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一下
家裡庭院有兩顆樹~~~芭樂跟香蘭
都已經種了四十年了
所以都有四層樓高
但是現在想要請人來修剪一下
不知道該找誰來修剪
PS:之前已經撥給1999請人來修剪
他說因為樹木過高 且為私有樹木
所以他們不能修剪
謝謝
chen0427 wrote:
想請問一下
家裡庭院有兩顆樹~~~芭樂跟香蘭
都已經種了四十年了
所以都有四層樓高
但是現在想要請人來修剪一下
不知道該找誰來修剪
PS:之前已經撥給1999請人來修剪
他說因為樹木過高 且為私有樹木
所以他們不能修剪
謝謝
...(恕刪)
>>>
一般是委託園藝公司來修剪
費用約12000~20000元(含清運)
2010年時 , 我是自個修剪住家的樹木(3樓高)
我採用架鋁梯 , 爬上樹梢用鋸子鋸下
然後再鋸成小塊 , 方便垃圾車清運(社區免費清除)
因為很少鋸樹 , 全身酸痛好幾天
鋸後次年 , 該樹木沒有開花
2012年 , 今年又盛開了
但又跟以前一樣茂盛 , 所以最近可能還要再爬上樹
>>>
樹木修剪請參考:
國立中央大學校園樹木修剪作業規範
壹、 國立中央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管理維護校園樹木(以喬木類為主)特訂定本作業規範。
貳、 校園樹木修剪之目的
主要是為達成美學上、環境上與生態上的效益,維持或調整改善樹型,促進樹勢均衡,維護樹體健康,促進或調節開花、結果,更新老株使之復壯,改善透光條件,提高樹木抗逆能力,修剪過密枝條,排除妨礙交通或阻擋視野部分,維持建築物與樹木間適度空間,調節樹冠遮蔭程度,以利地被植物之生長與校內師生職員之舒適感,以及防止颱風來襲倒伏或折斷,減少病蟲害之發生。
參、 校園樹木修剪準則
一、 以單株考量,應以主幹、結構枝、末梢枝的順序考慮,其處理原則如下:
1. 主幹部分:保持主幹通直圓滿,乾淨無樁,若為多幹樹型,可去除病弱枝,留下壯幹。
2. 結構枝:維持樹形平衡為前提,去除生長勢較弱之枝幹,留下強幹,秉持枝幹宜少不宜多,去弱留強之原則。
3. 冠層末梢枝:去除強勢枝條,保留弱枝,保持樹型穩定性,若有徒長枝超出樹冠層,可適度截剪,以維持樹冠整齊美觀。
二、 以群體考量,宜維持清爽之景觀不可擁擠,其處理原則如下:
1. 疏幹優於移植,健康之植株均應保留,但可依整體景觀之考量,去除多餘枝幹,減少擁擠,增加通風及透光。
2. 大樹下過於病弱之植株應移除,避免健康植株受感染。
3. 相鄰植株生長勢差異較大時,應抑制強株枝梢生長勢,扶持較弱枝生長,保持小群體內植株生長平衡。
三、 一般性考量,樹木基本修剪原則以經濟性、自然性、適時性及景觀美質等原則共同考慮,不論是何種性質之修剪,皆應把握此基本原則。
1. 修剪時首重植株結構之穩定性,由主幹、結構枝、末梢枝逐一考量。
2. 修剪工作寧可少剪,不可多剪,宜疏枝不宜截剪,避免截剪枝萌多餘之新梢,造成未來維護工作之負擔。
3. 修剪結構枝與末梢枝時,應注意勿使樹冠層破空,以免冠層內陽光透入,形成逆生枝徒長以致造成樹形不良。
4. 修剪作業前須確認樹木生長狀況及修剪需求,以便選擇合適之機具,達到節約工時、節省物料之效果。
5. 樹木修剪宜依據樹木之休眠期與生長期選擇適當之修剪方式。
肆、 修剪時期
一、 休眠期修剪:為形塑優良樹型,於12月至2月冬季低溫期,樹木生長緩慢之休眠狀態進行較大幅度之強剪,對樹木生長勢的傷害最小,但修剪強度仍不宜超過全樹冠枝葉的1/3。
二、 生長期修剪:在樹木生長期之修剪,依樹木的種類與發芽分化時期而定,為避免枝條消耗性生長,適合小幅度之修剪,以保持樹冠良好之通風與透光性,促使植株生長良好,一般於5月至8月間實施。
伍、 修剪作業
一、 修剪要領
1. 依修剪目的並考慮植物種類、年齡、生長勢、頂端優勢與枝條著生位置等因素,決定適當的修剪方式和時間。
