去看看預購,其實很不錯,這牌子的產品今年要在台灣要能賣得好,難度真的很高(寫手門後),但是有這種成績也知道有很多死忠客群非用Note不可。
像iphone一樣,利用功能培養忠實客戶,基本上如果有使用Note筆記功能的,幾乎是不可能用其他家產品。但是只是想要大螢幕,那選擇就多了。
Note系列切入的是一個藍海市場,當然族群不像主流4-5吋中間的旗艦機那麼多,但是這塊市場算是很甜蜜,不然也不會有廠商前仆後繼的研發5吋以上的手機,包含HTC都要推出One Max。
Note系列主要在他的整合度,還有筆功能的深度整合,你如果用過其他家的,你就會知道差異。這不是下載兩個市場軟體就做的到的。但是如果你壓根子用不到,那真的你不是這個族群的使用者。
目前看起來值得觀察的有華碩,他也會出電磁筆的6吋手機,但是還是取決於他的整合應用。HTC Flyer是筆記應用的開路先鋒,可惜自己放棄這個市場,要推出的one max不知道是否有筆的功能。ZU有自己的市場,但是筆的應用是悲劇。
每個公司有自己產品的核心客戶及目標客群,大螢幕市場肯定會被瓜分,但是主要還是在於其產品的識別度和差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