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推薦三星的真相!不能說的秘密


TBONE14K wrote:
這樣說有點怪怪的耶大...(恕刪)


蘋果又不是只靠賣手機賺錢.她賣軟體賺得才多
行銷是一種手法,但是如果手機不好,消費者會買單嗎?
我覺得HTC要檢討吧!還停在幾年前老大哥心態,新機沒有貼近消費者需求,
最近比較好一點了,不過,卻是因之前機海策略錯誤,造成現今零組件供應商不優先出給他,
造成新機因為缺料,叫好不叫座,喪失先機
樓主說的幾乎沒錯~但請問那一家原廠不是這樣作的??三星.SONY.HTC.LG.NOKIA....等,不管是原廠還是代理商都會有後端獎勵,但現在通訊市場的成本行情也都已經把這些成本納進去攤提了,所以也不一定能進的了店家老闆的口袋,然後您提到的抽獎50萬,基本上那跟本不能算入成本,那完全是運氣問題,因為有些店家出了1~2千台,卻只抽到$5000,那只是三星對簽約經銷商春酒上地抽獎遊戲而已~~~~結論是:請問樓主到底想說甚麼?

jameshao0927 wrote:
3.中國品牌:
大家一直酸王雪紅說htc是中國品牌,
但實際上, 中國的華為,中興與聯想等品牌的世界排名,早就幹掉htc了!
大家一直臭htc,但HTC倒了, 台灣還有甚麼具國際知名度的手機品牌嗎?
那時候全都只有"真正"的大陸品牌了!

4.國家角度:
其實HTC對台灣的貢獻度, 絕對比鴻海的貢獻度大!
鴻海大多在大陸設廠, 人力成本花在大陸! 品牌利潤, 又被蘋果等國際品牌廠賺走了!
而HTC大多是在台灣製造, 所以對台灣就業率還是有幫助的!
而除了HTC本身所賺的營業額是國家外匯之外, 更重要的是後面產業鏈創造多少營業額!
例如HTC一年營業額1000億, 那對台灣整體供應鏈的貢獻就是5000億了!

5.對台灣民眾生活影響:
htc倒了, 對台灣民眾沒有影響嗎?
首先,htc一萬人失業了,少了一千億營業額!
接下來, 上游供貨商倒閉了, 少了五千億營業額!
然後這四,五萬人,對台灣的經濟沒影響嗎?
你就算是做小吃的, 賣汽車的, 百貨公司櫃台, 信用卡業務, 難道不會發現生意很難做,
然後都賺不到錢嗎?
如果htc倒了, 通訊行***主要競爭對手沒了, 通訊行老闆覺得***還需要再給你們那麼多錢賺嗎?
不賣拉倒!你就等倒吧!
月月泰的工讀生, 請記得"狡兔死, 走狗烹"這句成語!
甚麼叫唇亡齒寒, 台灣人太短視近利了!


你想到我心裡的話了.
簡單來講就是..


三爽→電信通路商簽約

通路商→下達業務每月賣三爽支數業積

業積達到之後..之後..可能才有抽小小錢

業積不過..被扣錢..或留校察看..

其中不一定是業務賺多..也可能是通路上賺去

三爽賺少得到銷售量

而業務只是為了業積數不得不推銷~
這行銷方式真是一絕......
.MonGo. wrote:
首先,發文目的不是來...(恕刪)

.MonGo. wrote:
首先,發文目的不是來...(恕刪)


三星的退傭行銷其他品牌也可以跟進
但最主要還是產品品質,價格要符合消費者買單心態
最根本的還是手機好不好用,外型,可換電池(真的很多人買三星是因為他)之類的
否則 長江手機退傭比三星多,為何沒什麼人買?

.MonGo. wrote:
首先,發文目的不是來...(恕刪)

老實說,除了您文中關於「抽獎」這一塊我比較不清楚之外,就我所知,大概十幾年前,台灣的3C 通路商就已經是這麼玩的了…你有沒有看過筆電的商家,拿進貨單給你看,說進一台NB要35K,但他卻賠錢賣你34.5K 的?老實說,這種玩法的還真不少,最笨的顧客,就是看到 35K 的進貨單,還願意用 37K 跟店家買!為什麼這樣說呢?例如一台 35K 的筆電,一次進貨 20台,經銷商會多送你一台,但是有兩張進貨單,一張是進20台,每台單價35K,但另一張是進一台,單價是0!或者是15 台單價35K,另外5 台單價是30K,反正就看通路商怎麼玩,意思就是說,我只要把21 台都用35K 賣掉,那我基本上就賺了35K,有時候為了衝業績,賣的比35K 還低也是有可能的,這在 3C 產業中早就已經不是秘密了,再加上許多大大都曾經待過 3C 零售業,相信對這種銷售模式並不陌生。

shihponpon wrote:
其實每家廠商都有類似...(恕刪)



講的真好!
不要只聽到這種行銷手法
就斷定是這樣三星賣的比較好
那路上一堆人都迷IPHONE,怎麼不說是店員力推的功勞??

像我個人
我今天就是欣賞三星推的規格和一些貼心小功能
我才去辦三星
就算店員反過來一直推HTC或LG也沒用
有點自己的想法
思考一下,銷售手法歸手法,但終於還是要這個商品消費者買單才是主因
我還以為有啥新梗

整篇重點不到50字 落落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