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0 螃蟹摘桃【行魚紀錄器】

這是去年7月跟朋友潛水所拍攝的影片.
當時朋友潛水,我則是用小黃蜂II以浮潛的方式拍攝!

小黃蜂II實際所處位置於水下頂多3米以內!!
但所有拍攝時間,應該有超過1個多小時!!

可是拍攝的期間,還是觀察到有小氣泡很慢很慢地從尾塞冒出來!!
令我膽戰心驚地.....

所幸從頭到尾的拍攝期間,機器還是沒有浸到海水!!





[使用小黃蜂II拍攝]
supersunday7776 wrote:
千萬不要這樣這樣你的..海底的垃圾多到你看到會怕..........
.(恕刪)



請問你的相機海底有無補光?陸地陽光下的海水下兩公尺很明顯的光源不足了,數位相機、錄影機幾乎都是低光源感應了..而海底沙粒、浮游生物、粉泥等會影響對焦.


海底也有很多生物要注意那些有刺的可能對相機的傷害。如果有放餌料桶誘魚要注意石斑魚把相機組拖入洞穴中....

放餌料桶誘魚除了可以集魚外(住要是蒐集當地海中出沒的魚種),還可以近距離拍攝魚的特寫與海中生境該魚種的生活方式與鑑定魚種用。也可以當作鏡頭[場面調度](生態紀錄導演用)拍攝一些擅情鏡頭用。


水深五公尺的海底,海膽不少。一根刺針剛好在[淺景深]的焦點上拍攝到這張海中潛景深特寫鏡頭,是台灣當下陸地攝影最愛的潛景深鏡頭喔~~

Volunteer2 wrote:
這是去年7月跟朋友潛..小氣泡很慢很慢地從尾塞冒出來.(恕刪)


防水相機表面有很多凹洞會再逐漸進入海水深度的某個深度時把這些體表的氣體通通擠出來。會看到這些氣泡。

這個氣泡之後的防水膜進入相機因為是壓力或拍攝時相機運作電池與相機本身的電路產生熱會有內凝水問題,這個也會造成相機損傷。

期待你的中秋潛水。要注意海象喔~~尤其台灣北部海岸邊的海域因為洋流正在改變容易有漩渦與離岸流,潛水時要注意安全。

另剛看了你用的小黃蜂、獵豹M2的造型蠻適合拿來當釣魚線組零件用鉛錘。尤其用在前打等。只是不曉得奈不耐遠頭竿拋投時丟入海面的水壓等。如果能得住水壓,可以用在遠頭竿拋個50公尺以外海域下沉到海中拍攝的。(只是無法加上錄影用補光、續航用的電蕊等)。
chin11072002 wrote:
請問你的相機海底有無...(恕刪)


沒有補光

通通是太陽光,我是用網路上口香糖攝影機拍的

在和平島橋下的水道拍的

沿著堤防直接丟下去

因為陸地上的拍攝效果就還ok的情形,水底拍起來就不是很ok

因為我也沒潛水的經驗,以前也沒人分享,所以我都加減看,也不知到底問題在哪





大家的設備都好昂貴.............我的超陽春

最早一個攝影機300元,現在貴一點買的時候一千塊左右,不過現在也降價到500圓了

光源應該可以用潛水手電筒吧

目前即將組裝的尚未設定光源

第二型的應該會設計

不過預算大概只有抓在1000元以下可以完成的即時攝影機

謝謝提醒石斑魚的問題

那餌料的部分也會設計成可拋棄式與主體相機連結

水中浮沉粒(沙粒、粉泥、浮游生物等)都會影響相機的對焦。一般相機都有說明那些條件的低光源下無法對焦的。而海水中低光源的態樣剛好是數位相機無法對焦之一。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給個[光],水中能夠產生光柱型的光讓相機抓焦就可以拍到目標物了。餌料桶是我的對焦點。有三道光柱補光,一道對焦用,兩道左右光源將魚造型與體表色彩顯示出來(海水中的色彩與陸地上看水中的色彩略有不同)。挑選這些補光光源要跟相機一起在海水中錄影校正色彩,才能確認所拍攝的魚種的當下體色等。

chin11072002 wrote:
水中浮沉粒(沙粒、粉...(恕刪)


真是實用的資訊

因為我用的是廉價機器
所以都是固定焦距

也許下次進化到更高階器材時
要好好考慮補光的問題了

supersunday7776 wrote:
真是實用的資訊因為我...(恕刪)


定焦相機不便宜。

大部分的消費級數位相機都掛上的鏡頭都是變焦鏡頭。你也可以利用讓相機[定焦]供不同場合使用,這樣看你買的相機的手冊說明。

自動變焦與調整EV值可以讓你拍到(縮時)/錄到不少精彩鏡頭的。

秋高氣爽拍到的超籃沒有觀音圈的照片(我成了自己的相機釣組在組裝時被偷窺了,自動變焦)


海水中定焦鏡頭拍到精采鏡頭更多的。
只是要魚兒進入焦長景深內才能清晰 但也可以拍到最真實的活跳跳的生態特徵照片比起那些抓起來拍照的模樣不同(尤其某些體色變化.....抓到陸地拍到的魚類生態照有可能成為偽科學照片喔!!)



探頭偷窺的長吻魨


海底的定焦的哥哥纏沒看到被纏住的魚


關刀魚的尾巴透光真是黃玉美


珊瑚蟲


關刀魚大特寫
我的是口香糖攝影機

一般相機我可能還沒有資本和勇氣
放到海底攝影

目前將組裝的也是電腦用WEBCAM
畫質和解析度還不會很高
主要是測試為主

防水度提升之後
才能投資解析度較高的器材
supersunday7776 wrote:
我的是口香糖攝影機一...(恕刪)


數位相機感光元件都很小。鏡頭組也可以很小。記憶卡也很小。這些元件不貴,但飆上品牌,尤其名牌之後季變成很貴。

LED燈珠也很小。三者組裝起來用濕力控等全融合包起來就又固體防水功能,剩下電路接上電源,電池的體積是問題。

重點在電源供應與續航力問題,體積增加。重量是沉水必備要件。體積增加讓海底攝影設計增加不少困難度。

如果不是長時間錄影或微距縮時拍照等用途,前面樓友提到黃蜂獵豹之類的攝影機用在海釣組海底攝影到鰻可行的。剩下的是海底強光補光問題,這部分會讓組裝變成大問題。

不知道你海底攝影的用途是什麼?

昨天看到台灣這邊的電視媒體轉播日本的海中攝影,那組深海攝影組體積算是很小的。但還是有半公尺立方大小。那顆玻璃能耐得住水壓與透光清晰度好讓相機感光,不是普通的玻璃片。


chin11072002 wrote:
數位相機感光元件都很...(恕刪)


因為我只是個愛釣魚的人

焊接與電子常識是非常不足的

所以只能以市面上販售的物品進行改裝

目的

其實就是釣魚為何常常掛底,常常很生氣,所以就丟下去看看到底海底有甚麼東西?

看一看其實也蠻好玩的,發覺不掛底才是很神奇

光源這個問題
一般的WEBCAM後來都有LED燈

用USB連接線連接就可以直接供電

使用筆記型電腦連接就可以兩三個小時持續錄影

跟市面上販售的機種設計上很像,水下面攝影機,水上是供電與螢幕,中間電線連接

目前的想法是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