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回覆你一開始所講的
"
側邊感應部分
這功能絕對不如介紹的方便,簡直難啟動死了
必須喬好角度,急著用的時候超難啟動他
這個設計蠻失敗的,設計師一定沒親自使用過才這樣亂搞
另外一提側邊感應還有個大問題
因為左右是無邊界彎曲螢幕,而你側邊感應又得摸邊緣位置才能啟動
加裝的背蓋他可是勾住彎曲的邊緣來卡住固定的
這下好了,按的時候多少會被背蓋鉤上來部分擋到
能用也是超難用,這得在罵一次設計師你是怎想出的爛設計
這功能因此就半殘了
"
→這點個人覺得不用急著下定論
我也去玩過 一開始不好用 但抓到重點才會順利啟動
簡單說 現在市面上 透過側邊 呼叫出功能列的 h牌 sony 牌 另一個s就不討論了
h牌是將sensor 埋進去 邊框 透過按壓方式啟動
sony 則是只靠面板的sensor+軟體寫入功能來啟動
2者差異 這邊很明顯
也就是了解原理後 那你就是該找面板側邊了
就是碰觸或媒體說的敲擊 側邊(顏色邊框上面那個就是了)
講完啟動原理 接著就是去熟悉跟習慣 (h牌當初出來也是被嫌的要死 一直微調後才有後面這樣)
現在講缺點及周邊影響性
簡單說碰觸或媒體說的敲擊 側邊 這點很吃保護殼/套
若只是照抄性 (抄xz2 保護殼 或套) 那 一定會被影響
xz3整體包覆還要再降低高度才不受影響(應該說能更順暢的啟動)
→這就是我要回你的第2段
這點只要周邊廠商有去注意細節 是能夠改善的部分 剩下就是如何上手
當然也不用說我又無腦推
缺點部分還是沒改 鏡頭位子太低還是太容易碰觸到
這點日本工程師應該要去想想 才是 而不是 自認為性的 該位子是好的 然後推出讓大眾去 接受 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