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ZY Z2 背面玻璃自己破掉?

基本上在這裡討論的意義不大了,因為所有的人都不是原廠,若是真的自行裂開,要求使用人舉證?這實在不是作法吧,Sony本身對於Module的掌控,他也是買Panel跟玻璃回來組裝而已,你要求Sony給你檢測跟報告他根本沒有能力,那要求Sony給原廠的檢測報告書,他也給不出來啦,更何況台灣所謂的原廠只不過是販售跟維修更換而已,新宇的技術連他們的技術工程師都答不出來整個Panel的Production Process了,問他所謂玻璃的承受靜壓力是多少,耐衝擊力是多少?他也是當場答不出來的,所以Sony他本身不敢給任何的書面報告書跟檢測報告,只會口頭告訴你是人為損壞,那所謂的人為損壞原因是在使用者還是製造生產時就已經有瑕疵的內應力!或許跟許多做過玻璃的網友說的有很小肉眼看不到的瑕疵以致於造成後續應力或溫度產生的損壞,如果像我上述所說的,理應是使用者來舉證嗎?

所以討論這個裂開的原因當做參考就好,事實上原廠不會給你任何的答覆說是自身產品問題的!他也不敢說QC100%的檢驗,所以到底是使用者人為?還是產品組裝人為?Sony台灣所謂的原廠,有能力給答案嗎?抱歉他根本沒能力!你要跟他爭取說實在話徒勞無功!因為他根本不會在乎一個手機玻璃的問題!

背後玻璃的價格不會比前面的Panel貴,去換過一片,以後自己斟酌是不是還要在使用他的產品就好。

其實在MOBILE01討論,有支持有反對,有的很有技術面的討論也有很多的廢話留言!所以不必自己找氣受!
覺得只要從事主如何發現破裂,應該就能猜出12,

若是睡覺前放在桌上充電還好好的,一大早起床發現破裂,那可能會令大多數的人願意相信自爆,若不是類似情況,比如從口袋,包包拿出時發現,按大多數人的經驗認知,應該人為機率佔99.9%以上,只有極低的機會自爆,很難有人會認同
通常摔到或外力撞擊,會由角落開始龜裂!
你的是從兩旁而且只有一條裂痕,很明顯是受外力壓到所致,也有可能新機時就有輕微裂痕,說真的!只能算你運氣不好!
vickeyu2 wrote:
覺得只要從事主如何發...(恕刪)


破在背面 也許有的人是破了幾小時或幾天後才發現
看到時已經不是案發第一現場

壓破沒發現 => 放桌上充電 => 起床發現破了
自然而然會認為是自爆吧

要看有沒可能自爆
手機生產後 運台灣到賣出 快的也要個10天 慢的也許倉庫鐘擺了半年
看看有多少人拆新盒 外盒好的但一打開結果看到是破的 那就知道了
有人看過? 或是曾經有這種新聞?
我應該是會拿去維修的,大家不用這麼懷疑我有甚麼陰謀,我講感謝並非口是心非,
沒有大家的正負面回應,我一個消費者,在甚麼都不清楚下去送修,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不能說我先就不相信神腦維修了,但是我也不想在一無所知的狀況下就去維修.
假設到時人家跟你說人為因素,我也只能就啞口無言的回來,我不希望事情是這樣.
我沒覺得在這邊發發文,SONY 就會怕我了,這樣未免太容易了是吧? 好像想法也太天真了.
我也相信是有些消費者真的人為因素自己不小心弄到要凹免費保固的.
就我自己的立場上,我也相信,這玻璃真的可能會因為製程上問題,造成這塊玻璃可能在接受到遠低於
此玻璃的規格的衝擊力就破裂.

我隨便舉例,只是一個弱衝擊舉例:只是放手機到桌上稍微碰一下就破了..
這樣應該沒有幾個消費者會接受..

爬一爬文我也大略了解到..(若有錯誤請指證,謝謝)
SONY Z2 正面採用"日本研發的 Dragontrail 玻璃"
SONY Z2 背面採用"康寧的Gorilla Glass(HTC,三星都有用)"
也看到了他的 SPEC. 請讓我多了解一些,了解需要時間,然後能夠在這邊跟大家先行討論,這樣可以嗎?

當然我在這邊討論再多,預期也不會影響"神腦"的判讀,但是就算是這樣,我修好了也知道如何小心不再
弄破.
螞蟻上樹 可否請你用閃光燈把裂痕頭尾清楚表現出來,讓裂痕頭尾都清楚地看得到.
把機器背光關掉,這樣比較清楚看得到裂痕頭尾,如果有撞擊點或是壓迫崩潰點也才到看到.

Gorilla 3 的平均荷重測試可承受到 434 磅,也就是 196 公斤.

那如果是單點集中荷重或敲擊,就一定會有放射狀破裂紋路,不會是一條線而已,
就算是一條線也會有一個明顯衝擊點.

我還滿確定我手機在我細心呵護下沒有被 196 公斤以上壓過,估計真的壓到,先垮的一定是機殼跟主機板.
我的機器外觀就好好地,不像.
請問 "康寧的Gorilla Glass" 是甚麼玻璃?
李斌
請問 "康寧的Gorilla Glass" 是甚麼玻璃?
aoaoao wrote:李斌
請問 "康寧的Gorilla G


強化玻璃呀!
玻璃透過化學作用達到表面耐刮抗磨
@@...我被點名了。

1.康寧的Gorilla Glass當然就是世界有名的大猩猩玻璃啊~
是一種鋁矽鋼化玻璃,可以簡稱"鋼化玻璃"或是"強化玻璃"。
但又與一般強化玻璃(Tempere Glass)不同,都說是強化玻璃易產生混淆。
所以硬要說的話,說他是種"鋼化玻璃"會比較恰當。

2.我懷疑SD卡抽取口是我個人的觀點,跟機構設計良不良無關,不用硬要把機構工程師拖下水。
我懷疑的點在這裡:



我不確定那條黑線是毛髮還是裂痕(因為您的照片解析不夠也沒更多的照片可以佐證),
所以我只能說合理的懷疑。
如果,那條黑線是成立的話,那可以肯定的說,接觸點在這裡;
如果,那條黑線是毛髮的話,那表示也有可能是從另一端接觸。

合理的追根究柢是件好事,但我不喜歡您咄咄逼人選邊站的發文態度。
所以這是最後一次回應您的文章,不用再指名道姓叫我出來。謝謝!
Leebin 李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