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蒙格蘭父子洋酒公司直營的私藏酒窖台中店邀請,免費參加了生平第一次品酒會,四個月前的事(疫情尚未爆發),拖到現在才整理發表,真的遲到很久,有點良心不安,畢竟做人的道理,喝人一杯,報人一篇,呵呵!
(2)首先聲明,個人只是單純的威士忌收藏者,就像小時候喜歡集郵一樣,沒甚麼特別因由,不過是年紀到了某階段,興趣也跟著轉換而已。對於威士忌,也沒甚麼長篇大論,就是想多收藏,多認識,多品飲,慢慢累積經驗,做個開放的自己,不想被框架束縛。
(3)對於收藏威士忌,雖已累積一定庫存與知識,但也沒熱衷到南征北討,主動參加社團或品酒會,不過很高興台中私藏酒窖給了我這個機會,蠻有意思的,就像來到新地方旅遊一樣,所以習慣先拍照存檔,整理後接著看圖說故事了(點選可看大圖):
--------------------------------------------------------------------------------------------------------
■■品酒會場地(台中市西屯區私藏酒窖)■■
(1)這個門面我喜歡,金碧輝煌的主色調,聯想到百富三桶系列的金腰帶;大門上方的灰白色煙囪屋塔,不就是百富故事系列的圖騰?

(2)入門迎面而來,底蘊光芒,想破桶而出的格蘭菲迪22年雪莉桶,果然它才是主角。兩側展示架,是百富主力酒款波特桶21年、雙桶17年、雙桶12年禮盒、加勒比海蘭姆桶14年:

(3)入門後左側,綻放璀璨,黑金外盒的格蘭菲迪23年法國葡萄酒桶展示區:

(4)格蘭父子公司旗下酒廠,百富、格蘭菲迪、三隻猴子、哈德森、格蘭威士忌展示酒櫃:

(5)右側主牆面展示,應該是百富蒸餾器及木桶維修工具,看起來頗有歷史痕跡:

(6)這個精緻的透明銅盒,據台中私藏酒窖解釋,是縮小版的烈酒保險箱,很有意思:

(7)展示櫃由上而下,百富年份老酒及融合桶1401&1858系列、格蘭菲迪15&18年及15年酒廠限定、格蘭菲迪12年天使雪莉及實驗室系列:

(8)展示櫃由上而下,百富年份酒組合、百富30年金銀杯墊禮盒、百富15年單一雪莉桶&融合桶1509系列:

(9)展示櫃由上而下,百富年份酒組合、百富故事系列、格蘭父子公司威士忌專書:

(10)展示櫃由上而下,百富10年&12年雙桶&絕版14年、格蘭菲迪21年禮盒&皮革版40年、三隻猴子禮盒:

(11)展示櫃由上而下,格蘭菲迪年份老酒&百富絕版17年、美國哈德森波本威士忌、格蘭(Grant's)威士忌:

(12)會場右側的威士忌吧檯:

(13)吧檯後方玻璃櫃的威士忌試飲酒款:

(14)我最喜歡的空間設計,會場上方的吊燈,燈罩是百富12年雙桶空瓶,既環保又創意:

-------------------------------------------------------------------------------------------------------------
■■品酒會講座(主講人格蘭菲迪品牌大使詹昌憲JAMES)■■
(1)三杯試飲的格蘭菲迪,由左而右為12年天使雪莉、15年酒廠限定、22年雪莉桶:

(2)當天受邀的應該都是私藏酒窖會員:

(3)主講人JAMES,閱歷豐富,博學多才,深入淺出介紹蘇格蘭的風土人文、格蘭菲迪鹿角廠徽由來、試飲酒款風味與橡木桶特色等,最後也是最有意思的,分享當地後現代超現實風格建築,與格蘭菲迪立於傳統,不斷創新的精神共鳴:








(4)與大家分享主講人JAMES威士忌著作「繞著世界喝一圈」:


------------------------------------------------------------------------------------------------------------
■■格蘭菲迪小小收藏與品飲分享■■
(1)此次品酒會試飲格蘭菲迪酒款,自左而右15年酒廠限定、22年雪莉桶、12年天使雪莉:

(2)實驗室系列,自左而右#1啤酒桶IPA、#2二十大師選桶、#3冬季風暴冰酒桶21年、#4甘蔗烈火過桶泥煤煙燻:

(3)橡木桶系列,自左而右珍藏桶、年份桶、特選桶:

(4)自左而右,23年法國葡萄酒桶、21年蘭姆酒桶福鹿禮盒版、21年蘭姆酒桶舊版:

(5)自左而右,首席調酒師限定版、14年rich oak、舊版無年份珍藏版、18年、15年:

(7)台灣限定12年天使雪莉桶,是品牌大使JAMES取其有如天使偷償一口,僅有5%amontilla雪莉酒桶可二次熟成而命名,因市面常缺貨,所以買了5瓶,很快就喝掉2瓶:

(8)這款43%天使CP值甚高,適合入門者品飲,但果乾甜味及酒精刺激感稍微明顯,尤其我比較喜歡泥煤煙燻及波本花香調性,所以嘗試以1比1勾兌台灣經典波本桶酒款,結果意外發現,香氣雖然稍微下降,但口感比較滑順,且較多風味層次,尾韻也還好,畢竟低年份熟成,表現已經不錯:



