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leod's裝瓶的1966, 1967.Ian Macleod & Co.是很活躍的酒商,裝出來的東西五花八門琳瑯滿目,品項很多,但是想遇到好的,要靠點運氣.這個只是標示speyside的1966/1967. 咸信(據稱,聽說,普遍認為,好像是,也許就是吧.......)是格蘭花格,如果從年份,桶號,酒精濃度去推敲,似乎可信度很高(很像是格蘭花格).只差沒驗DNA驗明正身.價格是OB的1/3,撿到寶的機會是1/2,所以值得試試.
這次的格蘭花格1968來的數量有點多,若是瓶數少我就不開,這批1968我掌握到50幾瓶,開一瓶的成本大約只是百分之二,開起來比較無傷.扭開軟木塞的當下,香氣馬上擴散到半米外的我.按照經驗此等的濃香幾可斷言此酒必定精彩.聞香的過程可以清楚感受到什麼叫老年份什麼叫重雪莉桶,40幾年的雪莉桶有一種難以言傳的特質(類似細緻的去光水,熟到果裂的哈密瓜,噴槍下滾的冒泡的焦糖....)老年份的可貴在於無可取代的時間價值.入口有股巧克力,小小的遺憾是稍有硫磺味,想說瑕不掩瑜,卻應該說沒有硫味該有多好.整體來講很像以前whisky live賣的那瓶輕井澤1968#6955,很像,輕井澤1968#6955的木質味比較重格蘭花格1968#230的果味比較濃.這瓶花格1968S14是最近買的,一瓶3萬,看起來很貴喝起來很有價值.喝這樣的威士忌不用人教,幾杯入喉,你就能夠理解什麼叫高階的威士忌.這次的瓶數已經全數分給酒友,沒有任何多的可供再分配.晨間一杯酒,獨酌很開心,舉杯已經是旭日了(無明月可邀).......一瓶酒3萬到底算不算貴?看單價確實很貴(只是一瓶酒),喝過並不覺得貴(人生不就是這樣).
louislitw wrote:這瓶花格1968S14是最近買的,一瓶3萬,看起來很貴喝起來很有價值.喝這樣的威士忌不用人教,幾杯入喉,你就能夠理解什麼叫高階的威士忌.這次的瓶數已經全數分給酒友,沒有任何多的可供再分配.晨間一杯酒,獨酌很開心,舉杯已經是旭日了(無明月可邀).......一瓶酒3萬到底算不算貴?看單價確實很貴(只是一瓶酒),喝過並不覺得貴(人生不就是這樣)....(恕刪) 值得買我對1968情有獨鍾,不知在哪買???幾年前的Longmorn 1968還不到一萬L大進50瓶以後增值驚人~
大約是20年前舊版的Glen Keith OB 10yo從Glen Keith就能嗅出蘇格蘭酒業持續看好未來的威士忌市場.保樂力加所有的Glen Keith在1999年休廠,關了十幾年後又在去年2013重新投產,年產量擴充到600萬公升,現在的生產其實在為未來十年做準備.初期的Glen Keith是 Chivas Brothers 的一員,在台灣早期盛行皇家禮炮的年代裡,Glen Keith是響噹噹的禮炮裡,靜默的一員.照片裡的10yoOB恐怕是Glen Keith 第一瓶原廠裝瓶,也是唯一一瓶(同一包裝,另外有一瓶標示有1983的vintage).從幾乎沒有原廠裝瓶來看,Glen Keith多不受到集團的重視.2013重新建置新的蒸餾器,糖化槽發酵槽....集團看上的是產能而不是品牌.持續看好未來威士忌的榮景,幾乎是多數生產者共同的認知.
Glen Grant 31 yo 1969/2000 (56.9%, The Whisky Exchange, 240 bottles)這瓶GlenGrant1969,2月蒸餾/2000,11月裝瓶,特殊之處是這是TWE最早期選桶裝瓶的代表作.十幾年前的威士忌市場,多的是又好又便宜的雪莉桶等著被挑選.TWE就成立在那個時候(1999).GlenGrant 有很多裝瓶廠(特別是G&M)傑出之作,年份老,風味迷人.這隻顏色深沉酒精濃度59.6%的GlenGrant把酒齡凍結在2000年,也帶動了TWE酒業興盛的十幾年.
Tamnavulin,speyside很年輕的酒廠,1966建立.很少見到Tamnavulin的東西,理由無他,一樣是調和威士忌裡的一角,single malts裡的稀客.Tamnavulin 40 Year Old 1968 Carn Mor淡金色的酒色(專供調和威士忌使用,無怪乎大量使用舊桶,因此吃桶淺是常態.)棉柔的滋味(喝過的人說口感柔和),40年的酒齡,圓融一點也是應該.