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戴CAT wrote: 那就是sensor pattern ...(恕刪)

所以那是什麼…?
傳感器模式和金屬橋…?

有沒有例子之類的解釋一下啊…

MONS777 wrote:
我這樣舉例好了你用印...(恕刪)


原來如此!感謝您~這樣我明白了!

那再請問一下,上面有人說暖屏調成冷屏難,冷屏調成暖屏易,這說法有根據麼?我個人是相當存疑,畢竟原理相同(因為他還沒回應我,趁回復您時再提問一次)
gn019202492000-二代 wrote:
原來如此!感謝您~這...(恕刪)


理論上跟面板對色彩與亮度的顯示能力有關, 一個例子, 白燈下放張白紙, 黃燈下放張白紙, 你可以把白燈下的白紙達成像黃燈下白紙一樣的黃, 但不能讓黃燈下的白紙達到像白燈下的白紙那樣的白, 因為黃燈環境天生就會壓制增益, 而硬體的特性就決定了你手機屏幕是在白燈還是黃燈下

實務上, Z/Z1/Z2都可調白平衡, 但都無法做到Z3的亮度, 也調不到Z3的白, 我試過, 連接近都很難, 但Z3可以調到類似Z/Z1/Z2那樣的黃

ryanku wrote:
理論上跟面板對色彩與...(恕刪)


Z跟z1先不說,因為硬體差距頗大,但是z2 z3這塊面板除了亮度沒有決定性差異,評測中對比還是z2略勝半籌,所以很難理解,個人猜想應該是軟體調較的差異,還有白色太超過就是藍色了

gn019202492000-二代 wrote:
Z跟z1先不說,因為...(恕刪)


不僅是軟體, Z3在背光上的技術是和Z2不一樣的, 特別為了亮度將Z2放在LED背光裡的黃磷螢光粉改成紅、綠磷螢光粉, 所以硬體上Z2是達不到Z3的亮度, 這樣做好或不好之前已經不少討論, 我是認為這是對的, 因為可以加深消費者第一印象, Z2預設參數是準, 之前也不少討論, 就算他在和其他人一樣的色溫下的色彩表現非常優異, 但擺在三星手機旁就是黯然, 就是因為不夠亮, 畢竟AMOLED是自發光, 靠背光的LCD天生就是劣勢, 所以Sony改變背光技術, 成為目前LCD手機中最亮的手機(600nits), 另一個優勢當然就是增加日光下的使用體驗了

★小哆啦醬☆ wrote:
所以那是什麼…?傳感...(恕刪)

講白一點就是觸控sensor被人眼看到啦....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小戴CAT wrote: 講白一點就是觸控sensor被人眼看...(恕刪)

所以不就是那一排一排的白點點?

★小哆啦醬☆ wrote:
所以不就是那一排一排...(恕刪)

那不是白點
是金屬反射
因為Z1、Z2、Z3是用metal bridge的SITO架構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ryanku wrote:
不僅是軟體, Z3在...(恕刪)


不好意思,你上述的加入紅、綠磷光的live color led技術在z2身上早就有了,所以照理說硬體沒有變化,話說不知道為什麼許多人都以為是這代z3才使用live color led呢…這技術在z2上市時已經強打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