--------------------------------------------------------------------------------------------------------------
■■後記花絮■■
(1)喝威士忌是個人主觀享受,但外在客觀事實,例如酒展得獎排名,亦可印證其他人的評價,是否與有戚戚焉。甚感欣慰的是,不久前發現格蘭菲迪12年及22年雪莉桶,均獲得2021年國際烈酒挑戰賽<isc>雙金牌:

(2)我喜歡收藏威士忌,不僅為了品飲而已,而是可透過它開拓更寬廣的視野,尤其是蘇格蘭這塊土地所蘊藏的歷史,以及與世界連動的關係。當然,不是所有酒款都會明白在酒標上告訴你,這裡曾經有過甚麼故事,目前這一點,應該高原騎士酒廠說得比較多,其他的則須看個人因緣,也許哪天靈光乍現,就突然挖出寶藏了。誠如我之前的疑問,一款威士忌透過包裝設計,酒廠想要表達甚麼意象?如果只是酒的年份及橡木桶等表面,那就層次太低,也太乏味了。第一次看到格蘭菲迪22年雪莉桶的紅色酒盒設計,拉開後緊緊嵌在旋轉座的酒瓶,剛開始覺得太強烈的王者氣息,不過讓我聯想起看過的藍光電影Mary Gueen of Scots,裡面震撼的一幕,歷史背景西元1587年,年輕華美又堅毅自負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穿著黑色絨袍,毫無畏懼走進刑場,目光逼懾了執行官,令其踉蹌倒退,然後女侍扯開黑袍,露出刺眼紅色長袍,讓眾人驚訝喊出聲:「難道她以為她是在殉教嗎?」,對瑪麗而言「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她以她的生命為代價,換取唯一的兒子JAMES將來能繼承王位,一統蘇格蘭與英格蘭,所以從容就刑被砍斷頭顱,多麼驚駭而令人感動。而下令處死瑪麗女王的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於西元1603年死亡後無子嗣繼承,果然由瑪麗的兒子JAMES繼承英格蘭及愛爾蘭王位,成為詹姆士一世(英文名相同的詹大使也可稱→格蘭菲迪一世,呵呵!開玩笑),將蘇格蘭、英格蘭及愛爾蘭統合為共主邦聯。這是蘇格蘭真實發生過的歷史,兩百年後這塊土地發芽茁壯了生命之水產業,撫慰了世界各地多少億萬人類的靈魂(吃飯是為了身體,喝酒是為了靈魂),2019年曾獲得TW.WA威士忌大賞的調和威士忌高地女王Highland Queen,就是蘇格蘭人為緬懷瑪麗女王而創設的品牌。然而以我的感性認知,這款格蘭菲迪22年雪莉桶紅色旋轉盒設計,反而是最能映照瑪麗女王意象的酒款,對於格蘭菲迪酒廠而言,這也是一個新里程碑的開始:


(3)西元1587年,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時年45歲,被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處死,圖片左邊為瑪麗女王的死亡面具<death mask:以石膏或蠟將死者的容貌即時保存下來的塑像="">;右邊是西方專家以電腦科技還原死亡面具,模擬瑪麗女王死亡時的現代裝扮容貌:

(4)2018年歷史傳記電影Mary Queen of Scots<譯名:瑪麗女王or雙后傳>,愛爾蘭演員瑟夏·烏娜·羅南<Saoirse Una Ronan,曾主演:微光城市&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飾演16世紀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澳大利亞演員瑪格·艾麗絲·羅比<Margot Elise Robbie,曾主演:自殺突擊隊&重磅腥聞>飾演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兩人同為歐洲皇室斯圖亞特Stuart家族cousin,因宗教信仰及王位繼承問題(伊莉莎白未婚無嗣,自任英國新教元首,統治英格蘭,實施政教分離,不受羅馬天主教廷節制;瑪麗信奉天主教,統治蘇格蘭,依當時歐洲皇室繼承法則,伊莉莎白一旦死亡,其斯圖亞特家族血統可優先繼承為英格蘭女王),兩人不斷明爭暗鬥角力,後來瑪麗因蘇格蘭政變,下台流亡至英格蘭,被伊莉莎白庇護與軟禁達19年,最後於西元1587年因涉嫌推翻伊莉莎白王權,被伊莉莎白下令處死。這是部很棒的電影,可以一窺蘇格蘭高地的蒼涼氣勢,中世紀歐洲王權與宗教的交互影響,還有人性面對權力與感情的糾結掙扎,兩位女王的內心戲,尤其瑪格·羅比飾演的伊莉莎白一世,令人讚賞:

(5)如果你耳機夠HiFi,或有超低音家庭劇院音響,可一邊品飲威士忌,一邊享受天籟協奏:
電影原聲帶精華<8:2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ZT5cj3ifw
電影原聲帶組曲<20:1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4Rm37aKMI

(6)有史以來最漂亮的格蘭菲迪酒款,奢華系列26年干邑桶,一樣是旋轉酒盒設計,與22年雪莉桶及23年葡萄酒桶一脈相承,酒盒粉綠為底,金色圖徽為表,顏色十分搭配,彰顯華麗優雅的巴洛克宮廷風格,有如瑪麗女王之子詹姆士一世的英倫盛世,值得期待:

</death></i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