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稍早前在 2023 Unpacked 正式公佈了 Galaxy Z Flip5 與 Z Fold5 兩款新折疊機,雙機除了有新的水滴 Flex 轉軸機構,以及加強 UTG 玻璃的強度,提升整體在操作上的耐用性,整體轉軸體積也變的更輕巧。另外,本次的重點功能還有高通 S8 Gen 2 處理器,以及在既有的多工模式做加強,最令人驚喜的應該是 Z Flip5 將封面螢幕提升至 3.4 吋,以及 Z Fold5 S Pen 體積大減等特色。
這次 Z Flip5 共有曜石灰、薄荷綠、薰衣紫、奶霜白四色,至於 Z Fold5 則是有冰霧藍、幻影黑與雪霧白三色,價格部分,Z Flip5 起價為 999 美金,約合台幣 31,119 元;Z Fold5 則售 1,799 美金,約合台幣 56,039 元,預計在 8/11 上市,台灣目前的上市資訊仍待台灣三星官方公佈。


另外,這次雙機也同樣具備環境永續概念,機身共有 15 種元件都是透過回收的塑料、鋁金屬、玻璃材質打造,而外盒也同樣是用了 100% 回收的紙質設計。


這邊也有雙機以回收材質打造的分解區域,這邊也能發現實際的外盒設計與前代幾乎是同個設計風格。
▌Galaxy Z Filp5

Z Flip5 本次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封面螢幕從前代的 1.9 吋提升至 3.4 吋,不過整體的顯示面積,其實還蠻像資料夾的

封面螢幕詳細規格如下:
・3.4 吋 Super AMOLED 720x748 解析度
・60Hz 更新率
・1,000nits HBM 亮度 / 1,600nits 峰值亮度
・康寧大猩猩 Victus 2 玻璃(前代是 Victus+)
- 行事曆
- 天氣
- 鬧鐘
- 碼錶
- 計時器
- 語音錄製
- 步數
雖說封面螢幕尺寸變大,但整體操作其實是同個邏輯。左滑時可以叫出 Widget 小工具,目前提供行事曆、天氣、鬧鐘、碼錶、計時器、語音錄製、步數等基本功能。

因應 3.4 吋的封面螢幕,這次也能在摺疊狀態下直接以全尺寸的撥號盤進行通話。

第三方 APP 部分,目前拍攝的版本提供像是 Youtube 以及 Netflix 等影音應用程式,但官方表示除了持續與廠商做優化外,還能搭配 Good Lock 插件直接讓手機內的 APP 直接套用在封面螢幕中,但拍攝時此功能還沒實裝。


首先來看 Youtube 的效果,再用過前代 1.9 吋螢幕,換到現在 3.4 吋顯示的效果真的是有點感人啊.....比較特別的是 Shorts 短片會直接以 9:16 的直幅樣貌呈現,但如果能自動旋轉,變成直式的話,那應該就能有更多的顯示面積了。

在直式的瀏覽介面中,則是會因為較為矮寬的比例,讓檢視上會比較破碎一些。這點其實放在 razr 40 Ultra 也是相同的。

剛剛通話時提供了全尺寸撥號盤,當然在訊息上也會有完整的全尺寸鍵盤,且不僅訊息等 APP,只要有打字的情境,Z Flip5 就是可同步支援。
- 全尺寸鍵盤
- 全尺寸鍵盤
這邊也以 Youtube 的打字樣貌做示範,一樣可以在注音以及英文等不同語言做切換。

Netflix 這邊因為時間關係就沒辦法登入,但未來就能在摺疊狀態下偷偷追劇了.....另外,官方也表示像 LINE、Spotify,甚至 Dinesy+ 都是未來會加入的。

另一項我覺得是 Z Flip5 與其他競品不同的地方是,只要兩指一縮放,就能叫出所有 Widget 的縮小視窗,方便快速檢視以及開啟,這點真的相當方便!
- Widget設定
- 實驗室APP操作
至於 Widget 也能在設定中自行選擇要左滑後要顯示的 APP;另外,實驗室功能中也能選擇允許在封面螢幕啟動的應用程式,但這點好像跟剛剛提到的 Good Lock 插件有點同性質?後續實測時再來檢視看看。

在封面螢幕下滑時則是有多種功能的快捷中心,但有別於 Z Flip4 只會顯示三個,Z Flip5 可是一次八個再附贈亮度調整 Bar!

