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對手機非常有興趣喜歡拆拆裝裝

國中時大多手機都是用電阻式觸控
當時使用的i8000 5800 5530 螢幕入塵拆裝發現
觸控是外層觸控板
顯示器 好像只有顯示而已

最近高三暑假拆iphone4時發現他就是貼合也就是投射式電容

小弟知道現在的手機要薄所以就貼合在外層的Cover glass 或其他材質

但是這層玻璃僅為玻璃實際上只有保護作用是嗎?
若玻璃下方無Ito膜是否就無法與下方整合好的觸控與顯示作用?


但是只要碎裂大多消費者都會去換整套總成

較便宜的玻璃明明可以換

最貴的也就是玻璃下方的觸控顯示含排線
沒事確也被換掉?

小弟在拍賣也發現高價收購破裂總成 似乎有利可圖?

小弟也在YouTube 發現大陸有在賣什麼分離機 「固定機吧.......還什麼傳授方法)
但只是把玻璃固定拿了像是鋼絲還什麼的把玻璃與下方分離
拿酒精把 iphone4 雙面膠還什麼的弄乾淨
換片玻璃 用貼合膠加紫外光
------------------------------------------

問題

這層玻璃僅為玻璃實際上只有保護作用是嗎?
若玻璃下方無Ito膜是否就無法與下方整合好的觸控與顯示作用?
對IPHONE 4的觸控技術不熟
但從GOOGLE 出來的資料來看是採用OGS的方式在COVER LENS 上鍍ITO後再以光罩蝕刻方式
作出感應SENSOR 線路。

所以沒有ITO膜一切都白搭~

k9955111 wrote:
小弟對手機非常有興趣...(恕刪)

早期的製成
Cover lens 與 Touch sensor 貼合,再與顯示模組貼合。
最上層玻璃只是保護。

目前的主流
Cover lens 與 Touch sensor 整合成一片玻璃(one glass),再與顯示模組貼合。

貼合方式有雙面膠與水膠,都是有方法分離的。
你說的外層保護玻璃上長 touch sensor 是 out cell 式的 TP
out-cell 有很多方式
你說的保護玻璃上長 touch sensor 就是 OGS (one glass solution)
另外有些是 Glass to glass, glass to film 等等都是兩片式結構
ipad mini 就是 glass to film
如果是長在 display cell 上方的叫 on-cell touch
如果是做在內層 TFT 線路內或 CF 上就是 in-cell touch
目前就 iphone5 採 in-cell 技術
sony 有的機種是 on/in cell 混作的 TN display
基本上 on-cell 或 in-cell 外面破了就只是 cover lens 沒啥差
k9955111 wrote:
問題

這層玻璃僅為玻璃實際上只有保護作用是嗎?
若玻璃下方無Ito膜是否就無法與下方整合好的觸控與顯示作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