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線=====================================
<2015年09月24日(四) 18:30入場>因工作原因,其實到會場時,已差不多45分,相較於大多數參與的同好們,我算是很慢進場的,因太慢進場的原故,我只能選擇剩下無幾的位置入座,雖然沒有正對投影幕,但直接面對展示牆,是讓我好好思考這次參加體驗會的期望。

先簡略的PO一下Z5、Z5C的規格重點印象

Z5、Z5C、Z5P共通規格
2300萬畫素相機
0.03秒自動對焦
5組指紋辨識
IP65/IP68防塵防水
電池續航力最長可達兩天
高通8核心處理器
Z5P規格-5.5" 4KHUD螢幕、3G RAM、32G ROM
Z5規格-5.2" FULLHD螢幕、3G RAM、32G ROM
Z5C規格-4.6" 720P螢幕、2G RAM、32G ROM
綜觀上述引用的資料,其實在體驗前就很清楚的了解到,效能幾乎完全一樣的Z5、Z5C、Z5P,最大體驗差異就是他的螢幕了,有看到了嗎,這是在開始體驗前,置放在我附近的Z5、Z5C手機,很可惜的是這次並沒有Z5P的手機可以體驗。

本人可說是SONY的忠實粉,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在選購手機的基本原則,當然是非SONY不可,從第一隻X10、XPERIA S、Z、Z2以及我老婆的XPERIA P、Z3等手機,第一個首選其實真的是外觀設計,以及他的操作性,本次體驗會的開始,由產品經理Jerry來為我們解說有關這次體驗會的手機內容,整篇說明其實就圍繞著照片中的重點在說明:
第一印象:相機、電池續航力、設計
其他印像:音樂、螢幕、遙控遊玩、智慧型穿戴

說明的過程,其實許多的內容再參加體驗會前,於板上的文章參訪SONY總部看看XPERIA Z5三兄弟為何這樣做就有很多詳盡的內容,在這聽取簡報的過程,由經理的詳述再說明,其實加深了對本次體驗手機的優點印象,恩~~後面的展示牌一直強調


其實我聽的很認真(看看下面的證據),但說明內容太多,我就不詳述了,每張照片在整理回憶時,都能感到本次SONY團隊在提昇Z系列的期望,但~~其實看越多,思考越多,越想表達對$ONY的一點怨念,這容我在最後面來詳述。

在體驗開始前一定要先吃一下食物,補充一下勞累一天的身體,看這精美的"打拋豬"義大利麵,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一下睦工廠(廣告TIME)

回到正題,體驗一開始我拿的是白色的Z5,外觀是我思考最久的部分,其實本人對倒圓角的比例是很在乎的,Z系列的第一隻"Z",給我的才是最平衡的比例概念,歷經了Z1~Z3、Z3+,等4隻手機,在Z5有回到最一開始的精神<全平衡>,我認為這是Z系列手機工業設計上最理想的表現,我手上拿著的Z2其實只是效能的提昇,並沒有好好的展現出來,是我一直遺憾的地方

回歸Z的全平衡設計感

保護背板的凸邊設計(我相信SONY生產線的工藝有在提昇,機體上收邊處理的真的越來越好)

Z5系列三兄弟第一個新變動,全新的電源鍵,另外附加指紋辨識功能,在體驗前~工作人員一直提醒大家,體驗密碼在回收前記得刪除
不然他們沒辦法提供下一次的體驗會,雖然如此,還是有人搞了一場烏龍

至於其它的功能,如拍照、聲音、系統流暢度,我只能說,這是應該的表現,在強大的SONY技術背後,展現出來的其實在已上市的狀況下,我會建議各位看官去現場好好體驗一下展示機,這邊我只能跟你說"很棒"、"很好"、"很讚"
(左Z5C、中Z2、右Z5)
再來提一下我這次最大的感觸(?)-Z5C,我第一次參加體驗會,是XPERIA S的發表會,沒想到在隔了那麼久的狀況下體驗新機,讓我有種回味的感覺,照片是Z5C粉紅色,在我拿起他的瞬間,我感受到S的靈魂在裡面,真的是輕旗艦阿,不管大小尺寸、厚度、以及最重要的"握感",讓我回味無窮,提升後的效能讓我有不一樣的想法,可惜是少了發光條,不然我有種S再現的感覺(旁邊的說 塑膠感太重
)
至於具4K螢幕的Z5P呢?現場只有DEMO機,只供觀看,不供體驗,但還是PO一下"鏡"色機給大家看,非常刺眼的背板,我相信這是最具特色的一環


體驗感想,Z5相較於現階段所有系列的手機,我想它本身在使用上已經是表現的極致了,在世界潮流尚未出現如當初IPHONE剛出時的變革,我想買下Z5或其他兩隻選擇,都可以因應個好多年(恩~兩年跑不掉),就如當年的Ericsson系列也是發展到極致,才正式切入X10的部分,但除了工藝尚未純熟的部分(4K螢幕),我想$ONY已經在本次,把能放的東西全部秀出來(看看他們的各種技術線),對$ONY最大的怨念,就是每次都加1點功能,但價格依然貴昂昂,但~早買早享受,晚買享優惠這是一直以來不變的狀況,有打算要換手機的人,我建議可以購入,而不需要考慮如A牌、S牌等手機,但~還是量力而為嚕!!
Sony Z5撼凍世界體驗會心得分享–高雄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