右滑則是通知中心,這邊新機就沒有什麼通知了;另外,由於 Z Flip5 資料夾般的外型,下方突起的區域就剛好能放 Home 鍵與返回鍵,這個設計就聰明不少。

Z Flip5 因應 3.4 吋的封面螢幕,這邊也有多種待機桌布可以選擇,在主畫面長壓還能快速切換。

我自己是蠻喜歡有一些快速功能檢視的相關桌布,畢竟螢幕都做那麼大了,總是希望能不開手機就不開手機(?)
- 封面螢幕桌面設定
- 細項調整
在封面螢幕的設定中,也能針對剛剛提到的 Widget 做調整,甚至也能依據單獨的待機桌布做顏色等不同程度的客製化。
- 封面螢幕桌面選擇
- 封面螢幕桌面選擇
本次的封面螢幕待機桌布,可選擇的款式相當多元,另外,也能自行搭配主鏡頭的自拍照或是其他圖片自行設定,這邊就直接看圖吧!

與 Z Flip4 的粉金、石墨黑、藍與紫色相較之下,Z Flip5 共有曜石灰、薰衣紫,並有接近奶油色調的奶霜白,以及自己推測應該是本次主打的薄荷綠四種顏色。


薄荷綠整體來說色調相當淡雅,如果受到強光照射的話,反而會有種比奶油白還要白的感覺(?),其實還蠻適合現在顏色的天氣。


除了基本四種顏色,在三星官網還有獨家的灰、藍、綠、黃四色,這邊為黃色與綠色的實體照,下圖則是台灣三星線上商城獨家販售的版本則是冰海藍,可以說相當難得啊!

這次 Z Flip5 自然也有 IPX8 防水規格,這也是三星目前在摺疊機中的獨家功能之一了。

Z Flip5 的內頁螢幕與前代相比大部分規格類似,比較重要的是表面的 UTG 超薄可摺式玻璃耐用度提升 25%,在螢幕底下還有新的背側阻尼設計,簡單來說跟前代的海綿緩衝相比,抗震的表現應該會進一步提升,主要規格整理在下方:
・6.7 吋 Dynamic AMOLED 2x 面板
・解析度 FHD+ 2,640 x 1x080
・1-120Hz LTPO 可變更新率
・900nits HBM / 1,700nits 峰值亮度
雖然這次用上新的水滴 Flex 轉軸,但由於 UTG 表面的塑料還是存在,正面看雖說摺痕不太明顯,但有些傾斜的角度檢視,其實摺痕跟上一代的表現其實很接近.....等等也會做個簡單比對。
- 螢幕設定
- 更新率
顯示設定規格這邊倒是差異不大,直接看圖!

Z Flip5 與前代相比,肉眼可見最大的差異自然就是封面螢幕了,3.4 吋跟 1.4 吋的比例就是如此懸殊,基本上也不用比其他規格了....另外,也因應大尺寸的封面螢幕,可以看到在主相機的佈局也變成橫向的擺放方式了。

有一個比較小,但我覺得相對重要的改變,就是在展開手機時,Z Flip5 這次就能同步開啟封面螢幕做操作,而 Z Flip4 除了相機模式之外,就沒有辦法開啟封面螢幕。

而因應新的 Flex 轉軸,不僅可有效增加穩定性與支撐度,肉眼最顯著的好處就是體積了。這邊光看圖就可以直接發現 Z Flip5 的轉軸厚度明顯比前代薄不少,雙機的摺疊尺寸數據如下,對比可以發現 Z Flip5 稍微長 0.2mm,厚度直接少了 2mm!
・Z Flip5:71.9 x 85.1 x 15.1mm
・Z Flip4:71.9 x 84.9 x 17.1mm

另一項差異則是在閉合時兩側的密合度,Z Flip5 也是幾乎密合的樣貌,跟 Z Flip4 還有一段空隙可以說進步非常多。

展開後的機身尺寸與重量數據如下,可以看到雙機厚度是一樣的,因此在摺疊的厚度縮減,就完全是轉軸瘦身的影響。
・Z Flip5:71.9 x 165.1 x 6.9mm,重 187g。
・Z Flip4:71.9 x 165.2 x 6.9mm,重 187g


雙機這邊初步先把亮度開到最大並開啟 HBM 額外亮度模式,我自己覺得兩機封面螢幕的亮度幾乎是完全相同,至於摺痕部分的表現也差不多,真的要說是有淺一點啦,但不是那種很大的升級幅度,因此期待 Z Flip5 摺痕有降低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這邊也直接錄一段影片給大家看看 Z Flip5 在使用時的摺痕表現,亮度設定一樣是最高並開啟額外亮度功能,可以看到 UTG 的塑料感還是蠻重的,尤其是反光的時候。


