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Z Ultra 第二層螢幕容易破裂

http://www.cpc.ey.gov.tw/Content_List.aspx?n=EA194EA0F05EFB65
行政院消保會線上申訴,後續調解不成你就可以拿著手上的資料、開會的錄音去找水果。
近日與消保官和SONY客服溝通,超累人....尤其是SONY客服的態度真的很強硬,
打來說好聽:有什麼可以服務的嗎? 是好聲好氣,但態度讓人感覺他在趕下班,也完全說的:螢幕玻璃破裂一定是人為....
完全不肯承認他們設計有問題.....,
然後說我和他們沒有共識....,
請問 我要有什麼共識!?
就跟他們說了N次 : 就是放上衣口袋(口袋沒東西),拿出來就有裂痕,並非去壓傷或撞擊!!
我要怎麼接受...請問? (我這樣回他們)

然後我就開始中招了....本來不想了解手機太多問題的,
因為這是: "維修判斷無標準 延伸的無保固問題" 和 "高額維修費用的問題"。
這方面我有告知消保官了,但消保官的行政人員說:他們不是主動單位,沒辦法由他們一方判斷,只能與商家協調,要有上面和協同單位才能像之前食品風波一樣,立法調查.......

之後我上網找資料和問在做手機玻璃的朋友,收集資訊。

手機面板玻璃會不會破!?
強化玻璃破碎的原因
玻璃介紹

強化玻璃破裂的原因:
強化玻璃表面是一層壓縮應力層,內部則有引張應力層與之對應而保持平衡狀態。當表面的傷延伸到內部引張應力層時,就會造成破裂。這種傷痕可分為幾種:
1.硬物碰傷、熔接時的火花、飛來物體等引起的傷痕。
2.搬運及儲存時玻璃撞傷。
3.嵌裝時玻璃的損傷。
4.熱應力及系統應力的破壞。
5.外力撞擊。
6.在玻璃中偶然存在的雜質所引起的傷痕。
7.不明原因。

答案上網找是有的,但你看的懂嗎?

------------------------------------------------------------------
之後我問在做手機玻璃上班的朋友,

我: 手機面板的玻璃 會自己裂開嗎?
朋友:不會哦!除非受外力撞擊......

我:那會有強度不夠的問題嗎?
朋友:有可能是後製程拿錯材料了...未經強化的玻璃

我: 那有什麼設備可以知道 這玻璃有沒有化強嗎? 能目測嗎?
朋友: 有儀器可以測試啊~目測的話可以哦 ,翹曲較大的,就有可能是強化過的!如果拿同樣母片比較,有無強化就很明顯囉!母片有分青版和白板玻璃,青板分錫面 和 空氣面,白板則沒有!化強後青版的兩面會有些許不同!造成翹曲, 白板幾乎沒翹曲,所以貴桑桑!平放大理石平台看的出來翹曲哦,彎曲面就是錫面囉

我: 我想到一個問題了,那會不會有化強不好 造成內應力不均 自裂,因為我在想會不會因為熱脹冷縮 應力不平衡 手機 的強度變很脆弱 然後玻璃娃娃 一樣 一碰就 裂
朋友:那有可能!! 化強不好還出貨很惡質!但是一些強化廠的幹部,趕交期可能就草草出貨了...我之前待的那間就有這種情形............無言!

我: 化強不好的貨 有什麼特色
朋友:要儀器測量哦......引張應力,但是你要先知道廠商的規格,才知道那是不是瑕疵品。祝你抗戰成功!哈哈!

我:申訴是剛好 ,必盡是自己的權益 ,而且真的太誇張的強度了
朋友:可能是加工時破壞應力平衡!這點比較有可能。

我:我很想知道01上有人說 國外營幕破掉是保固內的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如果正確 台灣的消保法規 就有進步的空間了.....謝謝內...
朋友:賣安捏供!應該的!
--------------------------------------------------------------

之後我查到這些新聞...

〈獨家〉國外免費修 同手機在台檢測竟萬元

Sony三防手機Xperia Z屏幕頻現碎裂 售後開天價維修費

這就是我現在遇上的問題.....
也就是SONY踩很硬,態度很不好的原因,他們都會說一定是你不小心的.......
意識就是要誤導我們接受:是我們沒有照顧好手機!!!!!!

可是...我必須強烈抗議幾點:
1.之前我都用SONY的,使用上就是這樣,現在我就是眼睜睜,親眼看到手機屏幕碎裂,我在開車中也....從上衣口袋拿出來也.....難道我是出了車禍,還是我可以一邊開車一邊大動作跳舞???????

2.問題就出在....維修判斷無標準,SONY 只看了不到5秒,就說人為!!
現在好像不管那一家只要是手機屏幕碎裂就是 = 人為破壞 !!!! 也......
而且我的就真的沒敲沒撞.他們自己不會看圖嗎?..說了N次 SONY 就是不認,
所以我想通了....因為他們不敢認!!! 認了就 = 強度有問題 OR 品管有問題。
=> 那是不是:要有維修判斷標準

SONY客服說 他們出貨有經過老化和溫度測試,但我想問:是每一片嗎? 還有 手機屏幕碎裂就只有這個問題嗎?
化學強化做的不好?
出貨品質不確實?
機身在設計時沒考慮使用者習慣?
機身在設計時沒考慮易受其他應力破壞?
嵌裝時玻璃的損傷?
熱應力及系統應力的破壞?
玻璃中偶然存在的雜質所引起的傷痕?
等等的會照成強度不明、不穩定的原因呢?

