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情報] Sony LT30p ‘Mint’ 實機圖寫真


alfred877 wrote:
一條micro hd...(恕刪)


mhl當然比hdmi好,因為只需要一個輸出孔,減少手機設計的麻煩。
很多人一直以為MHL只能輸出,不能同時供電,事實上MHL可以同時供電和輸出,HTC和三星都有這樣的設計。

另外有人會說OTG沒辦法使用,這點在外面賣的裝置上的確是如此,但是Son的GX就推出可以輸出MHL的充電座,後面同時有USB的OTG輸出孔。GX有,Mint肯定也會有(更何況她還故意做跟GX一樣沒有充電蓋的設計)

再來就會有人說那廠商專屬的充電座肯定很貴,這點我沒話說,因為的確會被原廠坑一次錢,不然就像S一樣,等版上有人DIY製作吧!


至少我確定Sony不可能會放棄hdmi輸出配上OTG(當然包跨充電)的優勢,我也是那個贊同MHL但討厭被Sony坑錢的人~
dx9901mk5 wrote :
mhl當然比hdmi好,因為只需要一個輸出孔,減少手機設計的麻煩。
很多人一直以為MHL只能輸出,不能同時供電,事實上MHL可以同時供電和輸出,HTC和三星都有這樣的設計。
...

至少我確定Sony不可能會放棄hdmi輸出配上OTG(當然包跨充電)的優勢,我也是那個贊同MHL但討厭被Sony坑錢的人~...(恕刪)


減少手機設計的麻煩就是省成本啊
省下來的也不會回饋給消費者
(不信等著看看gx或是mint上市價格有沒有比ion原訂價低)
還不是又要賣dock削錢
單就使用的方面來看
我不覺得mhl對使用者有什麼好處
反而為了 充電+輸出+otg 而要更麻煩
更多的成本轉移給消費者而已

看看當初三爽最先用mhl時那條轉接線要花多少錢
我們有micro hdmi完全不用煩惱
所以三爽和htc都在做的事就是對消費者有利的嗎?
如果ion有出s4的cpu是我覺得最理想的
smart dock給消費者自己決定要不要買
而不是沒買就不能畫面輸出
反正mhl我是不會買單啦
寧願選擇padfone
alfred877 wrote:
減少手機設計的麻煩就...(恕刪)


未來SONY應該都會用smart dock來整合一切!一孔定天下(耳機孔:還有我咧)!

所以...smart dock必敗不行

dx9901mk5 wrote:
mhl當然比hdmi...(恕刪)


同時供電與輸出?
不太這句話的意思
是說透過MHL輸出畫面的時候還可以對手機進行充電??有這種功能?

MHL雖然逐漸被採用
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要多一顆silicon image的晶片
都是成本啊

獠 wrote:
完全同意arc這部分...(恕刪)


其實仔細看 Mint也是有Arc的弧度的 只是沒有那麼明顯而已...
Facebook 反Samobile01專頁 成立!!
我跟樓上感覺一樣...
背面好像帶有一點點弧度
marc_li wrote:
同時供電與輸出?不太...(恕刪)

問之前先去查一下資料吧!不要一臉疑惑還反問,哀~

多一顆silicon image的晶片是成本,也是趨勢所逼,當然這看廠商的規劃,像當年的電阻式螢幕和電容式螢幕一樣,跟不上潮流的漸被淘汰,決定潮流的則是消費者;Sony也是在試水溫,但不可能會忘記原本本應該有的優勢,就看消費者之後買不買單了。



PS:我的意思可不是說MHL本身可以提供充電喔,但也沒限制不能做,現在早就有同時MHL也可以同時充電的線材(訪間賣的幾乎都是這種線了),一條200元(HTC和三星都可以使用,因為使用的MHL規範相同,所以要多一條可充電線路設計也很簡單。)

dx9901mk5 wrote:
問之前先去查一下資料...(恕刪)


就是因為查了才會提出問題
我只是對"可以同時供電與輸出"這句話做詢問
想像一個場景:
手機快沒電了但又正好要輸出
這時候怎麼辦
現在很多手機都不能換電池
共用一個port反而比較麻煩