配件部分由於這次官方拍照會沒有實體,這邊就用官圖代替,本次 Z Flip5 共有純素皮革保護殼、附指環帶的矽膠薄型保護殼、明顯跟 Galaxy S23 系列沿用設計的透明多功能保護殼,以及因應 3.4 吋封面螢幕的主題式感應保護殼,可藉由不同的 NFC 卡,置入封面螢幕後就能替換不同的主題風格。


透明多功能保護殼基本上與 Galaxy S23 的款式類同,初始會附上指環支架可在握持時提供穩定性,並能當作腳架支撐,以及替換其他不同的配件。


摺疊的相關應用部分,Z Flip5 在半摺疊狀態下的 Flex Mode 觸控板也迎來功能升級,包含UI 設計的改變,以及更多相關應用的納入。

另外,在沒有開啟 Flex Mode 觸控板模式時,虛擬按鍵左方也新增 Flex Mode 的功能鍵,按下後就能直接觸發功能,這點就能讓 Z Flip4 沒辦法使用 Flex Mode 的應用程式直接開啟,也是一個蠻大的亮點。
- 分割畫面
- 觸控板手勢
- 觸控板設定
- 亮度、音量調整
至於功能佈局部分,左至右分別是直接開啟分割畫面、開啟控制中心、啟用觸控板、有點可有可無的觸控板設定(只有開 / 關而已),以及整合螢幕亮度、音量調整與螢幕截圖的功能區。

這邊也附上 Z Flip4 的 Flex Mode 觸控板,可以看到功能就沒有 Z Flip5 來的那麼多元。

藉由剛剛提到的 Flex Mode 虛擬鍵,先前無法支援的 Youtube 也能直接開啟觸控板,同時也會有快進、倒轉 10 秒,播放 / 暫停以及影片時間軸等快捷鍵。
- 主鏡頭
- 前鏡頭
Z Flip5 在相機硬體規格上則是與前代幾乎相同,皆是配置 12MP 1.8um 83 度 Dual Pixel AF OIS f/1.8 標準 + 12MP 1.12um 123 度 f/2.2 超廣角 + 內頁自拍鏡頭為 10MP 1.22um 單位畫素 f/2.2 85 度視野,主要的變化是廣角視野更廣(前代 78 度),以及內頁前鏡頭光圈更大(原本是 f/2.4)。

封面螢幕 3.4 吋的狀態下,最大的亮點就是能完全解放主鏡頭自拍、或是手勢遙控自拍等功能,對比之下以前 1.9 吋的螢幕真的是.....很逼人(?(

拍攝時也能叫出濾鏡 / 美顏、拍攝比例等功能。

拍攝比例則是可在正方形、3:4、9:16 等比例做選擇,這點就比 razr 40 Ultra 在摺疊狀態下只能拍 1:1 來的多元了。

Z Flip5 自拍也導入了 Galaxy S23 的雙色調調整功能。


錄影部分最高一樣是 4K 60fps(這邊沒拍到),如果是開啟超穩定動態錄影的話,比例會變成直幅 9:16,畫質也會降到 FHD 30fps。

基本相機介面則是與 Galaxy S23 還有近年三星手機差不了多少,不過望遠端的數位變焦就沒有變成焦段快捷鍵,原生只有超廣角以及廣角兩個焦段。


至於模仿 DV 的拍攝方式,還有因應摺疊機制平放在各個平面的遙控操作方式,應該大家也不陌生了。

核心規格部分,Z Flip5 搭載高通 S8 Gen 2 "For Galaxy" 處理器,目前有 8GB Ram + 256 / 512GB 兩個版本,記憶體的規格是有點低了.....並採 nanoSIM 單卡 + eSim 設定;電量與充電則是與前代相同,內置 3,700mAh 雙電芯電池,以及 25W 有線、15W 無線 QC2.0 充電,最快號稱是半小時可充飽 50% 電量。
▌Galaxy Z Fold5

至於專攻大螢幕與多工的 Z Fold5,本次共有冰霧藍、幻影黑、雪霧白三種顏色,除了黑、白基本上是延續前代色系,這次主打有別於前代深沈的灰綠,則是改以亮色系的冰霧藍呈現。


與 Z Flip5 相同,Z Fold5 在三星官網上也一樣有特殊色系,共有星辰灰、藍雙色,既然都寫星辰灰,就代表這款台灣一樣會引入到三星線上商城做販售。

Z Fold5 一樣也有 IPX8 防水機能,這點相信也不用多說了。

Z Fold5 封面螢幕在部分尺寸與規格與 Z Fold4 類似,但還是有一些相異點,整理如下:
・6.2 吋 Dynamic AMOLED 2x 面板
・2,316 x 904 解析度
・48-120Hz LTPO 可變更新率
・1,200nits HBM 亮度,峰值亮度 1,750nits
・康寧大猩猩 Victus 2 玻璃(前代 Victus+)

