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 Xperia Z3+ 在台灣時間 2015.06.15上市
在上市前剛好有機會讓我來試玩看看新的Z3+跟Z3有什麼不一樣

這次體驗會辦在台北文創六樓
剛好接著上市記者會+研討會的晚上舉行
體驗會的開始由 Sony 的產品經理 彭經理來為大家解說這次Z3+的特點

所以當然要先來說說Z3+的特色是什麼

1.體積縮小
2.無蓋防水技術
3.絕佳的電池續航力
4.快速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還是要等等...)

5.高感光拍攝不昏暗
6.高逼真螢幕視覺技術
7.PS4遊戲不漏拍
8.硬體最高規格
以上是這次 Z3+ 的幾個特點
目前推出四種顏色:永夜黑、永晝白、晨曦金、碧水藍

硬體部分變更最新的CPU也提昇了ROM的容量
無線通訊技術也有所提昇(4G & WIFI)

接著大家當然迫不及待的想來比較一下
Sony Xperia Z3 vs Sony Xperia Z3+
實際上有多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先來看一下比較表

可以發現實際上改變的部分並不多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叫做 Z3+ 而不是 Z4 的關係吧!?
而電池容量竟然比 Z3 還要少?但是官方說法是省電技術再提昇,所以表現是更好的
而有些硬體方面「貼心」的改變,我們接著看下去

正面的部份配置幾乎相同都是 5.2 吋 1920 x 1080 IPS TFT
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有兩個:

1.前置立體聲雙喇叭的位置不同,有點回到以前 Z2 的配置,在螢幕面板邊緣靠金屬邊框的位置
2.前鏡頭跟感應器的位置調換,左右互換
外觀看起來真的沒什麼不太一樣的地方~
但是裡面搭載Sony Exmor R for mobile 感光元件的 510 萬像素 25mm廣角前鏡頭
就是不一樣了!
再繼續就外觀的部份來看

長、寬跟厚度都小了一點點
重量也就輕了
而上方的配置一樣都是 3.5mm的耳機孔

側邊的配置最大的改變就是拿掉「磁吸充電」
可是我個人覺得時滿方便的一個充電方式,雖然充電速度不快就是了
原本的USB充電孔變成 nanoSIM 跟 MicroSD 的卡槽,右側邊變得很簡約
( nanoSIM 跟 MicroSD 也由插卡式變二合一的抽卡式)
而攝影鍵及電源開關還是維持原本的位置不動

底部的 MicroUSB 則是這次升級最重要的改變
把惹人厭的防水蓋拿掉,改成防水的MicroUSB無蓋設計
讓充電變得更方便,也不用擔心開闔防水蓋會斷掉了!
(也應該是因為如此而取消了磁吸充電的功能)

背部的配置基本上是一樣的
前鏡頭是一個 2070 萬像素 Sony G Lens 光學鏡頭
F2.0 大光圈、25mm 廣角及搭載 1/2.3 吋 Sony Exmor RS for mobile 感光元件
並配置一個 LED 閃光、補光燈

可是最值得一提的是!
Sony 在小地方上的用心,把後鏡頭的外框及鏡頭整合在背板上
不像 Z3 是有點微凸出背板,摸起來是整個平的,真的非常注重使用者體驗
減低手機擺放時,相機刮傷的風險!

白色比較不明顯,所以看看金色的配置會很明顯
但是, LED 閃光、補光燈就沒有完全壓成一個平面

另外再來看看一個貼心的舉動
Sony 在邊框的地方有稍微加厚 0.1mm 左右
讓使用者在放置手機的時候不會直接接觸到桌面或其他平面
減低玻璃鏡面與桌面的摩擦與受損,這是不是很貼心呢?

在四周的防撞角的材質與配色也不大一樣
Z3 是一種類似塑膠的霧面材質,可是 Z3+ 卻是金屬質感的反光材質
(看起來的感覺是 軟的:硬的 )

側邊框的材質也看起來不大一樣
Z3 是一種類似霧面金屬材質,可是 Z3+ 卻是反光金屬質感材質
(絕對不是我的Z3被磨霧掉喔!)
就螢幕顯示的觀賞感受
採用Triluminos 原色顯示、X-Reality 極真顯示、Super Vivid 超逼真顯示
三種技術和為一體,來為顯示功能提供高規格的逼真享受

兩隻手機都調整至最亮,關閉自動調整亮度,使用超逼真模式
仔細比較之下,可以看到右邊的 Z3+ 是稍微亮一點
實際在現場觀看的話是可以輕易辨識出來的

(拍照技術不夠好!大家去現場比較吧!)
關於攝影部分

這次在影像處理上面使有所提昇的
Xperia Z3+ 用最高畫質捕捉所有美好時刻
左邊是 Z3 拍出來的;右邊是 Z3+ 拍出來的
雖然圖片有稍微縮圖處理
但是還是不難看出來Z3+的細緻度是比較好的

