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請問各位,假設我有HI-RES的播放設備(如Z3),也有HI-RES的耳機(如JVC FX-850),但沒有HI-RES的音質檔案,最多也只能藉助Z3的DESS HX技術,讓效果只是"接近"HI-RES嗎?
Bestlifedream wrote:所以請問各位,假設我有HI-RES的播放...(恕刪) 與其說接近hi-res不如說接近cd~HI-RES是目前地球上最讚的音樂檔!音質表現高過CD!所以設備能聽HI-RES也必須-有HI-RES檔的音樂~這樣了改?上可向下相容~~~下無法向上相容so任何音樂檔不管怎麼轉不是HI-RES就永遠不會是HI-RES
Hi-Res只是Sony定義的一個詞,不是耳機支不支援的問題,首先你的原檔只要超過CD儲存的資訊量就可以出現HR的標誌。像是Z3是支援192kHz/96kHz 24bit的音檔,所以能輸出,至於插上什麼耳機就沒差。但前提是耳機夠好、耳朵夠好能聽出與一般無損(44.1kHz 16bit)的差異。這是LiSA的シルシ,96kHz 24bit的資訊量,4616kbps的位元率,有出現HR標誌。另外一般mp3最高僅320kbps,FLAC、APE、WAV等非破壞性壓縮則是俗稱無損的音檔,一般位元率可破千(最高1411kbps,也就是CD的資訊量),但這些格式如FLAC一樣可以用來儲存Hi-Res檔案。DESS HX則是以軟體演算接近192kHz/96kHz的表現。錄音時,聲音經類比轉數位,一般在錄音室存為192kHz/96kHz/48kHz。但CD的物理限制則是44.1kHz,於是會抽掉某一部分以儲存進入CD。而DESS HX則用軟體演算回去。但是不見的東西就是不見,不管多好就是會有一些缺點。當然也有接近完美的硬體/軟體演算,但相當昂貴。不過也不是說百害無一益,經演算後可以增加聲音的動態表現。
ds934117 wrote:Hi-Res只是Sony定義的一個詞,不...(恕刪) 但Hi-Res標誌已經是日本音響協會在認證裝置響應頻率達到40kHz會給與的標誌囉! 耳機端 數位方面 的要求就這樣 類比方面HiRes只是一張好看的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