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道這厚度塞不下3.5音源孔的插座?
Nanako0625 wrote: [DF]JACK wrote:曾經花些心力學過"數位影像處理"的, 起碼皆知.. 有一則幾十年前的科學實驗統計結果顯示得出 : 人眼對 256灰階(亮暗程度), 就是對"亮部區域"感受較敏感, 對於"暗部"就有點吃力較難辨視。笑死了S9+根本是...(恕刪)S9+拍出的亮度都比較高,HDR也經常自動開啟,暗部亮度就會比較好。XZ2就沒有所謂的自動HDR這種效果了,造成差別所在。 如果大家普遍都覺得HDR效果是好的,覺得或許SONY也要考慮一下,加入自動HDR或加重修正之類的。 (這次沒問到拍照的工程師,有個疑問一直沒得到解答的是:錄影這種一直在寫入的工作,都可以拍HDR那樣的畫質,為何不連拍照都一併做...,希望雙鏡頭那那支發表時問得到)...(恕刪)
[DF]JACK wrote: 還有S9讓你覺得沒立體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動態範圍更大 無論亮暗都能拍出細節 要創造出跟XZ2一樣的立體感加一點對比就能辦到了......(恕刪)這段表述, 有點過快的倒果為因。 JPG 輸出原圖已是最後輸出結果。
splendors wrote:
這段表述, 有點過...(恕刪)
[DF]JACK wrote:嗯~ 若您這麼認定.. 反正在這區而已 (幸好, 您沒在 01的拍照論壇回應發表.. 有空時, 不妨試試 隻字不修前提下, 複製過去讓大伙兒回應...)。splendors wrote: 這段表述, 有點過...(恕刪)splendors大想講的應該是指後製時相機給予的寬容度吧
然而我在這裡描述的動態範圍是指 「一個焦段不同的相機拍攝同一個場景的照片, 在亮部不過曝的情況下暗部約亮越清晰,也就是動態範圍越好。」
參照:http://www.how01.com/post_lQKQlBEvKoZvd.html
這也就是HDR(High Dynamic Range)的意思呀 所以我認為我在這裡使用動態範圍這個詞並沒有甚麼錯誤...(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