2. 修剪程序喬木類一般是「由基到梢,由內到外」,即先決定樹冠應修剪成何種形狀,然後由主枝的基部自內逐漸向外、逐次向上進行修剪,先剪大枝條,再剪小枝條。
3. 與主幹或枝幹交接所留的分枝角度不宜太小,宜保留大角度的枝條,以免於生長加粗後形成不良枝或相互擠壓破裂致生病蟲害(圖一)。
4. 樹木頂梢枝條盡量保留,原則上最好不要剪除,而修剪枝條應自分叉處齊平切除,並避免過度的修剪,盡量維持自然生長之美。
5. 整枝時宜保留適當芽體,維持樹形美觀,截剪時切口與保留芽體間宜保持適當距離,不可太接近或留太長,一般截剪可在生長芽體上方4-5公分處(圖二)。修剪時所留的芽宜為健壯芽,事先需瞭解樹木萌芽習性,再決定處理原則。
6. 修剪之切口宜平滑以利癒合,必要時切口塗以消毒劑或油脂保護,避免病菌害蟲侵入及水分散失,截切時須注意勿傷及保留芽體。
7. 粗大枝條之鋸切,須先在下方由下往上鋸1/3深切口,再稍往前3公分由上方向下方鋸斷,最後將基部鋸切平齊,可避免撕裂基部傷及樹幹。
二、 修剪方法
1. 疏剪:將枯枝、徒長枝、不良枝與不合樹形的枝條自基部剪去,不保留基部芽體,剪口下忌留殘枝。疏剪時儘量使剪口與母枝的樹皮齊平,傷口才容易癒合。疏剪不易增加枝條分枝數,可使樹冠內空間增大,通氣及透光性變好,有利樹木生長,通常是初次或大幅修剪時使用(圖三)。
2. 截剪:僅將枝條先端一部份剪除,並在基部保留若干芽體,截剪在生理上破壞剪去枝條的頂端優勢,刺激側芽形成側枝,可控制樹木生長與樹冠幅度。又分強剪與弱剪,強剪為枝條剪除1/2以上,基部留短;弱剪則將基部留長,剪除部分在1/2以內(圖四)。
三、 修剪強度
適度之修剪能夠調整和均衡樹勢,一般樹種樹冠厚度與枝下高的比例應大於一,冠幅約為樹高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四、 不良枝的修剪
不良枝包括輪生枝、迴生枝、逆生枝(下垂枝)、分蘗枝、幹生枝、徒長枝、叢生枝、對生枝、平行枝、胸枝、逆枝、子枝、纏枝、立枝、病枝、斷枝及枯枝等(圖五),為保持良好樹勢與樹形,應予以適當修剪或剪除。
五、 修剪技術
1. 修剪比手指細的枝,可以用刀子或剪定鋏自分枝基部剪除即可,切口應平整(圖六)。中型側枝修剪先在距分枝處-10公分剪除,然後在基部修齊剪平(圖七)。大型枝條的修剪,則須採用三步驟疏剪法,如第一項修剪要領第7點說明(圖八)。
2. 留在枝條上的第一個芽(由切口往下的第一個芽)宜留外芽,因為通常內芽生出的內側枝條會干擾其他枝條的生長,外芽所生外側枝條可使樹形更開展,確保日光透射與空氣流通(圖九)。
3. 修剪的切口位置宜在枝條脊線與環細胞的外側,不可留樁。當枝條的環細胞不很明顯時,切口的角度應與枝條及脊線(bbr)所形成的角度相等(圖十)。
4. 截剪的切口應平滑,與芽間應保持適當距離,一般在緊接生長芽上方約4-5公分處,切口約呈45度角斜面,且須從生長芽上方的一點剪切到生長芽背向,不可由芽的對側切往芽側,否則易切到芽體,影響芽體日後的健康與存活(圖十一)。
5. 樹液多的樹木在修剪後,傷口容易腐爛,故較大的傷口應以塗料(如石灰、硫磺等)將傷口封住,以免細菌感染(圖十二)。
六、 針葉樹的修剪
針葉樹生長緩慢,再生能力較弱,通常無法做大量而深度的修剪,可在春至初夏的萌芽期,經由不斷的摘葉、掐綠與修剪新梢以保持樹形。施做方法為將伸長過度的新芽摘除,普通的芽折去一半,長又粗的芽保留三分之一即可(圖十三)。
陸、 本作業規範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之。
資料網址:
http://web.cc.ncu.edu.tw/~ncu7312/affair/green/trim.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