內頁螢幕規格也是大抵相同,差異與詳細資訊整理如下:
・7.6 吋 Dynamic AMOLED 2x 面板
・QXGA 2,176 x 1,812 解析度
・1-120Hz LTPO 可變更新率
・1,200nits HBM 亮度(前代 1,000nits),峰值亮度 1,750nits
・耐用度提升 25% 的 UTG 超薄可摺式玻璃
・螢幕底下的背側阻尼設計,提升抗震效果
- 摺痕
- 摺痕
摺痕的部分則是與 Z Flip5 一樣的狀況,由於表現的 UTG 玻璃還是有塑料覆蓋,在有些傾斜的角度與光線反射下,中央就會有摺痕顯現了。

Z Fold5 機背與前代相比設計元素幾乎一模一樣,只有三顆主鏡頭的分隔變得更開,應該是延續孤島式相機的設計吧.....同時閃光燈也移到了鏡頭模組右上方。
- 轉軸比較
- 轉軸比較
- 轉軸比較
Z Fold5 的 Flex 轉軸一樣也提升了支撐與穩固性,同時也有更輕巧的體積,以及 Armor 鋁合金中框閉合時靠近轉軸處的密合度,一樣看圖就能發現 Z Fold5 的轉軸輕巧程度。
機身尺寸與重量則是整理如下:
Z Fold5 摺疊:67.1 x 154.9 x 13.4mm,重 253g
Z Fold4 摺疊:67.1 x 155.1 x 15.8mm(轉軸),重 263g
折疊時 Z Fold5 長度稍微短了些,轉軸處直接薄了 2.4mm,還有降低 10g 的重量。
Z Fold5 展開:129.9 x 154.9 x 6.1mm
Z Fold4 展開:130.1 x 155.1 x 6.3 mm
展開時雙機差異不大,不過厚度上還是 Z Fold5 稍勝 0.2mm

完全展開時的轉軸處,也可以看到 Z Fold5 幾乎是全平面般的接合,而 Z Fold4 是有些弧度的閉合,因此縫隙會比 Z Fold5 來得大。


雖說雙機在體積數據上有著些微差距,但看封面螢幕基本上表現、比例都是同等級的,這邊也是以最高亮度搭配 HBM 額外亮度模式做比較,真的要說的話我會覺得在一樣的設定下,Z Fold4 封面螢幕色溫會比較暖一些。


內頁螢幕亮度有 200nits 的升級,但這次看起來差距其實也沒有很大,摺痕則是跟 Z Flip5 的狀況類似,Z Fold5 相較 Z Fold4 摺痕是有淡一點,但要很仔細看才會發現。至於剛剛提到的色溫表現,在內頁螢幕反而是 Z Fold5 比較偏暖(圖左)。

配件部分,Z Fold5 這次一樣也有可收納 S Pen 的薄型保護殼,而且這次 S Pen 的體積也大幅度縮減,說不定下一代就能達成與機身合一的夢想了.....

整體配件部分,S Pen 的薄型保護殼共有三種顏色,另外還有純素皮革保護殼、矽膠薄型保護殼、一樣是取自 Galaxy S23 的透明多功能保護殼,以及立架式保護殼等。
另外,這次 Z Flip5 與 Z Fold5 身為需要小心呵護的摺疊機,卻沒有 Galaxy S23 與 Tab S9 系列的軍用保護殼,真的是蠻可惜的


這次 S Pen 的收納方式不像上一代是用筆套固定,而是採卡榫方式,取出時需要按下上方按鍵,S Pen 就會自行彈出。
不過 S Pen 畢竟不是正方體,用這種溝槽的方式要是放錯面,反而會陷入不會固定,但又不好取出的窘境,這邊我用單手示範就顯得蠻笨拙的.....

與前代的 S Pen 收納保護殼相比,可以發現主鏡頭的覆蓋方式不同之餘,雖然 Z Fold5 沒有支架模組的替換功能,但以凹槽方式可以讓保護殼平整度更好之餘,光是這樣看就能發現 S Pen 的體積縮減真的大!

