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簡簡單單,如日常般輕鬆而歡快的氛圍,正是屬於「hallo hütte 棚屋」的獨有魅力,然而,當見到一手將其慢慢灌溉、滋養茁壯的品牌主理人 Ingrid 與 GJ 時,才發現,原來棚屋所散發的獨有氣質,正是源於他們由內而外的真實投射,如此自然率真而不造作,如果說,陳列於門市的綠植、盆器與經典傢俱傢飾,是堆疊空間不可或缺的元素,那麼 Ingrid 與 GJ 就是當中最美好的那道風景。


從一棟台北老公寓開始,深根萌芽成「hallo hütte 棚屋」
一走出捷運六張犁站,車水馬龍的嘈雜聲音瞬間沸騰,頂著盛夏烈陽、循著指示向前,當拐個彎鑽進巷弄之時,一幢幢矮平房錯綜有序的出現,不過 10 分鐘的腳程,令人恍若遺世獨立般,走進了寧靜純樸的街巷、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躁動,而「hallo hütte 棚屋」不驚不擾地靜佇於此,「當時我們看了很久,才終於找到這個地點。」Ingrid 分享說道。


曾作為倉庫用途的此空間,有著可遇不可求的三面採光條件,往往令人打退堂鼓的畸零格局,到了 Ingrid 與 GJ 的眼裡則成了不可多得的至寶,因為對他們來說,不強行干涉,讓植物順應自然而生,才能依循著各場域的條件,漸漸地長成獨一無二的模樣,而空間亦如是,解放制式方正的束縛,在每一角落填上相對應的物件,即能慢慢地捏塑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樣態。

如今的「hallo hütte 棚屋」已是 2.0 版本,Ingrid 親切分享說,自己本身就是花藝師,對於拾弄花草有一定的熱忱,而從事自由接案者的 GJ,由於長時間待在家處理公事,對生活空間自然格外上心,當時住在老公寓頂樓的兩人,起初只是希望把生活與工作的地方好好打理,照料植物則是屬於彼此的療癒時光,也會偶爾招待三五好友到家中小聚閒聊,成為親密而融洽的溫暖基地。

▲▼hallo hütte 棚屋 GJ(上)與 Ingrid(下)。

也因此,他們幫自己的家起了「hallo hütte 棚屋」的小名,其中「hütte」在德文中有著「山中小屋」之意,正如這座藏身城市中的小閣樓般,有光、有風、有植物,隨著走訪棚屋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透過 Open House 的預約制形式,不定期對外開放,也會舉辦植物課程,教導花藝的相關知識,不只認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植友,也有不少慕名前來觀賞的人。
▌hallo hütte 棚屋 1.0


「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做什麼樣的生意。」— GJ
在交流過程中,察覺在台灣的植栽市場,其容器與配件的種類款式相當有限,好的植物,卻沒有好的盆器盛裝,令不少植友們感到可惜,也才紛紛來到棚屋,宛若尋寶般的採買 Ingrid 與 GJ 在國外帶回的質感盆器與配件,一來一往,開始萌生將國外品牌引進台灣的念頭,「我們沒有任何的背景與經驗,就連資金也是攢了很久的存款,當時就是一股傻勁。」回憶起草創初期 Ingrid 感慨笑說。

隨著 2019 年末新冠疫情爆發,顧及周圍鄰居的健康安全,原本即是私人住所的「hallo hütte 棚屋」不再方便對外開放,令他們下定決心開始投入品牌經營,第一間洽談的品牌,正是他們在旅行中一見傾心的丹麥手工陶盆品牌 Bergs Potter,典雅細膩的紋理,搭配溫潤樸實的質感,不論落地或擺放桌檯,自成一道唯美風景,目前也是棚屋相當熱門的物件。

▲丹麥手工陶盆品牌 Bergs Potter
從自己也喜歡的角度出發,陸續蒐羅來自韓國的手工陶盆品牌 Sprout,從植物形體採集器型靈感,溫和柔順的拉胚線條,以植物色粉體現溫潤色澤,宛若一體成型的盆器與接水盤,顯現職人手作的精細度,圓潤可愛的外觀,也擄獲不少人的目光;由馬來西亞製造的環保盆器品牌 Artstone,以回收塑料和天然石粉製成盆器,不勻稱的雲霧紋理、繽紛多元的色調,輕鬆百搭各種風格,加上親民的價位,使其躍升為許多人的首選款式。

▲韓國手工陶盆品牌 Sprout

▲環保盆器品牌 Artstone
與此同時,細心尋找到荷蘭植栽裝飾品牌 Botanopia,在經過實際使用測試後,如藝術品般的支撐架,不僅能讓植物優雅的蔓延纏繞,也不會影響原有的根系生長,重要的是,以典雅輪廓精緻畫面細節,使植栽成為家中的點睛之筆,對於市場上開始有人引進相同的品牌,一開始雖然也感到氣餒,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代表我們的品味是受大家認同的,這樣就有信心持續發掘不一樣的盆器與配件。」GJ 樂見其成的說道。

