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udolin wrote:
(二)天竺舵魚Kyphosus cinerascens
俗名:開旗,基本形態近似於南方舵魚,但差別在於天竺舵魚背鰭最長軟條長於最長硬棘,而南方舵魚背鰭最長軟條則等於或短於最
長硬棘。
開旗是這種吧
後面看起來像張開翅膀的
Z28NET wrote:
開旗是這種吧
後面看起來像張開翅膀的...(恕刪)
escudolin wrote:
>>>
台灣人見紅三分補 , 所以紅色的魚較討喜 , 價格也高
版大買的魚是開旗
也是白毛的一種
肉質並非大家說的如此不勘
http://www.tfrin.gov.tw/friweb/frienews/enews0080/s1.html
二、白毛:
(一)南方舵魚Kyphosus bigibbus
俗名:白毛,體呈長橢圓,體色灰褐至青褐色,背部色較深,腹部則呈現銀白,臉部具有黃色細紋,側線鱗數49-55。
(二)天竺舵魚Kyphosus cinerascens
俗名:開旗,基本形態近似於南方舵魚,但差別在於天竺舵魚背鰭最長軟條長於最長硬棘,而南方舵魚背鰭最長軟條則等於或短於最
長硬棘。
(三)低鰭舵魚Kyphosus vaigiensis
俗名:白毛,側線鱗數77-80,其他特徵與南方舵魚極為相似,體型差異不大,分類上以背鰭軟條數區分,低鰭舵魚軟條數14,南
方舵魚軟條數11~13
黑、白毛係冬季磯釣的主要對象魚種,其肉質細嫩鮮美,黑毛的價格尤其昂貴,甚至與石斑魚屬相當。再者台灣歷年來冬季常遭遇低水溫的問題,處於低水溫環境下的海鱺或石斑魚活動能力差、食慾低下、成長速率緩慢,若低水溫時間拉長,魚隻更有凍傷或死亡之虞。例如2008及2011年時,澎湖遭遇30年來最嚴重的淺海寒災影響,當時海水溫度最低降至攝氏約11℃,導致箱網養殖石斑、海鱺、青嘴龍占等魚種全軍覆沒,因此魚隻的安全越冬,成為目前養殖業者最大的難題。...(恕刪)
a8904017 wrote:
謝謝大大專業的解說讓...(恕刪)
a8904017 wrote:
謝謝大大提供,預計本週前往...(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