這邊也實際拍了比對照,Z Fold5 S Pen 官方數據比起前代體積縮減了 56%,前代直徑 7.7Ø,長 132mm,新一代的直徑則是 4.35Ø,不過長度還沒公佈。


Z Fold5 在多工功能操作上,大抵是與前代相同的,包含不可釘選,可直接拉出浮動視窗的智慧側邊欄,以及最多三個,並能靠快捷列調整佈局的分割視窗。


浮動視窗也跟以往相同,最多能新增五個,搭配分割視窗則總共有八個,與 Galaxy Tab 系列相同,只是畢竟螢幕尺寸不比平板,真的會開到八個的人應該很少吧.....

不用的應用程式與浮動視窗會整合為一個小視窗的功能也同樣維持,而且這次搭配 S Pen 還有嶄新的懸浮預覽功能!
- 浮動視窗懸浮預覽
- 浮動視窗懸浮預覽
- 浮動視窗懸浮預覽
- 浮動視窗懸浮預覽
顧名思義懸浮預覽功能只要把 S Pen 懸浮在已經收納的程式上,就會出現小視窗並即時預覽該應用程式的內容,光看圖片應該感受不到,直接上示範影片!

在 Z Fold4 加入的 Taskbar 功能,到了 Z Fold5 則是迎來小幅度的更新,首先可容納的應用程式增加為八個,同時在右側的常用應用程式部分,也增加了使用的彈性。

這邊也直接拿雙機做比較,可以看到 Z Fold5 應用程式確實是多了一個。

在設定中則是可以將右方的常用 APP 以顯示 Z Fold4 的兩個,提升到三或是四個應用程式。


另一項雙手觸控則是相當好理解,可以雙手獨立操作不同功能。以相簿去背為例,長壓相簿完成去背後不放開手指,另一手則是能開啟 Samsung Notes,此時就能直接將去背的圖片拖曳到筆記中。以下也有影片示範:

至於 Z Fold5 的 Flex Mode 觸控板整體功能更新與 Z Flip5 差異不大,這邊就不在重複一次,但其實這次還有更新一項手勢功能,因為是用 Z Fold5 做示範就放在這邊。
簡單來說,在開啟 Flex Mode 觸控板模式後,兩指就可縮放或是移動物件、三指按壓則是可視為返回鍵、四指則會開啟應用程式清單,用說的有點空泛,一樣直接看示範影片:
- 主相機
- 封面螢幕前鏡頭
Z Fold5 在相機硬體配置上,與 Z Fold4 就幾乎一模一樣了,規格如下:
・50MP f/1.8 1.0μm 單位畫素,85˚ 視野廣角鏡頭(支援 OIS 與 Dual Pixel)
・12MP f/2.2 1.12μm 單位畫素,123˚ 視野超廣角鏡頭
・10MP 3x f/2.4 1.0μm 單位畫素,望遠鏡頭(支援 OIS 與 PDAF)


內頁螢幕的 4MP f/1.8 2.0μm 單位畫素 UDC 2.0 鏡頭規格也是一模一樣,會拍照的朋友基本上應該不太會用這個規格吧?


整體相機介面與 Flex Camera 操作上與前代差異不大,這邊就不多做敘述,錄影一樣最高有 8K 24fps 與 4K 60fps,主要的進化還是在 AI Object Aware Engine 多張合成等演算法,號聲可以提升數位變焦、低光畫質表現,以及膚色的自然度等等,當然這點也是等待實測見真章!

Z Flod5 的核心規格一樣是配置高通 S8 Gen 2 "For Galaxy" 處理器,版本則有 12GB Ram + 256 / 512GB / 1TB(三星官網限定)三個版本,並有雙 nanoSIM 卡與 eSIM 的配置,電量與 Z Fold4 一樣為 4,400mAh,25W 有線、15W QC 2.0 無線以及反向充電也是相同的。

另外,Z Fold5 在效能配置部分也將內建的 VC 均溫板面積提升了 38%,這邊也有對比照片可以明顯看出差別。

整體來說,本次 Z Flip5 與 Z Fold5 最主要的亮點無非是在高通 S8 Gen 2 ”For Galaxy“ 處理器,讓雙機直接變為摺疊機中的效能霸主,以及 Z Flip5 的 3.4 吋封面螢幕了。至於轉軸與相應的螢幕強化,體積縮減相當明顯,這也讓整體握感變得更輕鬆,尤其是手小的朋友拿 Z Fold5 更是明顯。
只是這些強化與耐用度提升,恐怕還是需要時間來驗證之餘,多工體驗的提升感覺也能透過軟體更新來下放到其他機型,加上相機規格幾乎是沒什麼提升,雖說還有 Galaxy S23 頂著,但僅靠演算法提升對堆料的信徒來說恐怕會覺得有些失落就是。
後續也會有相應測試,就請大家敬請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