▲荷蘭植栽裝飾品牌 Botanopia
|專訪棚屋主理人 Q&A|
Q:請問門市設計的重點?希望傳達什麼理念與氛圍?
當時沒有請設計師,全是自己重新翻修改造,也沒有定義什麼風格,純粹維持空間的原始模樣,加上棚屋原有的物件,以開放設計使商品陳列可以自由調整,並具備工作開會、策展與開課的需求,不單只是賣盆器與配件,也有提供換盆與諮詢的服務,同時負責景觀植栽設計與不定期開設花藝植栽課程。
棚屋現在想要呈現除了一般跟植物有關的服務(販售與設計)以外,也將持續創造出以植物為主的品牌價值,進而帶入到其他產業結合,甚至開發品牌商品,讓棚屋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植物店,而是有更多創意想法的基地,一步一步往不同方向邁進。

▲▼將植栽盆器仔細包裝後,會附上一張養護的紙條,若遇到任何情況也能再諮詢。

Q:請問空間佈置的靈感來源?
我們沒有特別喜愛的室內風格,也沒有一定要哪個品牌,主要是在旅行過程中汲取靈感,也常常會在 B&B 上,從當地人的住家佈置啟發不一樣的想法,而採買傢俱傢飾的原則,即是鎖定有各自強項功能的品牌,同時必須可隨著植物生長而自由調整,舉例來說,櫃體層架使用瑞士系統櫃品牌 USM 層架,有著千變萬化的組合與顏色,使空間擁有高度彈性。


針對經典傢俱燈飾,則是覺得與其買一件無法長久使用的物件,不如蒐藏一件歷久彌新的設計單品,Ingrid 也分享說,好清理維護是他們講究的重點,所以相當常使用不鏽鋼、美耐皿、塑膠等元素,也喜歡透過各種材質的亮度,使畫面擁有不一樣的層次,同時再搭配暖色調油漆,使室內氛圍中性卻不流於冰冷剛硬。


Q:在洽談與代理品牌的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開始洽談時,其實對方是第一次聽到「台灣」,當時他們也是深感意外,在實際合作後,我們試著將國外商品在地化,如同以台灣盛產的蘭花當作主角,將不同品種混搭呈現,使盆器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品牌方看到後就十分驚喜,畢竟對他們來說,蘭花是相對昂貴且稀少的進口花卉,後來對方陸陸續續在網路上,看見每個客戶所分享的搭配情境,對於台灣的美感品味便從陌生好奇,到現在相當的肯定認同。

Q:請問是如何搭配植栽與盆器?
根據植物的樣貌、形體與尺度,搭配合適的器型,一如向外開枝散葉的文竹,即可使用寬口盆器盛裝,GJ 進一步分享說:「有時候我們也會跳脫常規,嘗試將不同植物與看似難以駕馭的盆器相互搭配,常常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與此同時,切記不要買與植栽大小不相符的盆器,即便未來會成長茁壯,但只有採用符合現下尺寸的容器,才能使植物在適切的環境下好好生長,而盆器的材質亦會影響介質的配比,必須同步列作考量。

Q:請推薦適合植物新手的植栽種類?
其實網路上也有很多相關資料,以我們來說的話,棚屋現場擺放的植栽都是一年四季常生或季節性的植物,也就是植物處在最美好的狀態,另外也大致彙整 4 種適合植物新手入門的種類,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由左至右分別:春季彩葉芋、幸運鐵樹、小判菩提。

▲夏季奇異油柑。
|小編後記|
說實話,小編就是個名副其實的植物殺手,但每每看到生機盎然的植栽花卉,依然會很想要把它們帶回家,佈置成家中一個美好療癒的角落,但為了不要荼毒這些可愛的植栽,還是遠遠觀賞就好。言歸正傳,在傳統花市中,放眼望去,幾乎是清一色的紅褐塑膠盆,正所謂人要衣裝的道理,好的植栽也須要好的盆器去襯托,才能使空間風格協調不突兀。
此外,小編也有詢問到土壤異味與蚊蟲的問題,Ingrid 與 GJ 表示,主要問題在於土壤,因此他們所提供的介質均有經過殺菌、除蟲卵等處理,本身不會有異味或孳生蚊蟲的情況。隨著訪談進到尾聲,Ingrid 也分享說,從品牌創立至今,發現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帶著爸爸媽媽一起來採買,對於這樣的現象感到相當開心,不僅拉近世代距離,也能擁有不一樣的角度觀點。若有興趣的植友們,也能親自到現場走走逛逛唷~


採訪協力與圖片提供|hallo hütte 棚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