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篇會偏我看到摸到的 而少點廣告詞XD
還是要感謝台灣Sony Mobile以及Mobile01站方提供如此優質的活動以及給小弟這榮幸能參加 :D
不囉嗦直接進入主題
到了會場


會發現會場布置的巧思 每個顏色就是Z3 / Z3c兩兄弟的配色


趁著開場前閒晃
Z3 Compact 湖水綠 (白平衡怪怪的 偏藍去了)


Z3 Dummy機

Z3 Compact 蜜橙橘




Z3 體驗機疊疊樂~~~~

後來時間差不多就由主持人開場囉

然後由主講人 SONY Mobile PM Jerry 為大家介紹 Z3/Z3c 雙旗艦

以下為Z3重點介紹slide
Best of Sony.....

Z3兩兄弟顏色的由來

顯示技術上的提升 主打高亮度 以及 超逼真模式

這slide主要是解釋 利用新的顯像技術 再提高亮度之餘 並未增加太多的耗電量
對比於舊機種 提升額外20%亮度 大概號電量控制在比原始基準多4mA的耗電量

電力部分雖然電池小100mAh了 但是利用Ultra Stamina Mode反而更可超越以往Z2之表現

面對客為粉絲的期盼~在維持防水的前提下~將邊框縮到2mm的級距中~相對三圍也比Z2來的迷你

音樂功能上的提升
除了以往的數位降躁 新增了DSEE HX以及Hi Res高音直播放支援

前置雙喇叭也提升了喇叭本體的音值輸出

在來算是Z3最有誠意的下放了~在不打到自己旗艦walkman主機的前提下
下放了DSEE HX 高音質音效還原技術 讓一般音源有機會能還原到較接近原始壓縮失真前的狀態

除了DSEE HX 還增加了直接輸出Hi-Res 高解析度音樂輸出
有別於以往Z2需要掛個USB DAC , Z3 支援直接輸出

以下為高解析度音樂的定義 主要是取樣頻率的不同 造成的失真也不同

另外在耳機模式選單也預設內見了自家耳機的頻率響應圖
若手邊有該耳機可以使用即可選擇該耳機,系統會自動載入頻響圖並針對不同耳機做補償
提升收聽品質

再來是相機的部分..
感覺多到用不玩的外掛XD

Face-in :可以對畫面進行分割 同時拍攝

新增聲音相片模式:可以附加錄製的聲音於相片中

多相機模式:若同時有超過一支XPERIA支援該功能即可啟用 若是同為Z3則可以最多三支手機配對使用
亦可搭配QX系列相機使用

在PM Jerry報告告一段落後
接著換Mobile01 編輯Nanaco報告IFA體驗部分

因為聽的太入神了所以都沒拍XD
直接來到網友體驗區體驗
四色Dummy機

新配件SCR24保護套 很明顯是利用NFC技術來控制的
右側半透明區像是靜電貼之類的 用來吸附手機 其實還蠻穩的 要分離手機真的需要施點力才行
圖上這個應該還是工程試作品

合體的樣子







拆下來後




再來是Hands-on 實機的部分
先進工模看一下
D6653

看得懂就看 看不懂就BJ4了...XD

支援的通訊頻段


home

拍照所有內建的模式


異常電力消耗應該可以查出來

這是內部的剩餘空間

設定顯示內容

影像增強魔是看起來是二選一或是關閉

版號

設定音效內容

設定音校內容裡面的耳機內容

Ultra Stamina

下拉清單可以直接快速編輯

其他因為時間其實不大夠 就沒有到很多Orz
補一些現場照~
感謝主辦提供的餐點

巧妙的用搖晃台來測試手機的防手震 主角是Z3 VS Z2


四色Dummy機

QX30登場






QX10新色

SmartBand Talk SWR30

SBH60

BSP10

DSEE HX補強範例 以及Hi-Res 高解析音樂輸出範例

其實我一路換到Z後就對後續機種比較沒有發落了
一來是其實硬體感覺疊的疊不多了 , 每家競爭對手大概都是主要想做出差異化
很明顯的 SONY挑了一條相對上"實用"很多的防水來走
從Z1一路觀望到Z3 , 最常被批的就是感覺有改跟沒改一樣就又出一個型號了
不過整體摸下來 , 讓我感覺從Z升Z3才真的是有感升級
主要是音樂性輸出的提升 , 應該可以讓我的SE-535LTD多發揮幾成功力

Hands-on 隨拍








國外有句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 想想還真的是沒錯
Z3你不看細節 你不會發現他跟Z2還真的是有差
更好摸的邊角處裡 更廣的主鏡頭 更好的撥放音質 更好的外放音質 更好的拍攝畫質 以及甚至於是手機界最高的可用iso12800
這魔鬼就藏在細節裡面勸敗阿

看著SONY Mobile 一路走來 , 其實都知道 3月MWC通常會發年度旗艦
9月IFA通常會出年度旗艦小改款 , 所以旗艦機大概也只能做半年王位啦
剛買Z2的朋友也不要垂心肝 , 不然就再買一支Z3吧

最後~~~~
希望有預購的朋友們 別忘了去換nano-SIM 期待19號就能拿到手機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