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臉書有社團可以以物易物~ 長知識了~我是請他去鄉公所問問看,看有沒有可以協助幫忙銷貨。其實我認為真的水耕菜要做的話...產量應該不輸以甲為單位的地坪~他耕作的面積是以堆疊的方式往上種植的,聽他說最上層的蔬菜要爬樓梯才可以採收。有別於一般地坪單一面積的種植方式。我是叫他去買那種很薄的玻璃紙袋,把漂亮的蔬菜包一包,去傳統市場附近賣賣看。或是找菜販用較低的價格銷售看看。這方面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板友建議的我會跟他說,感謝各位~
x1166 wrote:我是請他去鄉公所問問看,看有沒有可以協助幫忙銷貨... 公所似乎沒這機制,當地農會的推廣股較能協助,大部份農會推廣股會附設超市,去請教看看。如果不是農會會員,只要是在地居民,繳交很少的費用就能成為贊助會員,這樣要取得協助更名正言順了。***推廣股領的薪水要的是推廣成果,而非將生產者寄賣的東西殺到見血....有時到新竹縣去,看花看樹之餘,一定會順便到關西及新埔農會的超市,購買一堆農特產及農民寄賣蔬果。以上供參考
x1166 wrote:我是叫他去買那種很薄的玻璃紙袋,把漂亮的蔬菜包一包,去傳統市場附近賣賣看。或是找菜販用較低的價格銷售看看。...(恕刪) 用寄賣的方式也不錯,我家也有託人在攤位上寄賣過,不知道水耕的玉米好不好吃,做成馬鈴薯玉米蛋沙拉大概也不錯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