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幸運被選到體驗會
這次IFA 剛發表,台灣不到一個月就可以試玩,跟以往比起,相當早
目錄:
1.體驗會場
2.功能簡報
3.外觀、規格
4.音效
5.拍照
6.顯示、螢幕
7.周邊
8.體驗心得
1.體驗會場
這次體驗會場在,鹽埕區 睦工場Mars 2F
報到領贈品、識別證準備入場
還送一本Z3專刊雜誌

現場一樣有備餐點、茶,給參加者取用

在體驗區有,很多這次跟著推出的新產品、周邊、配件,供玩家體驗


nEO_IMG_DSC08953-2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Z3 四種顏色,曜石黑、冰晶白、銀箔綠、古銅金

nEO_IMG_DSC09021-36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Z3 Compact 四種顏色,銀河黑、棉糖白、蜜橙橘、湖水綠

nEO_IMG_DSC08959-6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EO_IMG_DSC08952-1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按我回目錄
2.功能簡報


Z3

這次新機新顏色~



投影片色差
附上原廠官方圖片:
相機:
高ISO 展示

Z3相機ISO提高12800

不過當然這是求有畫面, CMOS 1/2.3吋 開ISO12800 會蠻糊的,
但是還是有畫面就是了,遇到一些為光環境,還OK。

這次採用更廣的鏡頭、新的電子防手震

SONY手機向來有的 多種娛樂拍照模式,例如AR、高速攝影慢動作等

這次新增的拍照功能


聲音照片,會錄下 1sec 動態影像跟10 sec 聲音

多相機我在連我的A6000時沒啥反應,不知道是否我設定錯誤
不過看起來是蠻好玩的,有點類似無線監控錄影。
音效


螢幕
在個大廠牌紛紛導入IPS後,SONY也在Z2 導入IPS
這次Z3使用的亮度又更高、採度處理更好。



未來等韌體更新後就可以直接連PS4 當WIFI 螢幕

不過還是找8吋版本的Z3平板來當PS4螢幕玩比較舒服
官方展示影片
Z3 Compact


按我回目錄
3.外觀、規格
正面,有雙喇叭

nEO_IMG_DSC09041-45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背面

nEO_IMG_DSC09045-46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鏡頭

nEO_IMG_DSC09047-47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吊飾孔、磁力線、座充電插槽、USB蓋

nEO_IMG_DSC09049-48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USB 連結蓋打開

nEO_IMG_DSC09051-49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手機底部

nEO_IMG_DSC09052-50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手機右邊面,按鈕區,Micro SD、Nano sim 蓋子,有電源鍵、音量、實體快門鍵

nEO_IMG_DSC09053-51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EO_IMG_DSC09055-52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頂部耳機孔面沒拍到,不過下面 周邊 皮套 展示有
(資料來源:官方體驗會贈與雜誌)規格:
Z3 Compact 跟Z3 差在尺寸、ram、電池容量,其他規格比照Z3 ,的4.6吋手機
小尺寸也能有高規格。
按我回目錄
4.音效
這次在音效上,除了之前的增強效果Clera Audio+ 、DNC 數位降噪
Z3 增加了,Hi Res 高解析音樂 、DSEE HX 高傳真數位音質
現場試聽,有沒有開,差蠻多的,不過耳機要支援就是了,效果才會有。
官方體驗會場展示
聲音感覺的部分建議到時候請有這方面需求的到展售店試聽
聽覺比較無法完全靠敘述講出來,每個人聽到感覺差異不同,
我聽起來的感覺是差蠻多的。
按我回目錄
5.拍照
Xperia Z3 這次鏡頭使用 25mm 廣角 G 鏡頭的
2070 萬畫素相機,感光元件 1/2.3 吋尺寸

這次拍照的最高ISO 達到12800,不過必須使用 全自動模式、M模式Auto ISO 才會自動跳
M模式手動選最高就ISO1600
操作介面也是延續之前Z2系列
SONY Z3 實拍照(直出)
※ISO 開Auto

DSC_0021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EXIF:1/40 ISO100 F2.0 閃光燈 (關)
這張就是頭影片展示的,不過我是現場拍黑箱的直出照

DSC_0025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EXIF:1/8 ISO12800 F2.0 閃光燈 (關)

DSC_0019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EXIF:1/16 ISO1250 F2.0 閃光燈 (關)

DSC_0016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EXIF:1/40 ISO640 F2.0 閃光燈 (關)