我搞不懂的是: 為什麼SONY客服有辦法說的那麼強硬!!! 絕對不是他們有問題!!!!!
那我就想問: 為什麼要有保固的單位和客服的單位!!!????
SONY 就一輩子出的貨完全不要有問題,那SONY 幹馬還要有保固的單位???


就些話有些情緒.....不好意識 SORRY.....

我想表達的是: 台灣在"維修判斷無標準延伸的無保固問題" 和 "高額維修費用的問題" 的法律落後其他國家是事實吧!!!!!!

這讓我想到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不清楚韓國的傳消法,我以台灣的傳消法去看韓國的傳消業,結果在韓國住了半年,吃虧上當,原因就是 原來 各國的法律 會經人民的覺醒 會有 進步的空間!!!!

現在你們認為呢....?
我很客觀的想說:我當然知道有些人是不小心摔破手機屏幕!! 然後呢?
幾萬元的東西就是那麼不耐使用嗎?
消費者有必要知道 手機強度到那裡嗎?
我只想知道幾萬元的東西為什麼那麼不好用,他們敢出這個價錢,但沒有一定品質,現在反過來怪消費者沒有保護好手機!! 這樣合理嗎?


現在"維修判斷標準"在那裡??????

我們的政府單位是不是因該出來,定出一個不會讓人民一直吃虧的規定??


不然如果我是手機製造商的話......我把全世界最差的品質銷往台灣就好了啊!!!
反正台灣人很喜歡幫商家說話!?
下樓前還在回微信 走完樓梯在拿起來要回微信時螢幕玻璃裂了..真是無語!!
本來還想說辦大省 換這支來用

看這麼多災情⋯還是算了⋯⋯⋯⋯
請問以上多位受害消費者們,

最後sony是如何解決這問題呢?

有像國外一樣於保固期內免費更換玻璃螢幕嗎?

本來對ZU很有入手意願的我,

看了你們的慘案,

也不免考慮縮手了……
還蠻多沒用過zu

說那一定是人為的 我想理工因該沒畢業


不到2天的zu 就被遇到囉

我拍清晰一點 請酸民找撞擊點

機子用的很爛不保養想坳換新機 那就不用說了

而且這是碎觸控層 液晶層 跟玻璃層都沒破






看了這麼多自裂照片,個人認為這可以說是自裂,但也可以說不是自裂。

許多人的ZU應該沒有受到撞擊,但是玻璃卻破了;板上討論了很多,卻忽略了一個重點:


這些ZU幾乎都使用「橡膠製的背面保護殼」。


我們都知道SONY的Z系列都很薄,如果受到來自面板上下的應力,很容易產生形變。一般市售的橡膠背套,都不會跟手機完全密合,通常內側都會比手機稍小,利用橡膠的彈性讓護套跟手機密合。比較舊型的手機機身架構比較厚實,這些橡膠護套所產生的應力可以被機身承受;但是像Z系列這麼薄的手機,為了防水,有一部分的機殼跟面板是做在一起的,所以當應力作用在機殼上時,就有一部分的應力傳到玻璃面板上。橡膠製的背面保護殼所產生的應力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大────我相信一般人無法空手將橡膠製的背面保護殼給扯斷,而這種彈力卻有一部分作用在使用它的手機外殼上。

當使用者將橡膠製的背面保護殼套上機身時,就像是在拉弓射箭一樣,機身是弓,而保護套是弦。玻璃類的東西能夠耐住的形變程度非常有限,當你用橡膠製的背面保護殼把形變量撐到極限時,外部只要稍微供給一些能量變化(例如加熱、衝擊、降溫等等),就可以成為壓垮牛車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玻璃破裂。ZU面積這麼大,效果更明顯。我相信絕大多數看似毫無理由的自裂都是這個原因所造成的。

至於有人說在國外從室外零下的溫度將手機或平板拿到溫暖的地方,面板隨即裂開之事,在國外這早已是常識,不要說是Z系列,就是筆記型電腦螢幕也一樣會裂開,是百分之百的人為疏失。

要避免ZU自裂,最好不要使用橡膠製的背面保護殼。
garyoh2002 wrote:
首先我要說明,ult...(恕刪)
我的ultra從站立的高度掉了三次在地上,裸機沒有使用任何保護套正面朝下,可是也沒有裂開,或是您敘述的情況耶!
joeho119 wrote:覺得手機放口袋就是對手機的一種不負責,

我個人是會帶包包
可是手機我一定放褲子前口袋
包包內都是皮包 鑰匙
放進去反而更慘。。。
ZF6搶不到~ 正要下單買 ZU ~ 找一下是否有災情~

感謝這篇文章讓我懸崖勒馬~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