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底下說書的 wrote:正常,三爽不良紀錄太多了,目前先硬凹,然後工讀生出來消毒,凹不下再來承認品管問題,然後….再然後,S24發表了,最後這個問題就變沒問題了,因為大家都忙著注意新手機了,以上 凹不下再來承認品管(x承認就要全面召回了凹不下才個案或專案處理(o死拖活賴 拖過一天算一天 少處理一件賺一件這樣才不用要承擔大幅虧損的全面召回N7一開始也是這樣 會炸都是使用者使用方法錯但持續一直炸 太危險硬凹不來 才翻鍋的
有在台灣批量生產的工廠呆過都知道首批量產不良率多半都是 比較高的可是因為 要搶首發 客戶催得急! 加上良率低這時候 品質跟出貨壓力 這兩樣的矛盾的交集最後就是產生上述很多大大講的問題 → 瑕疵 三星自己沒檢到或是 檢到問題 自己又判續流出貨造成 被眼尖的消費者發現問題(當台灣人 全部都 沒待過面板廠? 組裝廠? 還是都沒做過品管?)所以發生這種新品瑕疵 消費者 就是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場有瑕疵 就是退換貨!! 沒有第二條路消費者 如果再繼續縱容的下場就是廠商會覺得反正可以凹嘛~先凹再說~~ 以後每次給台灣的都是次級品 二等貨---拜託 一支手機4萬多 這時候 我們還不在乎品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