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以下序章及前言為資深索粉的廢話,不喜者請直接拉到開箱圖片部分。)
今年五月的時候,用了一年半的Xperia Z2a電源鍵壞了。
在這個尷尬的時間點,已經知道Xperia X系列再一個月要上市了,雖然有朋友借我的Z2暫時撐著,但還是想早點買新手機,畢竟手機可是跟別人借的。
我跟朋友說過很多次,會一直選擇Sony的理由是:"防水"、"數位降噪"(今年初買了NC31E)、"雙喇叭",由於市場上沒有任何手機可以同時達到這三個功能,於是下一隻手機理所當然的還是考慮Sony。
問題來了,要等X還是買Z5?
後來,我選擇了Xperia Z5。
列舉3個理由:
1.我一直很嚮往的"雙玻璃+金屬邊框"。
2.這是最後一代的Xperia Z系列了,邊框的金屬蝕刻XPERIA字樣真的很美。
3.我本來想買Z5C 但是2GB Ram最後讓我卻步而選擇了Z5。
Z5用了5個月,他的好與他的不好,我都深深地記得。
好的就不說了,說出來大概會被認為是索粉自High吧。
就直接說缺點吧
S810"高效能"處理時的高熱,不裝手機殼的話是會燙手的(瀏覽電腦版網頁時),看個Youtube就會明顯升溫了,所幸散熱速度非常快。
再來就是耗電,瀏覽電腦版01網頁約2分鐘1%(加載時),Youtube也是2~3分鐘1%,但低效能時的省電也是十分驚人,約5分鐘1%(瀏覽加載完成的網頁)
但要說Z5真的很耗電嗎?我的Daily Use情況下,Z5大概一天兩充就夠了,晚上睡前還會有30~40%左右(我是習慣到60%就充電)
對於Z5,我深深感受到的是:即使信仰再深刻,遇到實際面,很難不動搖。
還是很謝謝Z5這幾個月帶來的回憶。
至少我還是會懷念Z5的好,他的缺點對於我來說,習慣就好。
前言:
由於母親的ZR已經兩歲半,她也漸漸覺得ZR的螢幕太小。
在NP中華579的方案中,有防水防塵的X Performance現在還是要15K(母親工作需求),母親無法接受。
於是我只好提出我的Z5讓給她,我再另行購買新手機。
上述理由說過了,所以還是買Sony。
但Z5"對於我來說"過長的機身,讓我再次回到了當時考慮Z5C的Compact系列。
這次Xperia X Compact終於把Ram升級到了3GB,處理器換成高通S650我是不怎麼在意,畢竟我不玩遊戲。
至於防水,由於我的Z5曾經發生脫膠事件,思考了一陣子之後,覺得防水對我個人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於是乎就用綁約24個月,9900元把X Compact帶回家了。
開箱:
本次開箱重點放在與Z5的主要差別,細節功能其他開箱文應該都有,歡迎大家去爬文長知識。
我選擇的是天瓷藍,因為考慮到這次X Compact是全塑膠機身,白色易髒以及黑色易有細紋(俗稱太陽紋),所以選擇了天瓷藍。

新歡v.s.舊愛

X Compact為天瓷藍,Z5則是霜凍白。

從Xperia X開始,Sony使用了全新的盒裝,旁邊的水彩風個人覺得還蠻好看的,跳脫以往Sony的精緻風。

照Sony慣例,後面依舊印上了手機特點。
以下就直接上幾張特寫,不多說,給大家慢慢觀賞吧!






不過,要小小抱怨一下,三重影像感測器表面很容易刮傷,我的已經有細紋了。
再來,談談這次X相較於Z5之間的進化。

X Compact的鎖定畫面時鐘是推移式的更新,而且尺寸更大,更容易閱讀。

X Compact不再是以往Z5只有向上滑動解鎖,向左也可以(但有發現這樣滑掉通知的時候會不小心解鎖,改滑另一邊就好了)

功能表上的搜尋應用程式終於透明化了,之前一條白白的不是很習慣。

飛航模式開關移到了設定最外層,已經用了5天的我還是很容易按到飛航模式...