DSC_0015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EXIF:1/16 ISO1600 F2.0 閃光燈 (關)
錄影功能
錄影在Z3 加入了可中途暫停再繼續錄製功能,不用怕切掉後重錄要再用軟體接
而這次主力功能就是新的錄影防手震
現場展示有無開啟效果
AR 趣味拍攝
按我回目錄
6.顯示、螢幕
螢幕規格:
這次顯色彩度、亮度都很棒,亮度有增亮,也對應在強光下有增亮好辨識的技術
SONY在 Xperia S 後的自動調整亮度一直識別家做不太到的
在大太陽底下都很好辨識螢幕,不會忽亮呼暗,要在那邊晃動手機找遮光看螢幕
SONY Xperia 螢幕的良好設計在室內、室外都好看。
展示區模擬 強光照射
左Z2,右Z3

nEO_IMG_DSC09024-37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這次螢幕彩度讓我很滿意,亮度又夠,高彩度又不會爆掉over
左:Z3,右:LG G2 不過右邊的忘記調固定亮度,右邊亮度大概是40~50%
(不過翻拍有點誤差,還請見諒)

nEO_IMG_DSC09056-53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內建觸控兩下螢幕開啟,減少電源鍵使用次數
這功能從Z2就有,不過Z3比Z2更敏感,
但是使用起來,還是少了一味。
在別家已經做到花式觸控黑屏解鎖,跟觸摸兩下關閉螢幕
SONY在Z3還是沒改善這點很遺憾。
個人覺得這是基本功能,不要做半套,
不然關閉螢幕還得在找Screen off這類APP 再點一下捷徑才能關螢幕。
按我回目錄
7.周邊
這次很吸引我的一點,終於有感應開關螢幕的皮套了,這功能相當好用,只是不解SONY到Z3才放入

nEO_IMG_DSC08955-3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EO_IMG_DSC08959-6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EO_IMG_DSC09755-4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在螢幕靠左上,有圓形磁鐵,跟其他廠牌的位置差不多,蓋上靠近螢幕後就會關閉鎖上螢幕

nEO_IMG_DSC08964-8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安裝方式有別於台灣副廠皮套使用清水套、外殼式安裝,會增加厚度
SONY原廠使用的是,類似靜電貼,的吸附黏貼方式,對應Z3光滑的背面使用

nEO_IMG_DSC08971-9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一般內層只會有絨布,原廠這次還多了幾個黑色墊高的墊子

nEO_IMG_DSC08973-10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FC 圖案作啥的,就沒聽到解說,所以我也不知道
這皮套有別於一般是直接觸摸螢幕的皮套,上面還有層透明片

nEO_IMG_DSC08977-11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套上皮套,蓋起來的正面,蓋起來無反應,設定內也無選項可選
工作人員說還要等更新任體才能使用,所以等正式上市摟

nEO_IMG_DSC09031-40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其他面

nEO_IMG_DSC09033-41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EO_IMG_DSC09035-42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EO_IMG_DSC09036-43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nEO_IMG_DSC09040-44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新款智慧型手錶

nEO_IMG_DSC08957-4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藍牙耳機麥克風 SBH60

nEO_IMG_DSC08958-5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新款BSP10藍芽喇叭

nEO_IMG_DSC08960-7 by UMAX TO GIGABYTE, on Flickr
這顆喇叭最大輸出功率 5W
跟SRS-BTV5 輸出功率 1.2 W 差距很大
現場聽真的會嚇到,差超多的,音量大又不破音,小小一顆,威力無比,還有接聽電話、無線充電功能
擷取雜誌上的規格
實錄影片
按我回目錄
8.體驗心得
Z3做的更輕更薄,比我正在用的手機薄好多,防水更升級,又是4G全頻手機。
拍照的部分還不是很習慣鏡頭在邊角,常會左手拿的姿勢去遮到,
M模式SCN還是要降畫素才能使用,這也希望能改善,
不然就無法突顯SONY 2000萬畫素的優點。
螢幕亮度、彩度,顯示部分很棒,不會容易顏色OVER掉,
感應皮套的功能,希望上市後就直接內建不要再等更新了。
音效也令人驚艷,不過要聽高音質的要另外買耳機~。
這次高雄場體驗會,讓我覺得時間有點短,周邊體驗時間還OK
體驗實機時間太短,所以有很多測試有準備,沒辦法測。
這次連跑安兔兔時間都來不及 Orz,建議主辦要在實機體驗部分時間看能否至少有個30~40分,
不然才剛再看外觀,摸摸介面,還沒玩到其他功能,主持人就喊還剩X分鐘!!,然後就體驗結束....
按我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