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小南 wrote:
剝皮接成功照片分享~...(恕刪)


關於您的接法小弟提出個人觀點....



1.您砧木與接穗形成層的接觸面不足,實際就只有左圖紅圈的一個小小的接觸點而已,
 也許是保溼讓接穗自體養分成長發芽,不見得就是嫁接成功,後面還有很長的路...
2.未來只有接穗外側表皮脆弱的一個癒合點,砧木與接穗間的支撐力在那裡?這也需要您慎思!
3.若將砧木與接穗木質部的部分都削平(棕色部份),那橙色部分不都是形成層的接觸點了,
 這些都是未來的癒合點,兩側癒合組織甚至會延續到綠圈部份,成功率與支撐力都強上好幾倍...
syhu888大哥 很感謝您的意見~~

這次的結果:
1.接穗外側表皮完全沒有癒合點(是乾的)
2.砧木與接穗木質部的部分都削平(切接)與剝皮接 各試4組~剝皮接成功3組~切接全軍覆沒~

或許切接的技巧我還沒掌握吧? 小支的切接與剝皮接成功率都不到倆成~

繼續研究 感謝喔~~
剛好路過 並提供一點意見...

插皮接(切一刀)或剝皮接(切兩刀) 因形成層整面都是 接穗兩邊的形成層比較不會有對不到的問題而提高了成功率
切接法有沒有對準形成層或在綁紮時有無位移...等等因素 眼睛看不到 及經驗不足之下 失敗率的確很高 失敗的因素也比剝皮接"多" 但"多"做終會成功

剝皮接的缺點 就用一兩根支柱 將接穗固定住避免風吹手動即可 一兩年後 可堅如磐石

或許 我會抽空補上圖像 供指教
ozow
李小小南 wrote:
關於嫁接技術~小弟...(恕刪)


剝皮的話,木質部外跟樹皮內,兩邊都會有"形成層"
形成層正確觀念圖:
http://i.imgur.com/COfR71O.png


你皮剝開,看到的那個木質部其實就有一層形成層在木質部外面(大家都誤以為那就是木質部)
(理由很簡單:為什麼做高壓苗,要剝皮後,木質部還要再刮掉一層形成層;因為木質部外確定有形成層)
為什麼芽皮接,成功率會那麼高?因為兩邊都是形成層,密合貼在一起的面積而極大
形成層的接觸比削到木質部的對準面積大非常非常多,所以剝皮接成功率當然高

還有一種叫芽皮接,成功率接近99.9%的嫁接法
接穗是取要出芽的部份樹皮,枮木是剝掉樹皮,直接出芽穗皮貼上去,形成層面積100%完全接觸,等癒合而已,要失敗都難


shyu888的圖解說明有錯誤,對形成層的位置觀念不完整(你的觀念還是只侷限在切到木質部的接法,以及不知形成層是木質部外跟樹皮內都有形成層)
你的觀念,切到木質部後,形成層在木質部與樹皮交接處位置
那是削到木質部,形成層才是那樣,邊緣一點點而已

剝皮接觀念不是這樣的
正確觀念是
剝皮是一整片看到的木質部外及樹枝內,全是形成層
你的經驗,龍眼老樹幹為什麼要剝皮接成功率較高?
因為你以為的不是形成層,事實上完全是形成層
他是靠木質部外的形成層及樹皮內的形成層都有作用
使接穗能順利存活
老幹嫩枝用劈接成功率反而極低,因為形成層面積極小不好對


形成層正確觀念圖:
http://i.imgur.com/COfR71O.png

所以,切到木質部形成層就是shyu888你的觀念,邊緣那麼小一點點
剝皮接是成功率很高的嫁接法



樹的年輪就是形成層造成的
年輪每一年增加一圈就是靠形成層累加上去的
老化的形成層就轉變成木質部
最外層新的形成層才有癒合做用,嫁接就是靠這一部份的接觸
這個基本觀念知道了,就知道嫁接的重點是什麼
形成層接觸形成層才會成功,且接觸面積越大,成功率越高
一年後形成層又老化變木質部的年輪
嫁接還是靠最外層的新形成層接觸

所以嫁接你是要用剝皮接的木質部外形成層大面積接觸接法提高成功率
還是用劈接的方法,形成層細細小小一點點邊緣,成功率低很多的方法
自己選擇了
李小小南 wrote:
syhu888大哥...(恕刪)


李小小南,你後測試研究後的觀念是正確的沒錯


從高壓苗為什麼要在木質部刮掉形成層,以及芽皮接為什麼超級高過確定

剝皮 是 木質部外層 跟 樹皮內層 都有 "形成層"

所以知道成功率最高的方法是什麼了嗎?

形成層對形成層,所以是剝皮接成功率最高

路人丙影片都有說了,剝皮一整面都是形成層
因為沒有對準失誤的問題,所以成功率高
請問嫁接的接穗可以取長一點(例如30cm)包含葉子的枝條嗎?
看路人丙影片及樓上接龍眼的都只是取短短一節來接
接穗的長短會影響存活率嗎?
或是接穗長沒關係,但葉子還是要摘掉才會成功呢?
不好意思問題有點多
請有經驗大大解惑
謝謝

15847369210 wrote:
請問嫁接的接穗可以...(恕刪)


嫁接養分及水份要供應這麼常接穗保濕要做好
潮濕季節穗木纏蠟膜或保鮮膜
炎夏套塑膠袋,若在露天陽光照射處,外頭還要套一圈牛皮紙遮陰,
還要考慮風大影響,接太長沒那必要。

15847369210 wrote:
請問嫁接的接穗可以...(恕刪)


接穗要短
因為接穗的水份是一直在蒸發狀態
接穗短的話砧木提供過去的水都不一定足夠了
接穗長蒸發越多,水份就絕對不夠

留葉就更不用說了
留葉子水份蒸發驚人
死定了

嫁接保濕非常重要
尤其是癒合慢的植物,越難成功

接穗留30公分帶葉子
目前就只有一招最靠譜
水插靠接法

使用正常的靠接方式接好
然後接穗下面綁一大包水供接穗吸收
再來接穗一定要套袋保濕(葉子跟袋子內用濕)

過程中注意不能中斷供水
4個月後可享受成功的成果了

這招是跟一般靠接一樣靠譜的接法
真的學習到很多,大家都無私的分享自己的經驗!! 感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