非常不幸的,Xperia Z系列上面我覺得很好用的Small Apps被拿掉了...雖然使用機率不高,但是用到的時候就覺得頗貼心的。

被拿掉的功能當然不只一個,還有也是平常用不到,但用一次就覺得很好用的螢幕錄影功能也被移除了。

看了幾篇開箱,好像都沒特別提到這次進化的STAMINA模式,那就由我來介紹了。
首先,這次分成了三段省電模式,但與Z5的STAMINA不同的是,這次的轉場動畫並不會因為開啟STAMINA而被關閉。
第一段為效能優先模式,此模式下會輕微的感受到畫面的流暢度降低,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個人也是建議開啟這段,因為接下來的兩段...

第二段是效能與待機平衡模式,此模式下畫面流暢度已經降低得十分明顯,對於我個人而言已經是無法接受了。

第三段是待機時間優先模式,這模式開啟之後,個人覺得效能已經降低到無法正常使用手機了,就...睡覺的時候再考慮開啟吧。

這次X Compact升級到了3GB Ram,對我“個人的使用情況”來說是綽綽有餘,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Lag以及Ram不足


以上兩張截圖還有前面有放上來的那一張為我所有安裝的Apps,老實說我算是輕度使用者?

可能歸功於Type-C的雙向電力供給,X Compact也支援替其他裝置充電(不過2700mAh的電池我想也充不了什麼電就是了...)
心得:
從Z5換到X Compact,感受到的,真的是"快"。
其他開箱文的X Compact特點大概都提過了,實拍小弟技術差不忍讓各位傷眼,所以我們來談談比較沒提到的部分吧。
指紋解鎖,成功率大幅提升,包含有手汗的時候或是手微濕,皆可以辨識成功。
如果說Z5的指紋辨識成功率70%,X Compact大概有90%。
開啟Apps的速度也完全讓人感受不出這是一台中階規格的手機,各種Apps開啟幾乎只要1秒左右,包含以往開啟最慢的相機。
Qnovo充電技術和電池維護這要長時間才能感受出來,希望能讓我這個以往一年左右就把電池弄到異常掉%的使用狂的電池撐久一點。
相機的HDR效能比Z5更強,拍照完也不會因為處理HDR而卡住。(以往Z5非常嚴重,大概要卡個3秒)
對我來說,X Compact用起來真的跟以往的Z系列速度上大大的不同。
算是對索粉是一次小驚喜吧!
自從十時裕樹上任以來,最大改變的Xperia Z系列:Z5以及X系列看的出來Sony Mobile有心在做,而且正在慢慢的進步。
雖然步伐依舊跟不上對手那般迅速,但穩紮穩打的進步還是感受得出來。
希望有朝一日,能看見Sony Mobile重返10年前的光景。
對了,這次X Compact是泰國製造,個人認為品質有比中國製造的Z5好(Z5我開了第二隻才是正常的。)
謝謝大家,看完索粉又臭又長的開箱文。
----------續航力----------

這是我的Daily Use續航力,從6:00移除電源到剛剛,還有剩下42%的電力,並未開啟STAMINA省電模式。
我的行動網路是一直開啟的,沒有關閉過,今天大概有1小時左右是連著Wi-Fi的(有連線的時候才開啟,其餘時間關閉),另外我有戴Smartband 2,所以藍芽也是一直啟動。但我的自動同步化是關閉的。

這是螢幕開啟總時間。

這是Lifelog記錄,我聽音樂是使用MDR-NC31E耳機,有開啟數位降噪功能。

扣掉移除電源前的使用時間,今日使用社群軟體約57分鐘。
其中包含Instagram、Facebook、Line、Messenger、Mobile01 App、Meteor、Gmail。
Facebook的使用時間最長,01 App第二。

上網則是使用Chrome,移除電源前扣掉不算,總共使用了28分鐘。
瀏覽的網站有:電腦Mobile01、Disp BBS、ePrice比價王手機版網頁。
個人感覺大概比Z5省了10%左右的電力,對於X Compact的續航力個人是不甚滿意,不知道大家覺得這個續航成績可以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