如果你要說的是
MHL具備供電與高清傳輸的功能
這我就能理解

而所謂的充電線材一般都是USB接頭 -> Micro USB接頭就可以使用
跟MHL一點關係也沒有
而可以輸出HDMI訊號的線材(MHL(同樣是用Micro USB接頭) -> HDMI接頭)都還要NTD 800以上
所以就算變成一個接頭不論充電或輸出高清畫面都還是要兩條線

這樣不知道哪裡比較方便

marc_li wrote:
就是因為查了才會提出...(恕刪)

不想說的那麼明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去查清楚,不懂還是可以問,但不要查不清楚又上來發言。

好吧!或許我前面的一些文字會造成誤會,我的確不是說MHL本身可以充電,但上下文字一來一往組合起來就變成MHL不能供電,這句話是錯的!先澄清免得讓人誤導。

講得這裡一定很多人都搞不清楚MHL本身到底能不能供電,我在這裡直接講明,MHL可以供電的!!!
是的,他真的可以供電,但不是MHL本身可以供電,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HDMI本身就能供電。

事實上供電源也不能說是HDMI的,而是從DVI-D開始的數位訊號線材就都有供電能力(但光纖線纜的數位音效沒有供電力),HDMI把DVI轉換成通用小型規格後,HDMI自然而然地就沿用了DVI本身擁有的供電能力,在之後第二型的HDMI把數位音效擴進去後變成通時數位影像+音效,可以驅動部分HDMI接收端的音響,但供電來源仍來自數位影像的DVI設計。

雖然有HDMI的供電能力,但手機端不見得被允許使用其功給的電源,單獨做獨立接口的HDMI手機(Arc、Neo系列和S、P、ION,moto的Atrix、Atrix2),由於本身設計是讓microUSB端供電,是不能讓裝置同時從兩個不同的連接阜同時供電的,一來電原管理不好控制(快滿電了,哪一端先停止接供電),二來防燒機制不好寫(萬一無法截電的話該怎麼防燒)。

MHL規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減輕手機端生產的零組件和基板設計困難,重新定義把HDMI(第二型)的數位輸出資料籠擴進現有的MicroUSB端口的硬體設計,讓USB系統擁有數位傳輸訊號的能力;第二個是讓DVI系統的供電方式與現有MicroUSB供電端做整合。

這樣的設計本意是讓一條有傳輸能力的MicroUSB也可以擁有HDMI的能力,且保留基本的手機端供電能力,由於這樣的設計,MicroUSB的零組件和參數設置會提高成本,但因此也減少了microHDMI的零組件使用和增加主機板設計的彈性空間。
不過在廠商將支援MHL的裝置上市之前卻發現其MHL所提電流不足以讓手機端來得及回充(電流數我目前還查不到),所以廠商推出線材的,會在MHL線的中樣設計一個小盒子,裏頭是各項電阻裝置調整和抗電流逆過充的保護機制,因為在這盒子上也另外提供的一個允許外部供電的MicroUSB端口,來補足回到手機端時供電不足的情況(當然也另外加強數位訊號傳輸時所需要的電流數)

由於MHL是規範線材,所以必須在線的這一端就將電流提高再回流到手機,否則就可以像以前隨身硬碟接電腦的那種一對二USB線材(第二條供電允許直接流到裝置上)。

且不管是原本的microHDMI還是MHL,都一樣是要兩條線(另外手機板的MHL一樣可以單獨使用的樣子,至少HTC的可以,但三星有些不行,這個我只能猜在供電設計上有所調整)

若真的還不懂,我幫你找了一篇很簡單的說明(這篇我是最後才放上的,我感覺你根本沒去查資料,因為就在google的第一頁)


PS1:最後回你一下,整組MHL包括充電和HDMI線買下來是不會超過300元的,便宜的200以內就買的到,而且到處都有在賣這樣的商品,至少高雄這裡和網拍幾乎全部都是這樣的線材,且都很便宜。若還問便宜貨的效果跟那800元的效果有沒有差,我先跟你15米以內的線材是沒差的,原因可以問,但最好先自己上網查。

PS2:不相信HDMI可以供電的話,你可以去網拍找DVI或HDMI的KVM裝置,只要有這兩個數位訊號的分接裝置,都可以不需要另外插電源。今年HTC和三星主打的無線HDMI,其接電視的裝置裡頭不是充電或替換電池式,不需要額外供電就可以單靠電視的HDMI接收供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