前鏡頭提昇的25mm廣角真的是幫了大忙

Z3 vs Z3+
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視角變大了
後面的人一下子就入鏡了,而且畫質「變好」了(灑花)

(放自拍照很尷尬...請大家快速看過就好)
在處理上

其實在 Z3 的時候我就有玩過了,每次都讓我相當的吃驚!
拍出來的效果非但雜訊很少,而且顏色也很鮮明,一點都不像在低光源拍的

不過很抱歉的是,我並沒有Z3+的原圖可以PO出來
如果有機會去門市再體驗的話,會再把比對照片PO出來
增加的拍攝效果
「人像風格」、「AR遮罩」

人像風格可以直接在「拍攝」時變動臉上皮膚狀態
AR遮罩則可以把你的臉換成別人的臉
兩個都是很有趣味的拍攝特效(我原本就很喜歡AR效果了)
不過攝影的麻煩還是一樣有,從Z3到Z3+........
會「過熱」阿!!!!!!!!


不知道官方什麼時候才要解決手機或鏡頭過熱的問題!這真的超級麻煩的!
(連體驗時間這麼短都可以給我遇到拍到鏡頭關機,你看看你看看)
攝影防手震測試
(Steady Shot 數位防手震 (拍照、錄影))
現場有放置比較測試的機器
可以持續『不規則晃動』模擬手持狀態

首先來跟蘋果比較一下
Sony Xperia Z3+ VS IPHONE4
因為現場沒有看到有人拿IPHONE 6 或 6+,沒有測試到有點可惜了
但是可以明顯的出 IPHONE 4 拍攝時的晃動是比較劇烈的
Z3+的晃動就小了很多
Sony Xperia Z3+ VS Galaxy S6 edge
跟三星最新的 S6 edge 相比
可以看到兩支手機對於防手震技術都做的相當好
晃動的幅度都很小,不相上下
Sony Xperia Z3+ VS Sony Xperia Z3
最後來比較前後代手機的防手震效果,差異很明顯!
結果Z3竟然晃動如此的大,一度以為我沒有開啟防手震
但是實際上是有開啟的,可以看到 Z3+ 對手持拍攝是有很好的抑震效果
(還是要查查我的Z3為什麼會這麼晃...)
防水功能
I CAN - Xperia Z3 我可以 在水中放肆遨遊
USB 無蓋防水設計還真的是防水的!(廢話)
比較要提醒大家的是,放入水中是有水壓的,別再懷疑水中為什麼不能觸控了!

無線音源輸出技術
LDAC 高音質壓縮技術,我就沒辦法幫大家試了
據說經由藍芽輸出的音質是直接輸出的,比一般壓縮來壓縮去的品質好太多
另外音源輸出還有「DSEE HX 高傳真數位音質還原技術、Hi-Res Audio 兩個技術」

註:LDAC 是甚麼? LDAC 是由 Sony 開發的無線音訊編碼,透過藍牙技術為基礎進行傳輸,相較傳統藍牙音訊協定 A2DP 約 328kbps , LDAC 可提供高達 990kbps 的頻寬,目前 24bit 96kHz 格式約需要 4.5Mbps ,透過壓縮與解壓縮後 LDAC 仍能維持 24bit 96kHz PCM 格式音訊所需的 4.5Mbps 頻寬。
電量及快充技術
Xperia Z3+ 最長可達兩天的電池續航力
Z3+ 也支援 Quick Charge 2.0 快充技術
標榜若搭配 QC2.0 充電器(如 UCH10),只要充電 10 分鐘,就可以使用 5.5 小時。

(UCH10並不是標準配備,要另外購買!)
DK52 充電底座,Z3的磁充也是有底座的,我覺得底座很方便!

最後就來的Mobile01的傳統
吧!
其他功能
PlayMemoryOnline 與你一同自照美好回憶
再來回顧一下這次的主打吧!
【速度再升級】
核心處理器升級為超高規格八核心處理器,加上支援4G LTE,效能與下載速度皆快2倍,讓你享受順暢快感!

【防水再進化】
通過IP65 / IP68 最高防塵防水等級認證,Mirco USB充電孔亦採用無防水蓋設計,讓你不管是運動、雨天、下水玩樂都隨心所欲。
【續航再提升】
搭載2930Ah電池容量,獨家STAMINA省電模式,搭配長達兩天電池續航力,Xperia Z3+讓你不必再遇到出門玩手機卻沒電的窘境!

【視野更廣闊】
前鏡頭升級為500萬畫素25mm超廣角相機,讓你不管自拍或合照,所有景物都能入鏡,2,070 萬畫素主鏡頭搭載1/2.3吋大型 Exmor RS for mobile感光元件,加上ISO12800超高感光度,微光環境也能拍出極致照片。
Xperia Z3+ 我可以堅持更久 挑戰更多
「Sony Xperia Z3+體驗會心得分享」
【體驗】Sony Xperia Z3+ 挑戰再進化~~~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