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竿子量池深會不夠準確..除非整個池子都一樣深..如果不一樣..會準才怪咧...你可以勾鉛片或銅柱(主機板的銅柱兩個..鉤子夾中間)量..母線上可多加兩個太空豆或可標示的東西..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各量一次..兩顆太空豆標示出最淺與最深的地方..再依你的釣點來調整深度..這樣就會準確許多..想釣頓..就上鉤觸底...下鉤拖..想釣敏..就上鉤飄..下鉤觸底或拖...釣極敏..就兩鉤都飄...當然還有公蝦或母蝦...還有鉤距的其他問題....
深度應該是浮標吃水線到上鉤的距離 如果是上鉤到浮標座(太空豆) 那會是沉底而不是觸底也不是說不能釣而是反映會很頓 這樣沒有釣蝦的感覺..其實很多公竿都沒有掛咬鉛 掛咬鉛可以調整浮標的穩定度與降低殘存浮力 先把浮標吃水線調準 再測深度 我覺得才是正確的作法 有空的話可以拿公竿然後跟老闆要鉛片可以稍微玩玩看
我有說"多加兩顆太空豆"...指的不是浮標座的太空豆...量水深當然是以浮標吃水線為基準...嚴格來講..吃水線也不一定準...有的人調的更敏或是頓..這時候吃水線就不準了..釣蝦除了經驗...還要會應變..每個釣蝦場情況可能都不一樣..水泡不一樣大..池水的浮力也可能不一樣...所以浮標不是一次調好就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