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 wrote:
現在從農好嗎?? 很...(恕刪)

植物工廠這應該會流行,天災病變少 且用水也少蒸發率低 !

但是非常耗電 !人造植物燈說實話轉換率仍然太低!

絕對談不上減碳!

但是中東國家等缺水區域(當然要有錢)才有建構價值!


旋風 wrote:
現在從農好嗎?? 很...(恕刪)



前一陣子去花博看展, 發現有廠家在搞這方面的設備及技術... 看來是可行的..
上網查了這方面的資訊及廠家,發現以LED當光源似乎剛好搭上節能減碳的潮流, 可是轉換率與效果不知如何, 還要再查查 ; 不過可以聯想的是推廣這方面技術的廠家當然要賣技術及設備 , 而設備供應者不就是那些電子業大廠嗎?


工廠化長出來的作物與土地種出來的有何差異, 似乎沒人探討.. 要花點心思去了解一下


產銷的確是問題,在台灣常常看到種菜老婦在路口就擺起菜來賣.....能賣多少呢?
看過日本當農夫的節目,把收成的蔬菜可以直接拿到蔬果銷售中心買標籤來貼,但售價與銷量自己負責.賣出去的部分當然要給銷售中心抽成,但這等於是有一個銷售管道讓你寄賣,而且沒有層層剝削,自己根據產品品質與銷量考量,自己訂價格, 而且自己可以為自己農場設計標籤,然後也自己印出來貼在產品上來建立自己農場的形象廣告, 真是自己自足的農人天堂....

台灣似乎沒有這麼友善的銷售中心, 既使是靠近都市附近的小農, 也很難有這樣管道,還是要有菜販來收,不然就自己找地方蹲在騎樓擺在地上賣....

台灣應該有人可以來開這種寄賣式的菜鋪,不僅可以賺錢還可以幫助農夫.

旋風 wrote:
現在從農好嗎?? 很...(恕刪)



農業產品與工業產品的不同之處, 是絕大部分的工業產品就算生產出來之後沒有馬上賣掉,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可以儲存起來..而農業產品(生鮮蔬果)採摘之後如果沒有馬上賣掉,不用幾天就腐敗了..
所以大部分的農民會在有中間商來收購時,談到還可接受的價格就將整塊地的作物通通賣掉.. 只求保本..
如果有一個地方是可以讓農民將農作物寄賣,是不錯的作法, 可是農民除了栽種之外還要處理採收'整理'包裝... 如果一塊地的面積不算小, 要處理後續這些問題是需要比前面種植時更多的人力與設備.. 而且是寄賣性質,沒賣掉造成的虧損與場地費用都必須由農民自己承擔..
那個日本節目拍得是一些原本是上班族,沒有農作經驗,然後開始租地或買地然後開始種植農作物, 然後拿去寄賣,當然種的面積也不大, 重點是要回歸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求溫飽,不求賺錢.

那個蔬果賣場是讓當地所有農民都可以去寄賣,只抽取一定比例的成交價, 所以農民也不用去負責那場地的盈虧,農民要自己負責農產品能不能賣出, 如果賣相不好, 或沒人買, 就可慮從新降價貼標,若都沒人買那當然自己得處理掉, 完全是市場機制, 但我認為有這樣自由公開銷售的管道實在很好,當然這比較適合小農的狀況



旋風 wrote:
現在從農好嗎?? 很...(恕刪)



最近看了一本遠見出版社的"半農半X的生活", 是日本原著的翻譯書...
對於有打算回歸田園的遊子, 看看吧!!!
請教樓主租地耕田了嗎?可以分享經驗嗎?感恩
旋風 wrote:
現在從農好嗎??
很厭倦每天青筋爆腦的上班模式
彷彿每天工作都只是圖一口飯吃
如果從農可以養活一家三口
乾脆現在從農算了

請問01上有人從事農業嗎??
1.需要耕作多少面積才能有最低生活需求
(以月薪3萬5千計算,約略是現在月薪的6成,估計在鄉下花費沒有城市高,所以6成左右就足夠)
2.種植那種作物收益比較穩定??
花卉??蔬菜??稻米主食??水果??
3.有辦法在購買農地後,馬上蓋農舍嗎??

先謝謝各位的解答了
凡之夢田 wrote:
請教樓主租地耕田了嗎...(恕刪)


2011問務農能不能月收3萬5,如果帳號後來沒有賣掉,仍是同一個人的話,現在一天到晚發中共快倒台的農場文,可能也算另類務農吧!

這種的不用租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