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會跟我爸出去夜釣
從我小時後 他就開始有在釣魚了
至少有30年的經驗 算是老仙角
他都登夜釣的大物 連續出去兩夜
旗津北堤 我釣浮磯+asa南極蝦
他釣秋刀魚片 釣平台前
我的釣法跟線結他都意見
第一天說北提這邊打asa沒用 果然當天沒釣到
連浮標都很少在動
其實我在北堤
打混1個多月看打asa的釣客不多也很少在起魚
他的被大班拖洞裡 結果12號碳纖維子線被扯斷
還有另一根釣竿以為卡底 他用手去拉結果是大他摳
頭跟成年人的頭差不多大
拉到快到水面 他摳跑去吸在牆壁 他硬拉 脫鉤
第二夜同地方不同釣點
我前打用香蕉蝦 他釣法一樣
我整晚下來沒中魚 連小魚都不愛咬餌
我爸釣肉粽旁邊 2小時後 他竿子凹下去被魚拖了2米多
中魚直接就鑽洞 我爸竿子一提 撐住 魚在往洞力鑽斷線
Pe線被磨到了
之前用8號pe線 有接過我幫他換3號的
他說如果另一隻竿中魚(8號pe線的) 這隻魚一定起的來
他都釣兩隻竿
他說我綁的電車結沒用 因為他都直接綁八字環
很多老一輩的看我在綁線都會靠過來看
為什麼我斷線都要綁那麼久 是不是不會打結
有些看到我打的結說沒看過這種結法 有些說很少看到
我爸跟我說 朗a就要用透0的 碳纖維線魚比較會吃
叫我用香蕉蝦 餌太小魚大 大魚連鳥都不鳥
是要叫我釣多大隻
我5斤以下就滿足了
老一輩的釣魚作風跟年輕人釣魚作風有些差異
一起釣年輕人的釣法都被否認
我爸在座釣前都會找坎下
還跟我說魚有魚路 在連續幾天同釣點釣到魚
就在那裡釣就好了 那裡是魚的必經之路
這是真的嗎
                                        
                近年來釣魚講究的是「樂趣」,以我而言我是玩擬餌「路亞」的,我們作釣必須走來走去,過程中也必須一直不斷的拋投不斷的收餌,在過去路亞釣法還不興盛時很多傳統釣法「浮標、打沉底」的人在旁看都說我們「沒耐性」,建議我們餌拋出去後等於吃了才能收.....
至於「魚路」當然是有的,但不同的魚種有不同的路徑、習性!
底棲魚種確實會有固定的路線,牠們會針對水流動向及地形變化來進出覓食,但這只針對底棲魚,其他魚種可不同,但水流、潮汐絕對是參考依據,有的魚種吃漲潮有的則吃退潮,絕對不是「一招打遍天下」,而你父親的作為只是「安於一招」即可~
所以說你並不一定要學你父親,你可以發展自己的道路,換作是我也不想釣你父親那招,因為太枯燥無味了,但這是每個人的喜好問題,或許你父親這樣就滿足了,所以重點在你想走什麼樣的道路!
 
                                             
                                             
                                 
                                             (或許可以鉤秋刀魚末啦..)
 (或許可以鉤秋刀魚末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